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秋平谈编剧创作技巧(录音整理之一)

 江山携手 2016-12-23

陈秋平谈编剧创作技巧(录音整理)

——网友听讲座整理笔记

问:如何选择题材?

答:无所谓好题材和差题材,关键是角度,被写的多的题材,角度是不好写,被写的少的题材,角度就多一些。能否发现新东西,不是要写什么,而是怎样写。

问:韩剧都是东家长西家短的,你怎么看?

答:要学习。抽离了社会的属性,完全是家庭内部的属性,人物的类型化、人物关系,剧情冲突,是很有技巧的。目前韩剧对台湾市场冲击力很大,这么强大的力量,一定是有好东西的。

问:不同的线索,怎么编到一起?

答:这是有技巧的,主线和副线交到一起,不是一句两名说的情的。

问:故事简单与复杂、紧张与节奏怎么处理?

答:只要是服务于主题的,就不会托延节奏。

问:如何设悬念,扣人心弦?如何设计哪长哪短?感情线与其它线如何处理?

答:就是如何设计出事了,和要出事了,这是打破宁静我压力,让人物动起来。要给观众期望,一是调动期望,又要打压这种期望。悬念就是期望值,如《李春天的春天》形始没什么悬念,但生日时要许愿,把自己嫁出去,就是悬念。让他一步一步向目标接近,又不让他一下就接近。

长和短的问题,如男追女,如果男永远满女,可能追不到女孩,但要是张弛有度,就能追到,写戏与此相仿。

感情线和其它线,不太会写的时候,主人公会有很多事要做,其实,我们要写的,与这个人要做的事情,关系是不大的,戏剧任务才是我们要写的,人物任务不是我们要写的。长和短,要服从人物的戏剧任务。

问:影视的主流是什么?什么主题吸引人?

答:涉案剧没人要。现在都市剧,家庭伦理剧,谍战类,战争类(抗战的),古装剧(才子佳人)。主题本身不吸引人,怎么样演绎很关键,要积极向上,要生动。

问:写了开头,但不满意,继续写,还是只写好开头?

答:开头主要是介绍人物,要迅速让主要人物出场;要快速出现事件,引出矛盾,让人物置身危机,打破宁静;要快速构建动作,建立观众的期待;

问:如何让情节曲折、饱满?

答:一波三折,如人意料,要有意识的让直线弯曲,如已经告诉观众男人喜欢女孩,男人又问女孩,女孩说我愿意,这就是直线,要设障碍,不断的设计。如翻过一座山就可以有水渴了,结果出过去之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出人意料。制造曲折之前,你要知道这个人物要干什么,有什么动作,你才能给这个人物设计障碍,来阴止他实现这个动作。

问:人物的设计应该是怎么样的?

答:一是为主题服务的。反向的设置才有意义,如要让人成功,先写他倒霉透顶。写两个人好,开始要不可能好,后来再好,或是开始就好,中间有巨大的变化,然后又好在一起。要让人动起来,或者自己动,或者别人让他动,才是有戏看的。

问:如果剧本写不下去时,怎么办?

答:是有心理障碍。你要记住两点,一是所有的草稿都是垃圾,写的差,没关系。二是所有的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写不好,没关系,以后可以改。

 

 

 

 

 

 

 

 

 

怎么设计人物和人物关系

 

一、为什么要设计人物和人物关系

1、文学就是人学,讲故事,就是在讲人的事情。

2、看所有故事,都是看人的故事、命运、喜怒哀乐,会享受到人与人的关系和和故事,以人美感。

3、看人的故事,是在学习人与人是如何相处的,思考人的价值,生存方式,探究人的价值。

二、如何设计一号人物

1、一号人物要由作品的主题来设计。一号是为主题而生的,所有人物都为主题而来的,主题是靠活生生的人物来表现的。如写一个励志的主题,选择的主人公是个神人,做什么事都顺利,他的成功,是没有励志效果的。

