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芳说】酒,指向心血管疾病的“双刃剑”

 渐近故乡时 2016-12-23


小故事大声音

酒,的确是个难得的妙物。

曾有外媒评选出“世界上最爱喝酒的国家”,中国位列榜眼,可见喝酒也是喝出了名堂的。


酒的深处有什么?文人墨客可能会觉得有灵魂,有翅膀,甚至还有欲望。所以我们孤独的时候知道“举头望明月”;碰上知己饮完“千杯”仍觉情谊不减;纵使仕途受阻,也依旧豪情万丈喊出“莫使金樽空对月”……


当然在很多人眼中,酒还是万病之源。不少患者看病时常说:我都戒酒了,为什么病情还是不见好转?其实这是对酒的一种误读。一项针对心血管疾病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爱喝红酒的发过人心血管疾病率普遍较低,有研究者据此建议大家每天适当喝红酒以利于心血管健康。



聊天说病:

剂量决定酒是“药”还是“毒”

观察性研究表明,无论是对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适量饮酒均能使心血管系统获益(主要见于50岁以上人群):长期的规律性适量饮酒可降低全因死亡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18%,降低冠心病发病率30%~50%,降低冠心病病死率30%。


适量饮酒使心血管获益的效应物质其实就是酒精本身,主要是通过一下机制发挥心血管保会作用:提高血浆HDL-C水平、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内皮功能、抗炎和抗氧化。


如何饮酒才算适量?如果以人群心血管获益最大、风险最低的饮酒量界定为适量饮酒,通常定义为:平均每日饮酒量,女性不超过1个单位(约含12g酒精,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45ml的40度或30ml的50度烈性酒),男性不超过2个单位。


当心!酒精性心肌病

无论如何,大量饮酒都是不安全的,因为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有确切数据显示:男性如果超过35个单位/周,房颤发生率会相应的增加;如果超过1个单位/天的安全量,每一个单位/天可增加房颤相对风险10%。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就更明显了!如果长期摄入酒精125ml/日(约100g/日)以上,心肌纤维结构会出现溶解、心肌收缩力下降、LVEF降低,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最终出现以心脏扩大、心衰和心律失常为表现的酒精性心肌病。


对于那些爱酒如命的人来说,这并非危言耸听,饮酒很有可能威胁生命!以出现过心衰临床表现者为例,如果继续酗酒而不加节制,其4年内病死率将高达50%!


一般认为饮酒超过80~100g/日酒精、连续5年以上均能导致酒精性心肌病发生的可能,多数研究中所显示出的过量饮酒史都在10~15年以上。


酒精性心肌病治疗上有一条是必须的,那就是“戒酒”。


白酒bye bye!红酒才健康?

相比高度烈性白酒,很多人普遍赞同红酒更加健康、其实从心脏保护作用的效果来看,关键不是酒的颜色和类型,而是饮酒的形式和规律性。


基础研究发现,红葡萄酒含有类黄酮和白藜芦醇等抗氧化剂,能够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但要获得有效剂量的白藜芦醇,需要每天饮用超过60升红葡萄酒,这显然不切实际,因此日常量的葡萄酒益处与其他类型的酒差不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比起烈性酒和啤酒,红酒独具特色和内涵,合起来会更有感觉——“一杯红酒配电影,在周末晚上关上了手机,舒服窝在沙发里。”连流行歌曲里的歌词都这么惬意。


值得一提的是,酒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功效。著名国际期刊《PLOS ONE》发表了由贵阳医学院、解放军302医院及NIH共同完成的国家“973”项目研究成果,显示“某些酒可降低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癌发生率”,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汪芳心语

天下人似乎都爱喝酒。


兴致来了饮两杯,伤心了喝几口,生孩子要喝酒庆祝,寄托哀思也要喝酒。人们喝酒更多在意的是兴致,但该记得小酒怡情,大酒伤身。


看完此文,大家心里有数……我不提倡不饮酒的人群拟通过饮酒来保持心血管健康,当然也没有足够的证据鼓励适量饮酒的人群戒酒。至于过量饮酒或酗酒,毫无疑问应当力戒。



备注:本文节选自《王芳说血管清爽活百岁》,原作者已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