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十四月网络QQ群收的徒弟,西林土木专业在读硕士生,在十四月指导下一年之内发表核心论文1篇,SCI论文1篇。 就在昨天,收到了人生第一篇SCI的录用通知。从投稿到录用历经了长达了8个月的时间。其中审稿时间占了5个多月,编辑部给了我60天的修改时间,返修后1个礼拜左右录用通知就下来了。感触颇多,但这次主要还是想聊聊我第一次修改SCI稿子时的几个心得。 审稿的时间远比你想象中的长久 话说等待都是漫长的,虽然也听说过SCI的文章审稿周期漫长,但未曾想超出了挺久的预期,近半年的审稿着实让我等着心急,本想希望能早一点出现好结果,借此评个奖学金,结果却超出了计划的预期。并且更重要的是,我还想着能不能借此去申请博士的考核,因为我计划是如果按照正常的审稿周期三个月以及修改时间一个月,那么就能完全赶上秋季的考博,在等待过程中是难熬的,时不时去寻问通讯作者稿件状态,现在想想是不对的,应该耐心等待,做好当下的事情。所以啊,由此要奉劝各位:学习要趁早,写论文也要趁早,凡事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 02 要对编辑部的邮件进行中文翻译 因为投的稿件是国外的,所以编辑部给的邮件自然都是英文,里面会涉及到编辑部给出的审稿结果通知,并会附有相应的下一阶段作者要做的事宜,同时会附有审稿意见。这是一个具有较大信息量的邮件,因为我们的母语是中文,若要做到对邮件里信息把握准确,并能正确地处理编辑部所提的所有要求,则不得不将英文邮件里的每一句都原封不动地翻译成中文,并保存成word。但现在想想这似乎也是没必要的,因为这也是对于新手吧,如果是你已经轻车熟路了,那也就能很好的去挑选出重要的信息,不至于会错过或遗漏。 03 认真对待编辑部提的要求及审稿人给的提问或建议 需要清楚的是邮件里面主要涉及了两个内容,其中之一是编辑对论文的排版,网上投稿相关注意事项及对论文下一阶段作者需要完成的事情做了相关说明。另一个内容则是粘贴了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对于每一个审稿专家提出的问题或建议,都得一一回复,不得遗漏。这是必须做到的,并且对于审稿专家的回复也将决定了文章最后是否能被顺利录用,当然最坏的结果就是退稿,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04 对审稿人的提问或建议做到“认真”和“实事求是”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去处理审稿专家提出的每个建议或者问题呢?不得不说,我这篇文章里有两个审稿专家给出了评审意见,第一个评审意见也就3个小问题,把图稍微改改和回答一个问题。这个审稿专家提出的这3点还是较容易解决的,并没有什么疑虑。然而第二个审稿人却很不客气的提出了7个问题,并且感到每个问题都不是那么轻松能回答。因为这7个问题困扰我的是因为审稿专家所提出的建议或问题是本文并没有的工作,或者要求超出了作者所能及的提议,亦或者提出需增加某部分的具体推导内容。比如其中提出是否能给出有限元的结果,但文章完全用的是配点法,若要再用有限元去再分析一遍,且不说能不能实现,如此的话文章的篇幅完全可以又是一篇内容。又或者其中一个问题即提出作者是否能讨论裂纹扩展的情况,这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为难的,因为我们通篇讨论的是静态裂纹问题,若要增加裂纹扩展这一研究问题无疑是一对文章的难度提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我来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的,不能保证能做出正确结果。别的问题例如还有关于要求丰富能量释放率推导的问题,让我感到也有些棘手,因为平日里大多都是引用别人的结果,这下突然要试着要写出这个推导过程,着实棘手。推了几次结果找大神帮忙看看,错了改,改了还是错,最终还是大神亲自修改了这一部分,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此要谢谢大神了,当然,他也是通讯作者,哈哈,像一颗大树。所以,我只是才遇到了这样的“为难”,的确是会让我有些不知所措。经过了认真思考及向前辈请教,对于无法完成的内容就决定坦诚地回复说此论文工作并不打算尝试此方法去做,但在之后的研究里会去尝试。然而对于可完成的内容,我们还是认真的去按着审稿专家所提出的要求去做,该增加的部分及该修改的部分我们都没有马虎和含糊,能去解决的问题都尽量去做了,实在有困难我们也坦诚的给出了相应理由。笔者认为这类似的问题也应该会困扰不少SCI新手,通过这次的修改,觉得只要把握到两点就行了,第一是认真,第二是实事求是。不能存在逃避审稿专家的提问或者应付了事,唯有认真,求真的态度去对待,才可能被认可,否则侥幸心理不可取。 05 认真对待“Response to Reviews”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回复信是给编辑及审稿专家看的。写回复信件时,一般的格式就是开头必须注明稿件号及论文名,随后写一段话,这段话里必须态度谦逊并要感谢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及恳请能收到录用通知。再接下来就是列出所有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相应地在每个审稿意见后进行回复。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回复清楚,解答清楚,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坦诚说出理由。最后还是得再次感谢编辑及审稿专家的意见,并恳请能收到录用。 06 多次检查,保证正确才投出去 将之前的内容全都完成了,并不代表就结束了。因为还得在投稿前细细检查个几遍,确保没有什么差池了才能投出去,毕竟这次投出去,顺利的话就能收到录用,没做好的话说不准又会发生什么。所以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完成了这一步,就可以放心投出去,然后耐心等待了! 七天内,我的修改稿顺利录用,在某些小学校, 硕士一篇sci,估计就是历史第一人了。 从零到一,其中的路是怎样的,的确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虽然这对于大神们来说不值得一提,对谁来说都不算什么,这不过是笔者自身的体会,或许能对零点几的你来说有那么一丝丝帮助,笔者都觉得是好的,希望哪一天也能看到你也写出这样的感触,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