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时期——太康之治

 陌上槿暖wa 2016-12-22
《鬼脸历史课·中国古代史Ⅱ》连载[125]

用最明白的话,讲你不明白的事

2016人人必读的历史扫盲课



第11章 两晋南北朝——中国历史的乱码

第2节 最好的时期——太康之治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是西晋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西晋的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措施,都是在这一阶段颁行的。这些措施,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埋下了一些隐患。


下面就让我分条逐个来说。


占田制


东汉末年,曹操为解决粮食问题,于建安元年(196)推行屯田。曹魏的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在边境及军事要地,民屯则遍及郡县。军屯和民屯都有各自独立的管理机构,与所在郡县互不统属。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屯田制的推行,使中原地区因战争而抛弃的土地重新得到开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是到了曹魏后期,屯田制逐渐受到破坏,屯田区的土地、劳力多为世家大族瓜分。屯田民被迫扩大耕种面积,赋税徭役负担加重,很多地方不断发生屯田民暴力反抗事件。司马炎即位后,为了革除弊政,缓和矛盾,分别于咸熙元年(264)和太康元年(280)废止民屯制度和颁行“户调之式”。


“户调之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政策和财政制度,主要内容有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占田制。


占田制又称占田课田制,是一种将土地占有与缴纳田租结合在一起的制度。占田是指农民向政府登记所占有的土地,课田是指农民向政府交课税之田。其主要规定是,男子每人可占田70亩,女子每人可占田30亩;丁男(男女16至60岁为正丁)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减半,次丁女无课田。占田数是国家对农民占有土地的限制数,能否真正拥有,全看个人本事,国家并不过问。课田数则是国家征收田租的亩数,平均每亩8升,边远地区的人不课田,直接交租,极远地区的人交钱,但有相应的优惠。


西晋推行占田制,解放了在军管下强迫劳动的农民,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据史料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统治的太康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太康之治”。


当然了,在安定繁荣的背后,西晋经济政策的弊端也很突出。比如,在实施占田制的过程中,农民虽然获得了一些土地,但是田租负担却要比曹魏时增加了一倍。而政府只关心能否收上来钱粮,至于农民有无能力承受剥削,则不关心。


宗室分封


西晋的分封制,与东汉及曹魏时期的封国制度不同。汉魏分封的同姓诸侯王,都是虚封。诸侯王既无治民权,又无治军权。曹魏时期,即使是第一等的藩国,也仅有百余名士卒,连看家护院都不够,更别说形成有战斗力的军队。


由于曹魏的诸侯王没有实际的军事权力及政治权力,因此,当中央出现司马氏集团擅权的现象后,这些同姓诸侯王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这一事件对西晋初年的君臣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曹魏之亡主要是由于没有进行彻底的分封。所以,西晋立国之初,就开始大规模的分封同姓诸侯王,并赋予他们很大的权力。


根据规定,西晋初年的诸侯国共分三等。大国有民2万户,置上中下三军共5千人。次国有民1万户,置上下两军共3千人。小国有民5千户,置一军共1500人。后来又进一步规定,大国增户4万户,不满万户的小国,也都增加到万户。一些大的诸侯王,规模甚至远超这一规定,如汝南王司马亮、秦王司马柬,都有食邑8万户。成都王司马颖,食邑更是达到10万户。


西晋时期,共分封同姓诸侯王57人,他们占有的食邑,多达百万户。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按照五等爵制分封的数百公、侯、伯、子、男所占有的食邑。而太康三年(282),西晋王朝在鼎盛时期所统计的全国户口数,也不过377万户。也就是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户口,变成了诸侯王的食邑。


当然了,按照中央下达的文件规定,诸侯王名下的这些户口,仍属于国家所有,诸侯王并没有实际的治民权。中央直接委派内史掌郡太守之职,来管理诸侯王的食邑。诸侯王食邑内的百姓,仍需向国家缴纳赋税。因此,西晋的分封制,对中央行政权力的统一,没有造成实际的伤害。但是,在真正的操作中,由于诸侯王可以按户抽取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赋税,所以对国家的财政收入,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不久,爆发于司马氏内部的那场“八王之乱”,或许就是对这一落后体制的诠释。


门阀政治


士族门阀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东汉的世家大族,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时期。


东汉时期,伴随着田庄经济的崛起,世家大族在拥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同时,又通过察举选官和私家传授经学,形成了一个“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如袁绍。

三国初年,曹魏和蜀汉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打击豪强大族,但其政权的基础仍然是世家大族。魏、蜀、吴三个政权之所以能够建立,更是得益于世家大族的支持。后来司马氏代魏建晋,也主要是借助世家大族的力量才得以实现的,像平阳贾充、河东裴秀、太原王沈都是其中代表。


由此可见,世家大族的力量几乎可以左右一个王朝的兴废了。这也是为什么西晋政权建立后,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与他们共享胜利果实。


门阀制度确立后,地主阶级中的士庶之分更加严格。士族门阀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极力扩大与庶族寒门的差异,使二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深刻与表象。门阀世族和寒门庶族不仅政治地位不同,而且社会地位也相差悬殊,甚至连生活习俗都保持着严格的区别,如互不通婚,坐不同席,等等。


除了与庶族之间水火不容,士族门阀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士族门阀通常以家族利益为出发点,只要能保证家族累世公卿,就无所不用其极,各个门户之间为此经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另外,与生俱来的阶级特权,又使门阀子弟养成腐化享乐、游手好闲的恶习,最终导致了政治及社会风气的恶化。所有的这些,决定和影响着以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两晋南北朝政治演变的主要内容。



《鬼脸历史课》QQ交流群:1557221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