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生气耗费你的能量

 事在人为在坚持 2016-12-23

核心提示:中国人习惯上把发怒说成“生气”,其实“生气”这个词汇就是从中医中来的。因为中医认为,人一发怒,体内就会产生往上冲的气。

别让生气耗费你的能量

别让生气耗费你的能量中国人习惯上把发怒说成“生气”,其实“生气”这个词汇就是从中医中来的。因为中医认为,人一发怒,体内就会产生往上冲的气。

不仅仅是人,大多数的动物都会生气。动物一生气就要打斗,因此,生气是为了打斗做准备。动物通过“生气”调整内分泌,以使打斗时的体能达到最佳状态。这就像国家的备战一样,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就会立即进入备战状态,调用大量的资源为战争服务。一旦没有了战争的威胁,那些投入的资源大部分就变成了废物。动物生气也是如此,打斗之前,动物的身体会将许多资源进行调整,让身体机能进入战斗的预备状态,等到外部威胁消失时,这些临时调来的资源就成了废物,必须排出体外,或再把它们调回去。因此,生气是相当消耗资源、浪费能量的。

生气不但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造成各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生气对身体有这么多的害处,所以在抗衰老的过程中,老人一定要学会“不生气”。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生气并不是让你生闷气,把气憋在心里,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健康,还会使自己的心理和身体更受折磨。

生闷气的情况在夫妻间发生的机会比较多。通常情况是,妻子唠叨不休,不停地翻旧账,发怨气,而丈夫多数时候不做反应,一语不发, “任你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这样看似是丈夫大度忍让,其实对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但如此,还可能对双方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妻子这一方来说,妻子就好像一个拳击手失去了和自己对打的人,只能对着空气挥拳,内心的怒气自然得不到宣泄;而丈夫尽管看上去有那么点好男不跟女斗的大度和包容,实际上是在挑战自己内心忍耐的极限。通俗一点说,对大多数男人而言,这并不是真正的包容和大度,而是忍气吞声,是一种无奈和压抑。

因此,再三强调不生气并不是生闷气,而是需要修养身心,拥有开阔的心胸,能够包容他人的过错,根本不产生生气的念头。生气是由一个人的内因造成的,很多时候,再好的医生也无法防止病人生气,病人只有靠自己慢慢去克服。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一下生活或工作的环境。

别让生气耗费你的能量实际上,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是人类最愚笨的行为之一。

在生气后,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生气的危害降到最低。最简单的方法是立刻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让上升的肝气往下疏泄,此时这个穴位会很痛,一定要反复按摩,直到这个穴位不再疼痛为止。爱生气的人,平时可以多吃些疏泄肝气的食物,如陈皮、山药等,还可以用热水泡脚,最好泡到肩背出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