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修《南雁依稀回侧阵》蝶恋花鉴赏

 老刘tdrhg 2016-12-22

欧阳修《南雁依稀回侧阵》蝶恋花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

欧阳修

南雁依稀回侧阵① ,雪霁墙阴,遍觉兰芽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② 。腊后花期知渐近,东风已作寒梅信。

①侧阵:侧行而飞。②方寸:代指心。

1)请简要赏析这首词上片写景的艺术技巧。

2)“中夜梦余消酒困”“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3)结句“腊后花期知渐近,东风已作寒梅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远近结合,先写南雁飞回的远景,再写墙阴雪霁、兰芽破土的近景;②俯仰结合;先写仰望天空南雁侧阵飞回之景,再写俯视雪霁、兰芽嫩之景;③虚实结合,南雁飞回,雪霁为眼前实景,兰芽嫩为内心感受;④选取南雁、霁雪、兰芽等具有初春气息的意象,铺陈细描;⑤层层深入,由南雁回飞的依稀征兆,到墙阴雪霁的实景,再到遍觉兰芽嫩,一步步写出春天到来的过程。 评分建议: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了午夜酒醒、忆想前欢、感慨时光流逝、内心烦忧的主人公形象。意思对即可。

3)(4分)通过花期渐近,寒梅传信(1分),写出对春天到来期盼、向往之情(1分),表达了词人豁达的、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人生态度(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审题,审出问的内容。题干问的是“简要赏析这首词上片写景的艺术技巧”。这是考查写景的技巧。先浏览上阕,圈划出所写的景物,“南雁依稀回侧阵 ,雪霁墙阴,遍觉兰芽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南雁”“雪霁”“兰芽”“灯”等,先从方位角度明确写景的顺序;再从虚实动静角度明确具体的内容。看有无色彩词,有无感官方面的提示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 对比 夸张 比拟 借代 双关 反问 设问互文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 对比 渲染 烘托 引用典故 象征 铺陈白描。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 以动写静 以静写动。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 高低结合。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古诗词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诗词的形象,要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形象蕴涵的哲理。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答题要点: ①什么样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比如本题,题干明确考查的是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考查的指向是“中夜梦余消酒困”“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这几句诗歌,考生应结合全词来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结句‘腊后花期知渐近,东风已作寒梅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腊后花期知渐近,东风已作寒梅信”,“腊后花期”渐进,“东风”已经送出“寒梅信”,这些内容都写出春天即将到来,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向往之情;再结合前面的内容,两相对举体现出词人性情的豁达和乐观,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诗歌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比如本题,“结句‘腊后花期知渐近,东风已作寒梅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应抓住结句中的“花期渐进”“东风”“寒梅信”等内容来分析词人的人生态度。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