2、要有推动力。可能是有行动力的人;可能是个有故事的人;有特点的人,如外貌、性格、行为、思维;惹是生非的人。

3、要有人文的示范价值。是榜样,好人让人学习;坏人可以供人研究,如何躲避这种人。

4、在情感上能打动编剧。能调动人的情感,有调动人的特质,不要冷冰冰的。如有趣,很震撼,有恨,有爱,很看不起等。

三、如何设计人物关系

1、有因果戏剧关系的一群人,剧的人物关系才是成功的。设计有戏剧人物逻辑关系的人,就是人物设计。

2、人物之间,自然的社会关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人物之间的戏剧逻辑关联,是动作形成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就是恩恩怨情愁、悲欢离合。

4、一号人物关系的设计,要从一号人物开始。

5、好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是永动机。人物和人物关系设计好了,故事会推着编剧往下走,戏就好写了,人物也就活起来了。

四、人物关系设计的实际操作

即逻辑的,因果的,戏剧的关联。

(一)如给张三这个一号人物,怎么样回答他的人物关系:

1、有恩人吗?是谁,为什么有恩?

2、有引路人吗?人生的导师,是谁,为什么?

3、谁是他最亲近的人?为什么?

4、有没有依赖他活着的人?是谁,为什么?

5、他爱的人是谁?这个人爱他吗?为什么?

6、谁把他当爱人,他爱这个人吗?为什么?

7、谁是他的贵人?突然就让他发达了,产生了命运转折,是谁?为什么?

8、谁是他的仇人?谁,为什么?

9、谁是他的克星?谁,为什么?

10、郁闷时,会找谁倾诉?

11、遇到麻烦时,第一个电话打给谁?为什么?

12、遇到高兴事,第一时间想告诉谁?为什么?

13、他会找谁借钱?为什么?

14、他会借钱给谁?为什么?

15、最想回避的人是谁?为什么?

16、最鄙视的人是谁?为什么?

17、他最尊敬的人是谁?为什么?

18、最疼爱的人是谁?为什么?

19、必须负责任的人是谁?为什么?

20、最不敢抗命的人是谁?为什么?

21、最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人是谁?为什么?

22、最愧对的人是谁?为什么?

23、有空的时候,最喜欢跟谁玩?为什么?

24、谁最恨他,而他觉得最冤枉?为什么?

25、为之可以赴汤蹈火的人是谁?为什么?

(二)对女一号和其他人物,都可以这样设计,相互之间能够勾连起来,可以用网状的关系去编织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人物关系网就出来了。

(三)人物关系要注意什么?

1、差异性,性格、特征要有差别。差不多的、同志化的、功能上差不多、可有可无的人,都可以删掉或合并。

2、对立性,要互相冲突,有利益纷争。

3、互补性,性格和功能是互补的。

4、对比性,动静、内向外向要搭配。

5、关联性,要产生一定的联系,如自然的,因果的,对手的等。

6、丰富性,不能太单调,像画画一样,三教几流要都有。

7、机巧性,要有很巧的联系,比如重逢、邂逅、奇遇,很巧的安排来增加戏剧性。

8、是非性,道德的评判,美丑、正负、善恶、对错,好坏等,要有反派的布局。

9、纠结性,不是简单的对立和斗争,如恋人、夫妻,要斗又难舍难分。

我们可以看看比较好的例子。海岩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男一号遇到一个女孩,正处在生活的困境,两人处在一起产生感情,即将答应要嫁给他时,前男友出现了。男一号不要钱,帮女一号的男友打官司,这样的人物关系,就是好的。无论男一号能否打赢官司,后边都有戏看。再比如高满堂的《钢铁年代》共军和国军两个官,在战场上都没死,国军官与共军官妻子结婚,后来共军官与之见面,恩怨情愁就很多了。

 

问答

 

问:平淡的故事,如何讲的精彩?

