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弃医从商,用3年把100万变1000万,却再不愿错过这舌尖上的极品美味

 玖玖家政 2016-12-22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这是《阿甘正传》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是的,人生充满了机遇和不可思议,就像24岁之前的金泓言从没想过自己会弃医从商,还能打造在13个月里将100美元变成100万人民币,又用3年时间把100万变成1000万的商业奇迹;就像51岁之前的他也从没想过自己在一次机缘巧合中又会投身农业,再次打造了另一个高科技农业奇迹。




金泓言是北大荒人,那片沃土铸就了他豪爽、坚毅的品格。1984年他弃医从商,年仅24岁就担任了东北一家国营公司最年轻的副总经理。1988年,他被推选为全国青年企业家。1995年,他自己建立企业,并辗转于俄罗斯等国,将商业版图扩展到国际之上。2005年,他与杨利伟、袁隆平、马云、柳传志等社会精英,一起被选为影响中国的100位经济人物。

 

在商业上已经闯出自己一片天的金泓言,估计也没预料到自己还会改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绿十字”创始人孙君,在与孙君老师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他被孙君的“农道”精神所感动,感受到了中国农业的落后,农民的贫困。这唤起了金泓言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于是他决定投身到农业这个风险较大的行业。

 

5年前他像个年轻人一样进入这个行业,虽然知道做农业很难,挑战很大,但他仍义无反顾,因为市场上需要好的产品,当人们的健康受到极大威胁,食品出现巨大问题时,就要从源头做起,从农业开始。这,也是他投入农业的一份初心。

 

可是,在农业领域具体做什么呢?他选择了一条还没有前人走成功过、异常艰辛的路,故事要从阿佤山这个地方说起。



 

在云南的沧源,阿佤山横跨中缅边境,北回归线穿越原始季风林。在这片原始森林之下,掩藏着一个史前世界,这是大白蚁亚科的一个分支,工蚁吞下树叶和杂草排出体外,形成半消化的草料,它们在草料里,植入了一种真菌孢子,使草料发酵,变得酥松可口。孢子逐渐形成直径只有几微米的菌丝,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让它生长了粗状的子实体。鸡枞,就是这里的白蚁培植的极品美味,只有七、八月雨后才会生长的珍稀宝贝。

 

2011年,金泓言与孙君在阿佤山考察,当他们走进一个村子,很远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鲜香,顺着香味找去,好客的主人阿秀热情地把他们请进了屋里。这是他们第一次品尝鸡枞,惊异于它的鲜美。鸡枞,除了拥有其他菌类鲜香甘甜、柔嫩爽滑这些共性之外,别有一种动物性的肥美。鸡枞含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加盐烹炒能形成最天然的味素,这是鸡枞鲜味的由来。临走时,纯朴的阿秀把刚刚采到的最稀少的黑皮鸡枞送给了他们。

  

 

如获至宝的金泓言,回京后立刻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得知鸡枞不仅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可谓菌中之王!

 

《本草纲目》中记载:“鸡枞菌,性平味甘,有补益脾胃、疗痔止血、益胃 、清神、治痔等功效。”古书中亦有云:鸡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四大名菌之一,又被称为皇家贡品。鸡枞因长在白蚁窝上是植物与动物共生的菌类,因此营养价值极其丰富,并具有提高免疫力和防癌抗癌等特殊功效。明代杨慎曾把鸡枞菌比作仙境中的琼汁玉液,其质地细腻,兼具脆、香、鲜、甜等风味特色,品尝一次,终生难忘。

 

然而,因鸡枞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苛刻,虽已有多家科研院所和食用菌专家开始了对鸡枞菌的研发,但至今仍未获得成功。金泓言知道,如果能把鸡枞人工培育出来,将是一件非常有益于大众的事。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迈进了高科技农业领域,开始了艰难的黑鸡枞研发之路。

 



