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湖南岳陽張谷英村古建築群(一)【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2-22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环山建村,长约1公里,呈半月形布局,由当大门、王家段、上新屋三组建筑群组成,有明清古屋1732间,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9万平方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张谷英由江西迁此,后以其名为村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1年)张思南首建当大门、西头岸大屋。明末清初,张拱凡等续建东头岸、铺门口、石大门大屋。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以其明洪武年间迁居至此的始祖名字而定,繁衍至今已到了第26代,村中现在仍然有2000多人居住。古村坐落在三座连绵小山丘的怀抱当中,村前有一块直径约3米的天然巨石,形成“龙戏珠”的格局,四季都清澈见底的渭溪河在村中穿过。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一)

        名为村,却实际是1700多间明朝和清朝修建而成的民居全部连成一片,在“村”里走家串户,“晴不曝日,雨不湿鞋”———这是张谷英村最大的妙处。古村里有60条巷道,这些光线幽暗,一米多宽的巷道既将多户人家分隔成独立的院落,又将各家连接在一起———巷道两面是各家的高墙,顶上覆盖着瓦片,村里人走家串户,凭借着四通八达的巷道,雨天不用撑伞,夏天则免去遭曝晒之苦。张谷英村里最长的巷道长达74米,巷道隔开的每户人家,都有着科学布局的一套套堂屋、厢房、厨房、厕所和卧室。与穿村而过的渭溪河、大门口两侧的烟火塘相结合,总长1000多米的巷道几百年来还保证了古村没有受到火灾的重大侵害。偶有火灾发生时,村里人可以依双臂与双腿撑在狭窄巷道的两壁上,爬到巷道顶,掀去瓦片,平时连成一体的房子中间即刻有了一条隔火带,火路被截断,火灾损失就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一)

        古村里的建筑有很多都是明朝时用砖头垒成,所谓“明砖汉瓦”,这些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青砖,现在看起来依然异常坚固,砖与砖之间灰缝饱满,当地人说,用铁钉都钉不进去。古村的墙壁一律用的是厚三寸、宽六寸、长九寸的砖,堂屋地面则铺满“六寸六”的大方青砖,美观而整洁。虽是古朴的村子,但其中建筑细处却也无处不透着雅致———繁复雕花的木窗、梁柱转接处的动物雕刻、天井鼓壁上的松竹梅图案、屋梁下栩栩如生的“八骏图”、这些移步换景、于细微处显精美的木石雕刻历经百年风霜,依然完好无损。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一)

        大屋最具特色的首推结构。它采用的是“丰”字形的平面布局,纵深南北、横贯东西,巧妙地依地形纵横布置。高堂庭院被安放在纵轴线上,一般由三到四进堂屋组成,多的可达五进。纵轴两边又并列伸出三到四道横向分支,每一分支也由三到四进堂屋组成。一般来讲,每一分支的一组堂屋是由家族的一支居住,而一组堂屋的每一间堂屋和堂屋两边的房子就由一个家庭居住。每进堂屋的屋顶分别由4根大圆木金柱支撑着,各进堂屋之间由天井、屏门或鼓壁隔开,但屏门可闭可开,使得多个宽大的堂屋、天井能连成一片,让人感觉豁然开朗。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一)

        大屋的每一间堂屋都有着各自明显的功用,或祭祖或婚嫁或集体议事或生产做工。堂屋两边又分正房和厢房,居住的分别是长辈和晚辈,厕所和畜圈则分布在大屋的边缘,这样的设计既合理又卫生。这种大规模纵横交错的总体布局,目前不仅在国内几乎绝无仅有,就是在世界上也是极具考察研究价值的。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一)

       支撑起张谷英大屋“丰”字形结构的是四通八达的巷道。巷道是大屋的筋脉,既分割了界线又联系了交通。不仅连接起大屋的主干和分支,也维系着这个大家族里各自为政的一个个小家庭的血缘关系。大屋里共分布着60条巷道,直通10个高堂,人走在巷道中可“晴不曝日,雨不湿鞋”。这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巷道,把各片房屋连结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也把游客引向一个个崭新的空间。 
       巷道同时也是大屋最好的防火带。因为设计的宽度只有80公分左右,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只需撑着就近巷道两边的高墙直上屋顶,把瓦掀开,就能使火苗上蹿,从而截断火路,阻止火势蔓延。而且,大屋正前厅后的庭院两边,各修有一口用石条砌成的池塘,人称烟火塘。塘内平日里植荷养鱼,叶绿鱼跃怡然自乐,一旦发现火情又可以就地汲水灭火。巷道、烟火塘和穿屋而过的渭溪河,一起构成了张谷英村牢固的御火长城,使得600多年来张谷英大屋都没有出现过大的火灾,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在大屋里,和防火同样重要的是采光。大屋的采光靠的是天井,又称天窗。天井在大屋中随处可见,堂屋之间有,厢房、厨房也有。大屋屋脊绵延成一个整体,却能拥有如单家独院般的良好采光条件,天井的作用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有了天井,外界的新鲜空气才得以从天而注,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大屋的通风条件。天井周围的人家,也因此而能够享受到“天地一体,造化阴阳”的悠闲和舒适。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一)

        祖先堂金字横匾上赫然写着的“世业崇儒”四个大字,读书隆礼成为张谷英村人们厚实灵魂的追求,也成为这个庞大家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和力量。于是,张氏族谱家训中一再恳切地宣誓:“不求金玉富,但愿子孙希”;“遗子黄金满瀛,不如一经”;“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寒可无衣,饥可不食,读书一日不可失”……于是,位于当大门第五进西边的青云楼,从明末起就成了村里的私塾,当年“泥腿子”在门外洗脚进房,读罢诗书又挑起粪桶干活去了……73岁的张正国是张谷英的第22代孙,在自己43年的教书生涯中曾担任过渭洞中学的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