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赵振兴临床常用自拟方、经验用方用药(二)

 清茶清清 2016-12-22
28、中老年保健三药(经验用药)
北沙参10g、丹参20g、制首乌12g
本方有抗衰老、调气血、和脏腑之作用;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延缓衰老。
29、老年保健四药(经验用药)
北沙参10g、丹参20g、制首乌12g、石斛20g
本方保护脾胃、抗衰老,为老年保健妙方。
石斛既能养胃阴又通血痹,老年人全身机能下降,见舌尖少苔者宜,特别是平素脾胃虚弱、食纳不佳用之疗效佳,故治老年病先护脾胃。
30、平补肝肾四药(经验用药)
女贞子20g、旱莲草10g、枸杞15g、仙灵脾20g
功效:平补肝肾。
主治:肝肾虚损见腰膝酸软,目昏不清,夜寐多梦者。
肝肾虚亦可用二至丸(女贞子20g、旱莲草20g)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耳鸣、失眠、咽干、衄血。
31、头痛系列方(经验用药)
(1)石楠藤10~20g、白芷6g、川芎6~15g、天麻10~15g、蔓荆子10g,可作为头痛基本方加减应用。
(2)土茯苓蔓荆子药组:土茯苓30~60g、蔓荆子10g,可用于治湿浊头痛,或顽固性头痛见头蒙者。
(3)头痛组方:川芎6g、白芷6g、藁本9g,可治头痛遇风加重,或梳头时头皮痛者。
32、扶正四药(经验用药)
黄精20g、太子参15g、枸杞15g、仙鹤草30g
正气不足,见乏力倦怠,体力不支,或稍劳即累者。此四药可用于亚健康之调理。
33、解郁通络方(自拟方)
生麦芽20~30g、郁金15g、佛手·10g、香橼10g、青皮6g、苏梗10g、路路通10g、莪术3g、橘络3g
肝郁日久,久病入络。症见胸胁胀痛,食纳不香,善太息,大便不畅,舌下络脉青紫者。
34、升血小板、白细胞药组(经验用药)
(1)仙鹤草30g、虎杖20g、鸡血藤30g,验方加入应证方药中可升高白细胞。
(2)虎杖20g、生地20g、鸡血藤30g、女贞子15g,可加入应证方药中有升高血小板之功效。民间治疗血小板减少验方:黄鼠狼去皮、内脏后,焙干研细粉与白面焙成干饼食用,每天用药粉10g,验之有效,可资参考。
35、三仙汤(经验用药)
仙茅9~15g、仙灵脾9~20g、仙鹤草15~20g
亦称为亚健康三药,治疗不明原因的疲乏无力,无痰无热,记忆力下降。
36、调气四药
柴胡6g、苏子6g、桔梗6g、枳壳6g
经云:“肝居于右,气升于左,肝主升,肺主降。”为了顺应机体气机左升右降之势,方用柴胡、桔梗主升;枳壳、苏子主降,用此四药可调达气机。
37、口疮四药即其他方法应用(经验用药)
银花10~30g、银柴胡9~15g、生甘草6~12g、大黄3~12g
口疮初期,常用本方解毒,清湿热,降浊气。
临床应用:
(1)湿热重者上方加茵陈蒿汤(茵陈10~30g、栀子10g、大黄6~10g)。
(2)口疮日久,缠绵不去,反复发作者,可在上方基础重用生黄芪、银花(或银花藤)、当归各30g(儿童用量10~15g),养阴益气活血。
治疗口疮常用系列方药:
(1)初期,加蛇莓草20g、木贼草15~20g。
(2)日久,加女贞子10~20g、仙灵脾15g、麦冬15g、元参15g。
(3)口疮疼痛厉害,加全蝎6g。
(4)伴口苦咽干加小柴胡汤,其中减党参改用元参15g。
(5)大便干燥,数日不行,加芦荟1g、大黄3g。
(6)外用吴茱萸粉调醋贴脚心,男左女右。
(7)明矾50g,淘米水煎汤泡脚,1剂可用数次。
38、散风定痛汤(家传秘方)
破故纸9~12g、白蒺藜9~12g
本方为家传秘方,治牙痛神效。方中破故纸具有助命门真火,引导虚火下行的目的,白蒺藜散风定痛。适用于各种牙痛。
临床应用;
(1)牙龈肿痛、口臭,多属微热,合清胃散(生地10~15g、知母9g、当归6g、升麻6g、黄连6g)治之。
