分享

最闽北|南平这些地方原来都是神仙住过的,杨真堂、紫芷巷...

 易玄854 2016-12-21

 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只道其名不知其意?你知道你家乡及各街道的地名是咋来的吗?

  今天小编就来带你涨涨姿势,速速科普下南平这五个地名中的故事!

南平名字中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闽北爆发了闽越的后裔也就是山越民的叛乱,后来,南方叛乱被平定了。


  为了加强管理,并且纪念这次平定南疆的功绩,封建统治者就于东汉建安元年(196)


  建立“南平县”,这是闽北最早的县治,也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见载的五县之一。


  南平别名剑津,据说在建溪与西溪汇合处,有个象两把剑剑尖叠合的建筑物,它叫“双剑化龙”,是南平市的标志。传说晋代任福州县令的雷焕,修理监狱时,在地基处挖出了一对雌雄宝剑,一把叫“干将”,一把叫“莫邪”。


  雷焕就把“干将”赠给好友张华。雷焕死后,“干将”不知流落何处。有一次,雷焕的儿子佩戴“莫邪”经过现市标这个位置,剑从鞘中跳进水中,化成两条龙在水中飞舞,“双剑化龙”的传说传开后,南平故得剑津的别名。



杨真堂名字中的故事:


  杨真堂(马坑路~虎头山隧道路段),因纪念道人杨真祠堂的所在地而得名。杨真,本名杨维,字耕常,俗称“杨道癫”,祖籍杨州,是类似于“济公”一类以诙谐、伸张正义著称的民间神道人物,在延平留有“剪除龟精”、“泼茶救火”、“神法吃柑”等传奇故事,深受延平百姓的欢迎和爱戴。宋淳祐四年(1144年)杨真逝世后,乡人便在他的墓侧修建祠堂,“挂肖像以祀之”,称“杨真堂”。后来,这个地方就渐渐因此堂而得名为“杨真堂”。



紫芝巷名字中的故事:


  因孝子觅灵芝医治母疾和知府赐匾“孝毓紫芝”而得名。


  传说很久以前,延平府下井口(今南平市人民路)住着母子俩。一年冬天,母亲得了一种重病,多方医治均不见效。孩子望着母亲一天天消瘦、听到母亲病痛的呻吟,觉得自己没尽到孝心,常常暗地伤心流泪。一天晚上,小孩忽然梦见一位手拿拐杖、满脸胡须的长者告诉他说:'孩子,要想治好你母亲的病,就要在每天鸡叫头遍时,准时到下井口井边采岩石上的灵芝草。'小孩听后深信不疑,第二天便早早在岩石边等鸡叫。果然,在鸡叫第一遍时,岩石边就慢慢长出一株鲜嫩的灵芝草,母亲的病终于有治了!日复一日,孩子每日都到井边采摘灵芝草,终治好了母亲的病痛。此事传开后,知府为表扬小孩对母亲的孝敬,就赐了'孝毓紫芝'的匾额。后来,人们又把这四个字刻在了下井口井边的岩石上,从此,下井口这地方就改叫“紫芝坊”了。当然,今天的“紫芝坊”因为城市建设变迁而早已改称“紫芝巷”了。



三官堂名字中的故事:


  中国道教神系中,有几位出现时间比三清尊神还早且神阶很高的尊神,它们就是天官、地官和水官,民间合称其为“三官大帝”。


  明代以后,三官信仰盛极一时,全国各地都建有许多供奉三官的“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庵”等,延平自然也不例外。


  正是因为在这个区域修建了一座“三元宫”,因此这个区域的地名才会自然而然地得名“三官堂”。



四鹤名字背后的故事:


  古时有四鹤桥,取四鹤呈祥之意,以桥得名。也有说,四鹤巷由四只仙鹤降临南平的传说而来,有“四鹤呈祥”之说。



狮子岭名字中的故事:


  (滨江中路~原梅山坡电扇厂路段),相传梅山坡狮子岭因岭中旧有三圣庙,庙前有一对美仑美奂的石狮而得名。


  纵观延平山水形胜,那些自带神话色彩的地名数不胜数,此处就不一一再提,如果你还知道其他故事,请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属于南平本地的传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