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管理】小学一年级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

 云儿的五彩世界 2016-12-22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入学,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养成尤为重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应该主要培养他们的卫生习惯。作为小学生,在抓好纪律习惯、排队习惯、学习习惯的同时,决不能放松一年级的卫生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决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有十二分的耐心去做。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比较特殊的团体。

他们年幼无知、天真可爱。因为年幼无知,所以他们经常制造出许多让班主任老师心惊肉跳的“事件”,让老师苦笑不得;因为天真可爱,他们又会常常像小羊羔一样依偎在老师身边,让老师不忍心责备他们。

重点抓好学生的卫生习惯养成。使学生既能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能够走好人生的关键一步,快快乐乐的成长。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入学,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养成尤为重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应该主要培养他们的卫生习惯。作为小学生,在抓好纪律习惯、排队习惯、学习习惯的同时,决不能放松一年级的卫生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决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有十二分的耐心去做。

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要做到三点:第一、老师就要手把手地去教他们。让他们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会扫地。因此,开学的头一两个星期一年级的班主任就要早到一会,教学生如何去扫地。比如,笤帚怎样拿,必要时还要给他们示范一下,许多的小细节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以指正。第二、要制定一些卫生管理条例。这些卫生管理条例应结合一定的奖励措施才会发挥作用。在奖励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因为接受表扬与接受批评相比,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更易接爱表扬。但教师仍要明白,表扬的效果并不会持久,要想一劳永逸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第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做好卫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其受益终身。什么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呢?那就是教学生学会保持环境卫生。教学生养成不随手丢纸等废物的好习惯。要及时清理自己的书包和抽屉。把杂物送到规定的地方。这样值日的学生做起值日来也就不那么费力了。一旦享受到其中的好处他就不会乱丢了。值日也就不那么令人头疼了。习惯养成了,教师只要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做到及时表扬和批评就可以了。只是要注意表扬和批评的语气。表扬要发自内心,恰到好处。批评要有的放矢。既不伤孩子自尊又不能不起作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老师要在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班会课、阳光体育课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的卫生习惯从小养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