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分钟读完《超预测》,拓宽你对未来的思路

 培元小生 2016-12-23

【精读君曰】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预测:想要深入分析未来、思考是否买股票、制定政策、提出新产品构想,或者只是计划一周的饭菜。这样的思考不仅能让当下的我们获益,也能让我们对未来拥有更清晰的见解。


不幸的是,99%以上的人群都缺失预见未来的能力。那么,如何能够做出准确的预测?






五至十五分钟读完[超预测]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彭晓涛,微信公众号ID: peng-x-tao)



作者: 菲利普·泰洛克( Philip E. Tetlock) / 丹·加德纳(Dan Gardner)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预见未来的艺术和科学
原作名: Superforecast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Prediction
译者: 熊祥 
出版年: 2016-7
页数: 424
定价: 59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62664
超预测
作者简介
菲利普·泰洛克,著名心理学家,全球最受关注的社会学家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同时还在沃顿商学院心理学和政治学部门任职。他和妻子芭芭拉·梅勒斯是“精准预测项目”的共同负责人,这是一项已开展多年的预测研究项目。丹·加德纳,畅销书作家,同时还是一位屡获殊荣的新闻记者。


01
导读
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超级预测家
预测未来,是越来越重要的事情。 
我所从事的行业,会在两叁年内衰退吗? 房贷政策改革后,房价狂飙还是猛掉?会到什么程度?寒流天气后,菜价会上涨吗? 黄金价格能回升吗?人民币会贬值多少?朝鲜战争会爆发吗? 
未来能精准把握吗?你可以成为一个预测者——甚至预测家吗? 
《超预测》明确地说:预测是一种可以培养的技能,是这一项目的成果。它将为你展示神奇:哪怕你只是普通人,也可以凭借训练成为超级预测家。 
02
超级预测家
刺猬还是狐狸?

泰洛克将预测者分为两种类型:刺猬型和狐狸型。 

刺猬型预测者习惯用“大理念”作为指导,比如“环境末日论者”去做预测,永远会向“我们正在耗尽一切资源”的想法靠拢;“市场极端主义者”的预测,永远是希望政府管制最小化。 
刺猬型预测者的推论总是指向必然的结果,看上去也“逻辑严密”,他们更喜欢预测某事“肯定会”或“绝不会”发生。 

狐狸型预测者与刺猬型截然相反,他们谨小慎微,特别不自信,喜欢从多个渠道获取不同信息,利用多种分析方案,综合得出一个显得犹犹豫豫的概率。但是泰洛克的研究显示,狐狸型预测者的准确程度比“斩钉截铁”的刺猬型要高得多。 

刺猬型预测者喜欢“鼻尖视角”,认为从自己鼻子尖方向看过去,发现的一切就是客观和正确的事实。 

狐狸型预测者的视角更像蜻蜓。蜻蜓的复眼由三万块“镜片”组成,每一镜片的角度都略有不同,这使得它能观察到无数个角度的图像,这种视角被称为“集合视角”。 

做一只长着蜻蜓复眼的狐狸,才有条件成为精准的预测者。 
03
步骤一
精准的预测,要精准地描述

很多预测看上去一目了然,但后来被证明为太过含糊,比如“美元贬值存在一定风险”“房价下跌的情形迟早会到来”。 
这些都是模糊不清的表述,而一个预测想要准确,就不能有任何模糊性。 
2007年,微软总裁鲍尔默说,苹果手机绝无可能获得市场份额。这句话后来被视作天大的笑话。 
严格来说,鲍尔默的预测并不离谱,问题只是在于,他给出了模糊的定义,
感觉和实际存在巨大差别,所以要用精确表述剔除模糊性。 
在预测之前,对预测本身要进行准确描述,它至少需要几个元素:时间框架、语意清晰的措辞,还有数字——即你准备预测的内容,是在何时、何种情况下,事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其中,数字至关重要。 
当模糊的思想需要用数字表达时,需要更精准的定位,这迫使人必须思考自己的认知过程。 
当你说一件事的发生是“大概率”时,如果让你转换成具体的数字比例,你是否会思索并计算上一段时间? 
04
步骤二
用费米方式“拆分”预测