答:撇开情节性和故事性,有的也很打动人,心灵、细节等如《大长今》,需要生活的积累;再比如140字的微博;纪录片,经常有感动的惊奇的,儿童的童趣,是有生命力、美感和震撼力的。即使是有情节和故事性的,也不见得非要大起大落,要编得巧一点,恰到好处,才是正好的。比如男女恋爱,相互错位,男表达爱女人有事,女表达爱男人有事,这样也很好看。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讲,功夫不同的人讲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问:人物关系过于巧合,是不是不对?

答:是的,不能过于巧合。如《双城生活》出租车两个人吵,结果是他的老丈母娘;同座一列车、同一包厢;追求两口子的两个婚外男女又是两口子,等。这么安排影响了生活的真实性,让观众不能感同身受,就不会认可。要考虑生命的必然性,不能安排得太巧。

问:剧本里,要设计哪些人物?

答:人物设计要视具体情况。如一个散文叫《长子》,长子小时候一次失误,把弟弟弄得耳聋了,长子就对弟弟很有责任心,一个影视剧的老总就要拍这种感觉的剧。

问:挑事的技巧?

答:找到第一个出拳的人。任何剧都有冲突和矛盾,要找到有进攻性的人,有行动力的人,找到符合逻辑的人。如三角恋爱,挑事的人一定是第三者;外向的人也爱挑事;最不符合道德逻辑的人,先把水搅混的人,嫁祸别人的人,都是挑事的人。

问:人物性格如何与事件绑定?

答:事件是性格的试金石,要想表现不同人的性格,出现一个事件,必然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然后导致不同结果,甚至没产生结果时,已经导致两人的矛盾。

问:是否可以把故事打散了来写?

答:可以,必须有开始、高潮、结尾和主题,才不致于写散。

问:怎么样让人感动?

答:直观来说,你自己要被感动;从理性上来说,悲剧要先写个好人,能多好就多好,然后折磨这个人,就调动出观众的悲伤。

问:看东西,是否有帮助?

答:看书可以,但要想写出独特的东西,要学技巧,要有阅历,要有综合能力。

问:冲突不够怎么办?

答:观念、性格不同的人物,才能有冲突。负面的人物,道德败坏的人,挑事的人,都会产生冲突。

问:故事大纲怎么写?

答:要把拐点写出来。

 

 

 

 

 

 

 

 

 

 

 

 

 

 

 

 

 

 

 

 

 

 

 

五、怎样设计剧本的事件

 

当你有了主题,框架,人物,怎么样设计事件?

一、为什么要探讨在剧本中设计事件?

我们在很多剧本中,看慢天,没发生什么事,这和看剧的心理有关系,是看一个故事,与事有关系,观众是看事的。

第一个理由,戏剧的基本元素之一就是事件。我们在讲故事写剧时,就是要把有戏剧性的故事讲出来,包括动作、事件、和冲突这三个基本元素。一个人进来了要有个动作,动作往往受事件触发,不同的人物产生不同冲突,这三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戏剧性。事件是戏剧的基本元素之一。

第二个理由,编制设计事件,是编剧的基本功。如果不会讲事件就不会讲故事,不会组织一系列事件,剧本就不好看。

第三个理由,一个电影或电视剧,是由一连串的一系列的,相互有着逻辑关联的事件而组成的,任何复杂的故事,就是讲了几个事件,这几个事件相互之间又是有关联的,我们才能看得进去。若干个事件有机连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一个事件一个事件去写,写出他们的关连。

二、事件的概念

1、因为某个原因而触发,有某个特定的发展过程,并导致某个结果一系列事实的完整过程,就是事件。

2、剧本中的事件。用简略的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所处的规定情境当中,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发生事件,有这样的事件,才能让我们的人物活起来,让观众感同身受。换句话说,戏剧的事件,是用简略的方式,将观众带进人物所处的生活场景当中,发生了有逻辑关联的发展过程。