(2)若牙痛,牙龈局部长疱,属热邪内蕴者,加银花藤60~90g、生甘草10~20g、连翘30g、栀子10g、大黄6~12g。
(3)火牙,加生石膏30g、细辛5g,水煎放凉后,漱口,每天3~4次。
(4)牙齿松动者,多为肾虚或肾虚挟胃热,本方合玉女煎(熟地30g、石膏10g、知母9g、麦冬15g、怀牛膝15g)治之。
(5)三叉神经痛(面颊痛),加平肝熄风药。僵蚕15g、地龙15g、蝉蜕15g、钩藤20g、石决明20g、桑叶6g、白芷6g、白蒺藜10~15g、生甘草10g,亦可加当归20~30g、白芍20~30g、炙甘草10g。
39、醒神三药(经验用药)
益智仁9~12g、石菖蒲6~9g、茯苓9~15g
本方有醒神之作用,可治困倦嗜睡;也可与六味地黄丸相配,治疗和预防老年痴呆。
40、加减六味地黄汤(自拟方)
熟地30g、山药20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枸杞15g、女贞子20g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聋耳鸣,盗汗遗精,或虚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41、止汗汤(自拟方)
桑叶30~60g、牡蛎20g、山茱萸(或生麦芽60g)
对汗多症有效。临证凡间汗症,不论自汗、盗汗单用或加入应证方中,均收良效。
42、安神药组(自拟方)
龙骨30g、牡蛎30g、黄柏6g、元胡10g
安神、定悸、止汗。本药组对妇人更年期失眠或脑力劳动者夜间失眠、汗出、心慌者效佳。
43、定悸三药(自拟方)
茯苓30g、龙骨10~20g、元肉10~15g
只要病人自述有心慌,不论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方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液,减轻心脏的压力而定悸。重用茯苓时可根据情况加萹蓄、夏枯草(本药富含钾离子),在利尿的同时补充钾。龙骨安魂魄,定心悸。
44、五参加味方(经验用药)
玄参6~15g、丹参9~20g、沙参6~15g、苦参6~9g、太子参6~12g、白头翁30g
功能:扶正气,定心悸,纠正心律失常。
45、加味白虎汤(自拟方)
石膏15g、知母10g、甘松10g、山药15g、花粉15g、太子参20g、合欢皮20g、珍珠母30g、夜交藤30g
主治:心悸。症见后背凉,前胸发热出汗,胸闷心烦者。
46、夜交藤合欢皮汤(自拟方)
夜交藤30g、合欢皮10g、太子参15g、佛手6g
主治:肝郁气虚所致心悸,胸胁不适,夜间少寐者。
47、心胆想通方
枳实6g、竹茹6g、陈皮6g、半夏6g、茯苓6g、炙甘草6g、珍珠母20g、紫贝齿20g、浮小麦30g
本方为治疗失眠的重要方剂。胆为中正之官,清净之府,主决断,喜宁静,恶抑郁;心主神明,本方能够沟通心胆,协调阴阳,改善睡眠。
48、夜交藤预知子汤(自拟方)
夜交藤30~60g、预知子12g、合欢花10g、丹参20g、栀子6g、连翘6g
本方为赵老读《易经》多年之心得,以“易理”组方。专门用于治疗七情为病,病位深,症状错综复杂者,或辨证无从下手,无证可辨等复杂病症。本方能够协调脏腑功能,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协调气血,调理情志,能使五脏六腑和谐,能够让人忘掉忧愁,还有改变做梦内容的特殊功效,临证屡用屡效。医院内门人以此方作为科研项目发现有良好的催眠、调理情志之作用,并定方名为“天一合剂”。
若与温胆汤合用,再加大黄6~30g(先从小量始,逐渐加量),可治精神分裂症合神经官能症,日本汉方医发现大黄有抗精神失常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