金泓言总结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多年研发的经验,开始了黑鸡枞深入的研究。无数次去云南采集野生母本,经过无数次试验,调整思路更改方案都不见效,他们打破常规,摆脱受白蚂蚁窝的困惑,终于将黑鸡枞菌母种培育成功,又经过上千次的配方试验,终于配制出与天然白蚁窝营养相似的菌包。为了黑鸡枞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进一步研发,金泓言决定把种植基地放在北京。

 

从2012年春天开始,经过近一年多批次的种植,仍然未出蘑菇。经专家指点后,他们将土壤、湿度、温度严格把控,把人工种植环境达到野生环境的标准,然而当这一切条件都满足之后,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2013年临近春节,所有工人失望得放假回家。大年初一,就在金泓言去潭柘寺进香的时候,突然,他接到基地的电话,告诉他“蘑菇出来了!”当金泓言跑回基地,看到满地黑茸茸的小蘑菇头,禁不住热泪盈眶!




金泓言将他的宝贝起名为“黑鸡枞”,这是一个崭新的名字,代表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他带领团队将黑鸡枞菌人工驯化并种植成功,接着又继续攻克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首先,在品质和产量上,因为黑鸡枞对生产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要生产出高品质的黑鸡枞,必须保证其生长环境的零污染,对菌种的生产技术要求非常高,仅黑鸡枞菌包的生产成本就比普通菌包高出好几倍,而且亩产不足2000斤。如此状况就不具备规模化种植的价值,这是横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金泓言三顾茅庐,向中国食用菌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王贺祥教授请教,还四处打探,高薪聘请来多位有着二、三十年实战经验的种植高手,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对黑鸡枞母种培育技术进行改进和反复的种植试验。 

 

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经常忘记吃饭。每遇到困难时,金泓言总对大家说:“上帝是公道的,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功夫终于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近一年的努力,成功得将黑鸡枞的亩产从2000斤提高到25000斤,采菇期延长至八个月以上,是目前产菇期最长的食用菌。


 

在金泓言团队为解决了黑鸡枞质量和产量问题暗自庆幸时,又被食用菌保鲜这一国际难题困住了。黑鸡枞的生物活性很高,鲜品的最佳保质期不足三天。金泓言知道,如不解决储运问题,就无法彻底解决销售问题,产业也很难做大。于是他又一次从哈尔滨、上海、北京请来食品保鲜专家组成攻关小组,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将食用菌的保鲜期延长了5倍,结束了食用菌鲜品无法快递的历史。

 



他们利用两年时间,研发出了5大系列40余款黑鸡枞深加工产品,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测,黑鸡枞含有18种氨基酸,真菌多糖含量高达14%,系列产品获得了国家有机认证。黑鸡枞一上市,虽然价格比普通食用菌高出10多倍,但还是供不应求,在中国食用菌行业引起轰动。




有30多年经商经验的金泓言,对新的商业平台非常感兴趣,而众筹是互联网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于是他就被吸引了。他说:“我今年57岁,谈起众筹,或许有人觉得和这个年龄不搭,但我是喜欢挑战,喜欢新生事物的人,所以对年轻人擅长的互联网领域感兴趣,我们这些年龄大的企业家应该尽快去学习,这样才不会落伍。”

 

他认为,中国农业市场有很多信息不对称,大多靠自产自销,这样往往带来产得越多越不好卖的结局,而众筹模式能够实现像国外发达国家一样的订单式营销,有了销售再去排生产,这是众筹能带给他们的极大帮助。

 

2015年5月30日,金泓言首次在众筹网发起众筹,当日即实现众筹100%,最终创造成交率2053%的奇迹。

 



创业者的生活就像好莱坞电影,这一秒还阴云密布,下一秒就可能绝处逢生。种种困难和挫折,恰如凤凰涅槃之路,他坚信只要跨过去了,就一定会浴火重生。

 

金泓言常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以德闯江湖,无愧“黑鸡枞教父”的名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