3、剧本事件中的要件。A,要有足够的冲击力,让人物一下就动起来,有触发、激励、打破宁静,打破常态的作用。B,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和期待,C,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映,像多古诺骨牌,D,能造成人物的之间外部冲突和内心纠结、困惑,E,能激发观众的想像空间。我们在讲有戏没戏已经涉及讲过事件,戏剧性是三位一体的结合体,事件的要件,在设计事件时,要用这五个要件来考验一下。没有这五个要件,就不是戏剧事件。

4、事件与事实的区别。事实也叫非事件,生活中发生很多事情,但事情并不都是事件,怎么区分事实和事件呢,也就是非事件呢?最主要是明确概念,事实也不是完全分裂的,事实是事件的片段,事件是若干个事实有机的、有因果的串连起来的过程。如你走在路上有个人摔倒了,这是事实,但不构成事件,但不是说他不能构成事件,这是个老年人,不可能一下站起来,周围人在看,你去拉一拉他,你女朋友劝你不要拉,一个好心人拉起来他,送到医院,老人的家人让好心人赔偿,闹到法庭上,发生了轰动全国的事件。而你没拉,你和你女朋友发生冲突,产生矛盾和口角,傍边人说三道四,老年人中风,抢救不及时去逝了。你看,整个过程,就是事件,摔倒只是事情,把若干事情有机的串连,就是事件,我们在剧本中要写的,是事件,而不是片段的事实,不是没有关连的碎片的事情。

这么讲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看到很多剧本,看到很多编剧不会写事件,把毫无关联的事实串在一起。如,如主人公出发了,有人问候了,有人挤他了,看看手机,玩一玩,照一照,这些事,构成事实,但不是事件。要形成逻辑链。

5、三位一体怎么理解。事件、动作、冲突是事件也戏的关系,是互动的,有联系的。如有一个事情发生了,发生在某个人物身上,触动了某人,就产生动作、欲望、应对、目标、任务,而不能的动作产生错位、冲突、差异,而冲突不断在事件中发展,就促进事件的延续,导致逻辑性结果,整个这个过程就构成事件的戏剧性。事件与戏剧性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

6、事件与戏剧任务的关系。戏剧任务的意思是编剧让人物完成的任务。人物的任务,可能是送一封信从A地到B地;突击队要在半小时占领无名高地。人物的任务与戏剧任务可能是合一的,也可能不是合一的。有的时候,编剧给人物安排一个任务,比如占领无名高地,编剧要给人物之间兄弟情、私欲、贪欲和内情的挣扎等。戏剧任务是编剧想通过人物或事件要完成的任务,有别于人物的任务,人物的任务有可能是戏剧任务,也可能人物的任务与戏剧任务分离的,因有的时候编剧在人物任务下面编一个他自己让人物完成的任务。

事件与人物的关系。一个故事是若干个事件组合串连起来的,每一个事件本身是有一个任务的,这个任务可能是人物的任务,也可能是编剧的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把事件和戏剧任务关联,探讨他的关系,其实就是事件是为这个阶段的人物服务的,事件必须完成这个阶段的编剧所赋予的事件和人物的戏剧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戏剧任务是这个事件在这个单元和阶段所要表达的小主题。

7、事件与主题的关系。主题是一个戏剧的总的戏剧任务,经过若干事件,表达了一个总的主题。

三、事件的种类

1、封闭事件,相对独立,有头有尾。

2、开放事件,结尾开放,可以连接下一个事件,成为下一个事件的原因。

3、被腰斩的事件,发展着发展着,突然断了,以后可能在什么地方拣起来再说。

4、结局上扬的事件。是正面的事件。

5、结局下沉的事件。如悲剧的事件。

四、怎么样设计事件

1、引爆的原则。我们最怕的是进入一个剧,总不知道是在讲什么,最容易的办法,是加这个引爆点,把观众引过来,这是个什么呢?银行爆炸了、一男一女的眼神。要用短暂的、明确的、有冲击力的东西把注意力挑起来,把期望挑起来,《故事》中叫激励事件。