超级预测家喜欢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若干部分。 
几十年前物理学家费米提出一个难题:芝加哥有多少位钢琴调音师? 
要回答这个难题,需要知道: 
(1)芝加哥的钢琴数量; 
(2)每年给钢琴调音的次数; 
(3)给钢琴调音需要的时间; 
(4)钢琴调音师每年平均工作时间。 
一个问题被拆分成四步,每一步又可以拆分出若干步,每一步都可以估计出一个数字,汇总得出一个评估数值。费米擅长这样粗略计算一些问题,精准度总是非常高。 
这个过程被称为费米方式。 
05
步骤三
先从外部看待事物

善于在预测过程中实现外部视角与内部视角的平衡。 
外部视角是指某种事物在同类中的普遍程度,内部视角指特定事例的细节。 
超级预测家看待事物,会先从外部视角开始。 

预测往往从某个数值开始,然后再做调整,这个初始数值被称为“锚值”。正确的锚会导致正确的预测,反之亦然。而内部视角往往会放大无意义的细节,忽视某些普遍性,影响锚值,从外部视角来确定锚值,数据会更有意义。

06
步骤四
视觉统一

通过外部视角奠定基调后,就要转入内部视角,通过事物的特性调整预测值,这时两种视角就得到了结合,达到了预测的“视觉统一”。 
这还不是终点。 
超级预测家还会不断寻找其他视角,融入到现有预测中。 
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即:假设他们的初始判断是错误的,然后认真思考错误原因,接着做出新的判断,产生第二次预测,并与第一次相结合,仅仅做到这几点,就能大幅提高准确性。 
研究表明,有思考力的群体做出的预测,比个体预测效果好很多,“假设错误”这种方法有助于形成“他人”视角,摆脱自身思维束缚,形成一种“内心的群体”,从而提高预测准确度。 
07
步骤五
用概率思维
成为超级预测家,给出一个预测值,不需要多高深的数学知识,需要的概率知识也不难。 
重要的是:你有概率思维吗? 
很多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但他们所谓的“概率思维”是错的。 
人们预测一件事时,通常认为它要么“会怎样”,要么“不会怎样”。如果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是80%,就认为它“肯定会怎样”,若只有20%,就“肯定不会”。 
但超级预测家的概率思维,是由“一定会发生”“一定不会发生”“可能”三部分组成,这被称为“三种意识设定”。任何介于0和100%的概率,都是“可能”。 
概率思维认为:如果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是80%,并不意味着肯定会发生,而是意味着同时还有20%的概率不会发生。 
超级预测家能充分理解这句话背后最微妙的含义。 
现代心理学家将精神世界分为两个系统,第二系统是思维领域;第一系统属于无意识感知和认知活动,凭直觉的预测即产生于此,它对用以作为判断依据的东西不敏感。 
08
步骤六
将可能细分

普通预测者喜欢用10%的倍数来描述可能性,细分预测者会用5%的倍数,而超级预测家会精确到1%的级别。 
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1%,和2%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在直觉看来,这没什么差别,都意味着事情不可能发生,但在概率思维看来,尽管概率都很小,却仍然意味可能性的巨大差异。 
如果发生的事件有足够影响力——比如“埃博拉暴发,或者是资助下一个谷歌”,那么这种差别就至关重要。 
面对任何问题的发生,尤其是悲剧性的,“天意思维”的人总是纠结“为什么会这样”,超级预测家极度排斥这种思维,他们关注的是概率和因果关系,即这样的概率会“怎么样”。 
“为什么”象征了命中注定,而“怎么样”属于科学范畴,如果你能理解这个差别,就拥有了成为超级预测家的重要潜质。
09
步骤七
根据信息更新不断调整预测值

