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引导下的肺癌微创治疗进展

 昵称29351445 2016-12-23

 煤炭总医院呼吸科 王洪武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3年11月12日第28卷第21期


近年来,由于肿瘤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肺癌可以采取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如消融治疗(热消融、冷消融)、间质放、化疗(放射性粒子和化疗粒子植入)及血管介入治疗等,使许多肿瘤可以达到原位根治效果。
经皮穿刺消融治疗


氩氦刀  氩氦靶向治疗系统是根据Joule -Thompson原理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兼具超低温和热效应双重功能的医疗系统,可籍氩气在刀尖内急速释放,在十几秒内冷冻病变组织至-1200C-1650C。又可籍氦气在刀尖急速释放,快速将冰球解冻及急速复温和升温。其降温及升温的速度、时间和温度、冰球大小与形状,是可精确设定和控制的,且制冷或加热只局限在超导刀的尖端,刀杆有较好的冷热绝缘性能,不会对穿刺路径上的组织产生大的损伤,可进行经皮穿刺靶向治疗。现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CT引导下氩氦靶向治疗肺癌,无需开刀,不用全麻,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恢复也快。对年老体弱、多病的肺癌患者,氩氦刀也是可行的。肺癌经皮氩氦靶向冷冻的疗效与有效杀伤瘤细胞的范围明显相关。即刻消融效果与瘤体大小及部位关系密切。肿瘤直径在4 cm以内和周围型的肿瘤冰球覆盖面积较大,均达96%,有效率在95%以上。冷冻1周左右85%可见空洞形成。1-6个月有效率均达500%以上。患者氩氦消融术后随访18个月的存活率早期达86%,Ⅲ期达21 .3%。Ⅳ期1年的存活率达9.1%

微波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通过植入式针状电极可将肿瘤加热,达到原位消融肿瘤的目的。植入电极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腔镜引导及术中等方式进行。微波治疗对早期原发性肺癌(I期)可达根治效果,对肺内转移性肿瘤亦有很好疗效。

射频治疗(  RFA)RFA已被证实是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内小肿瘤的良好方法。RFA治疗时,射频发射探头在CT引导下插入瘤体内,加热温度达900C - IOOoC,导致肿瘤局部凝固坏死。RFA对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与肿瘤大小明显有关。经皮RFA对小病灶2年局部控制率达64%,但肿瘤直径≥3 cm时,效果明显下降。在一组153例大宗的报告中,2年局部控制率从T225%T164%。在一组大部分为小的转移性肿瘤患者中,18个月的局部控制率上升至93%

化学消融化学消融

是将化学药物如无水乙醇、醋酸、盐酸等蛋白凝固剂经皮直接注射到肿瘤内,破坏癌组织,属于肿瘤内注射疗法。化学消融的效力按化疗药、无水乙醇、冰醋酸、盐酸的顺序逐个增强,无水乙醇凝固癌组织蛋白的效力为1:1,即1 ml的无水乙醇可以使1 CM3的癌组织凝固;50%冰醋酸凝固蛋白的效力是无水乙醇的3倍,被认为作为化学消融剂,可以取代无水乙醇,但是目前经皮无水乙醇注射疗法的临床报道较多。

    对于周围型肺癌,无论原发性还是转移性,如果肿瘤直径小于5 cm,化学刀都能够1-2次原位灭活肿瘤,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组织间近距离放疗


  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是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属于肿瘤放射治疗范畴,应称体内y刀,目前临床常用的永久性植入粒子主要是125I

根据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 TPS),确定植入的粒子数和分布范围。常用的方法为CT定位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支气管镜下125I粒子植入术;C型臂X线透视下125I粒子植入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125I粒子植入术;手术切除肿瘤后在瘤床种植125I粒子术及未完整切除肿瘤在残存的瘤体上种植125I粒子术等方法。

    近来德国学者采用电磁导航引导技术通过气管镜对周围型肺癌引入192I放射源,3/周,随访2年,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郑广均等报道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癌82126个肺转移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处方剂量80 Gy6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完全缓解率25.4%,部分缓解率64.3%,稳定6.3%,进展4.0%,总有效率89.7%1年存活率86.6%2年存活率68.3%

    对直径>5 cm的肿瘤,可先行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残余部分放置放射性粒子/化疗粒子,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放射性粒子和化疗粒子同时植入,可达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更适宜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血管介入治疗


  可在影像引导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和/或化疗、血管支架植入等,亦可与消融治疗、粒子植入等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