2、变化的原则。一个事件,一定要变化,头是一个样子,尾是另一个样子,不是简单的,要有螺旋的上升,波浪的发展,有个大的弧线。

3、误导与意外的原则。编剧要会设局,误导观众,把观众往沟里带,结果不是结果,完全出忽意料。

4、放与收的原则。要研究观众的心情、期望值,有时候你要放,就是给,是上扬,放是给予满足他,收就是往回要,夺取,不满足他。不要一味的放,要适当的收,观众以期望是向左,结果是向右。

5、节奏。事件的发展,要有节奏的变化,快与慢,强与弱,轻与重。

6、无事生非原则。编剧就是无事生非的人,是个挑拨离间的人,在一个事件中,借助某个人物的口或手把事端挑起来,没有事儿,这个事就不好看,不成立,不能完成它的使命。

7、极致性原则。就是通常说的张力,要极致化,要把很多事向极致的方向推,也叫下狠手,不要太仁慈。比如一个人物,你让观众喜欢他,刚刚喜欢这个人,然后你就折磨这个人,给他设计坑、陷阱、危机,打压他,要整他,让他痛不欲生,生不如死,让他处于绝境,不要轻易放手、仁慈。只有这样,才能把事件向极致化发展。

8、天堂之路与地狱之路的原则。有的事件是不断走上坡路,越来越光明,一级比一级高,向天堂走去。但有的事件是倒过来,向地狱走,越走越低、窄,暗。

9、压弹簧原则。这是个很好的设计事件的技巧。你朝下压,就要弹起来。有两个重要的构成因素,一是反向的压,你希望朝哪个方向发展,就反向的压。二是你给的力量越大,弹起来的力量也越大。具体说,假如你要让人物成功,这是结局,你就让他失败,失败的越深,成功的反弹越高;要让人物悲,前面就让他喜,让他骄傲的不得了,众人都捧他,悲的时候,就很有力量。最核心的技巧,就是倒着使劲。

五、事件的组合形式

1、单元式事件组合。《西游记》师徒三人走到一个地方,突然一阵风,妖怪出来了,最终事件解决;过一段又重复这个事,一件一件,最终到了西天。这就是单元式的。

2、首尾叠进式组合。第一件事没结束,第二件事又开始了,产生关联,第一个事件的果很可能成为第二件的因。

3、平行或交替式组合。两件事同时发展,交替着出现。

4、分叉式组合。一个案件发生了,交给两个行动组去做,两个组的任务都不一样,当然事件发生就水一样。

5、归一式组合。若干个事件,发生之后往前发展,突然在某个点上合二为一或合三为一。

6、终点转起点的组合。首尾相叠,只是形式上的重叠,但有的时候你可以从内在的联结他,这个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形成结尾,这个事件迅速引发第二个事的起点,因果转换。

7、俄罗斯套娃式组合。大事件套小事件,多个事件层层套在一起。

8、魔幻之门式组合。故事很神秘,走不出去了,突然找到一个门,打开门之后,进入一个完全不一样了世界,从一个事件跳到另一个事件。

9、游戏通关式组合。进了一个关,下面还有一关,一关比一关难打。

今天讲的,就是告诉大家,要把一个大的故事分解成若干个事件来讲,把相互关联的情节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文艺作品。一个电影要三五个事件,电视剧可能一集一个事件,或三五集一个事件。这在影视剧里非常明显。戏剧是不可逆转的,是实时的观看,要想把观众死死的留在那里看,要有讲故事的形式或技巧,用事件的设计和事件的组合来完成一部影视剧作品

 

问答

问:新人每天必作的功课,尽快成长,是什么?