为了精确,超级预测家最繁琐的工作,就是不断修正预测值。 
在给出初步预测后,超级预测家善于根据最新获得的资讯更新自己的预测。 
比起对信息不那么敏感的预测,这种做法更加接近事实。 
泰洛克的研究表明,超级预测家的更新比普通预测者频繁得多。一个超级预测家曾对140个问题做了2271次预测,平均每个问题的预测更新超过15次。 
超级预测家对信息的获取能力通常高人一筹。 
预测值的每次更新都应遵循一个原则:迈小步、勤更新。 
需要注意的是,少数的小幅度调整,容易导致反应不足,而多次大幅度的更新,又会导致反应过度。 
超级预测家必备的素质,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他们不会“信念固着”,拒绝能颠覆现有信念的信息,也不会缺少执着,被无关信息干扰。 
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在两者间寻找平衡,时刻准备调整自己看事物的角度。
10
步骤八
参照其他
重要的是,他者的视角也会培养成长型思维。好的预测团队会培育这样的微型文化:“鼓励队友怀着尊重对方的心态相互质疑,敢于承认无知,大胆请求帮助”。 
这种开放式的思维甚至可以用一句极端的话来形容:“多样性胜于能力”。 
需要警惕的是,有凝聚力的团队往往会无意识地产生若干共有的错误观念,并通过制定准则,遏制批判性思维,以保持所谓的团队精神。超级预测家不应该陷入这种“团体迷思”。 
进行到这一步,在完成准确、完整的预测表述后,一个超级预测就出现了。 
蜻蜓的复眼在这里搭建完成。
序号
11
超预测的形象

他们的世界观:一切都是未知数、现实无限复杂、事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观念是有待检验的假设、拒绝教条。 
他们的性格特点:具有求知欲、热衷于挑战、善于反思自我。 
他们的能力:并不算艰深的数学知识、对数字敏感。 
他们的态度:相信自我提升可以实现、保持韧劲并坚持下去。
12
总结
你需要小心翼翼

超级预测家始终冷静对抗人类的直觉,怀疑一切确定性。 
当他们面对一个预测时,首先会精准描述预测的内容,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拆分为若干部分,尽可能明确区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认真考虑所有的假设。 
他们会以外部视角为出发点,把问题置于同类现象的比较之中,给出初步的预测值,然后,再通过内部视角分析问题的特殊性。 
超级预测家会以概率思维为基础,将可能性尽量细分为多个区间,以调整预测值。他们会随时根据信息变化更新数值,同时,还要比对自己的逻辑与其他人有哪些异同,综合所有视角,形成蜻蜓复眼式的判断。 
勤思善悟
总结下够显示“神迹”的超级精准预测十条。

一:鉴别分类。一要区分哪些是可以预测,哪些是不可以预测的。二要区分哪些是周期变化和线性变化,哪些是随机事件。

二:任务分解。将看似棘手的问题分解为容易处理的子问题。要学习费米的工作方法,将问题逐层分解为可知和不可知的部分,对未确定答案的部分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进行大胆的猜想,勇于试错。

三:平衡视角。菲利普·泰洛克采取了丹尼尔·卡夫曼的“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概念,采取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相结合、假设与反面假设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外部视角、内部视角、其他视角相融合、相平衡的蜻蜓式预测,达到超精准预测。

四:调整限度。要正确平衡对证据的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纪要迈开步子,又要根据征兆快速调整预测概率,从嘈杂的信息流中梳理出细微的信号,并拒绝主观意愿的诱惑。

五:求同存异。寻找出每个问题中发生作用、相互冲突的因果各方。在古典辩证法中,命题与对立命题相遇,产生的是综合性命题。

六:细分等级。要按照问题自身特性划分尽可能多的不确定性等级,并根据证据的重要性,持续调整等级、更新预测,使之更接近真相。

七:强化协作。要正确平衡信心不足与过分自信、慎重与果断。要做到长期预测准确,既需要团队中有人具备出色的决断力,有需要有人对预测进行合理的校正,并尽可能减少漏报和误报。

八:总结教训。不要尝试为失败寻找合理性或借口,要勇于承认错误,开展事后剖析,探寻错误背后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适时调整思路和推理方式,总结经验,重新来过。

九:带好队伍。要掌握团队管理艺术,特别要掌握换位思考、准确提问和建设性对抗等方式,尽可能地激发团队成员的最大潜能,同时也让他人激发你的最大潜能。

十:勤加练习。任何一种技能,都不可能仅仅通过观看课本就能够学会的,只有勤加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当然,这仅仅是成为精准预测家的培训手册和行动指南,要做到融汇贯通,除了勤加练习,还要做到活学活用、勤于思考。因为超级预测需要持续的思考,甚至在你努力遵守这些条款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点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