答:读书和看片是最简单的。进一步是要拉片子。再有就是为了练笔,写一些小东西,影评、分析文章、短剧,有意识收集一些素材,养成一个平时看到的,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形成这一习惯,一是提高观察,别人看不到,你能看到,这是一种能力。编剧就是给人讲故事,所以要学会给人讲故事,观察听你讲故事的人,被吸引了吗?是不是愿意听你讲故事。

问:两个平行事件,是不是有交集?

答:一种功能,是复线为主线服务,最好有交集,不断的有碰撞,有交叉。另一种功能,是价值的对比,比方说,两个婚姻,一种婚姻是这种模式,另一个婚姻是另一种模式,两个线索有他独自的价值,也许永远不交叉,但看时帮助你思考,帮助观众最终接受了你想表达的主题,哪种是赞同的,哪种是反对的,观众自己去评判。这种是有的,根本不交叉,只是陪衬。

问:地点高度集中的话,怎么编故事?

答:场景变化不多当然可以,但故事讲的是人物的动作,高度集中,在一个房间里。比如一个人在天台上要自杀,另一个人要救他,不可能换地方,要给他设计越来越强烈的阻碍,你的阻碍越强,就构成故事。《夜店》、《狙击电话亭》都是这类的。为什么选这么少的场景?一是故事本身需要,内在的,不许场景太多,二是经费的需要,投资小就减少场景,三是编剧特别想在狭小的空间里把故事讲完,有助于把故事讲得更精彩,场景小约束更大,编故事的难度更大一些。怎么编故事,取决于怎么样设计故事走向、故事的任务,人物的动作,把人物动作设计好了,不断的给他找阻碍,再小的空间也能讲出好故事来。《狙击电话亭》狙击手不能动,从而造成紧张感,《夜店》也在那地方发生的奇怪的事情。仔细分析这两个电影,就是在这地方设计强烈的动作、阻碍、危机,而且也不受场景太大的限制。

通过对话反映,也是为故事服务的。比如把一正一反之间那种微巧的心理、动因、解决的办法、互相之间的错位,把这些加进去,它就可以变得立体一些。

《武林外转》是情景喜剧,是固定场景。场景和故事发生也有模式化的问题,《我爱我家》、《武林外传》也叫室内剧,这种样式类型,是按话剧的形式写的,固定场景,演几十分钟,仍然可以写出丰富的故事、人物内心和人物塑造,完成戏剧任务。生活中我们可以比较自由的场景转换。

问:一刻接一刻的写小说可以直接写心理描写,好吗,会不会显得没有潜台词?

答:写小说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写心理描写的。心理活动是思维,不用嘴来表达,但事实上,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用语言表达的,不用嘴说用笔写,剧本是不能用心理描写的,用画外音可以写内心读白,要尽量少用,要让观众能看得见这种内心活动。

问:请谈谈拉片子。

答:可以直接把对白和动作写出来,这是听看的过程重新把剧又还原成文字,这是最简单最笨的,但不见得是最没用的。有什么用呢?曾经有过特例,历史上有的作家,是文学大师的速记员,多年后,速记员成作家了。比如写生,老师画你也画,或是你直接画老师的画,这也是在体会和学习。有一种拉片子的功能,如果是研究结构,就不用写对白,也不用写动作,写出故事梗概,故事框架,绝对是有用的。再专业一点,可以拉经典的台词,有没有伏笔,有没有拐点,有几个扣,怎么结的,怎么解的,这都可以作笔记,这就是拉片子。

问:通过对话,反映各自的观念、心理,来完成一个主题故事,比如在天台上,一个人因强拆要自杀,一个官员来劝,别人又上不来,这样的场景戏怎么拍、故事怎么讲?

答:这是个开放性问题,我讲的可能只是考虑问题之一。你是想怎么把这事写的很精彩吗?哦,你是想写的怎么把戏写的吸引人。

这几天,我遇到一个实例。我和一个作家谈到一个问题,一个女儿,父亲去逝了,抱着骨灰时遇到母亲,母亲与父亲离婚了,母女要有一些戏,怎么写?她们之间是有矛盾的,母亲是想和好。我觉得,他不能把这个事情当一个生活片断来写,这就涉及怎么设计事件,这个难题,就是不会设计事件所引起的,怎么把这个事设计成事件呢?不妨把这个想法思路再打开一点,比如父亲临死之前,对女儿说我一辈子有内疚,多年来我说你母亲死了,其实还活着,多次来看你我却阻拦,还说了愿望,一是骨灰送老家,二是找你母亲,然后死了。女儿回到老家,这是有人敲门,进来一个少妇,是她们家的房客,听说你父亲有病了,去逝了,自己有的柜子,要把东西取走,结果打不开,钥匙不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少妇与女儿聊天,天南地北的,开始女儿烦,后来少妇几次来几次都没打开,又几次都在讲自己的事,女儿就一点点接受少妇了,觉得少妇也不容易,最后决定找开锁公司,开开后可以由女儿把东西拿给少妇。开锁公司来后打开了,结果里面也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一些老照片什么的,女儿顺手一翻,看到了她父亲、她、她妈妈的照片,女儿发现少妇和她妈妈长的一模一样,这时电话来了,告诉她你妈妈在大洋彼岸刚刚离去。结果这是她妈妈的灵魂来寻求她的原谅。

这么一段戏,就完成了那个编剧很好的一个述求,要让母女产生一种宽恕原谅,但同时又不是没有戏的常态生活,没有可有可无的、嘴巴打仗的那种事情。我们为什么写的不好看呢?就是没有很好的解决戏的问题。

再看看你提出的这个场景,这个人为什么不离开,官员为什么劝?劝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要找到触发事件,触发事件要朝某个方向走,走的过程要有动作,动作要设计障碍,障碍之后要设计拐点,朝这个思路走。官员不仅是官员,还可能是认识的,他也有述求,怎么样应对,怎么要去找。这一段戏剧任务是什么,剧的总任务是什么?这些都是相关的,从抽像的出发,让我讲的很精彩,是很困难的。拆迁、自焚、自杀这些敏感事件,我们可能有一百种设计、一百种结局,最终要服从主题,服从这一段的戏剧任务,还要本身构成一个事件,具备刚才说的事件的出发、发展、引起观众的好奇探究,最终有个拐点,只要你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你这个故事就好看,人物关系就产生变化,戏剧就可以朝前推动。

规律是一样的,我不具体回答你的问题,但刚才我讲的例子,可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就是怎么把故事讲的精彩。

问:事件是不是一定要设置悬念?剧情被观众猜到了算不算失败?

答:事件是不是一定要设置悬念,回答是肯定的。事件要有一个触发因素,吊起观众的味口,其实就是悬念。悬念有两个解译,广义的解释,只要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吊起观众的味口,形成观众的期待,都可以叫悬念;狭义的解释,是个难解的迷局,是能引起人好奇心的难解迷局。事件的构成当中,很重要的是悬念,没有悬念就没有事件,触发因素、激励事件,可以达到银行爆炸,出车祸了,出事了,都是触发事件,观众的好奇心就起来了。小的,可以小到,一男一女一对视,女的目光躲开脸红了,这都是悬念,观众就觉得这两个可能要发生点什么事,接下来围绕这个往下走,就是事件。

猜到了和猜不到,两种情况都可能有。结局观众是有期待的,对结局的猜测是不难的,有的电影一上来你就知道他们俩的结局是要好到一起的,为什么都猜透了还要看呢?因为你把他们俩距拉来开了,拉得很开,跃然人们知道他们俩最后要好,但想不通他们怎么好到一起,这时观众的注意力就转了,不是结局本身而是过程。所以有的时候你故意设计这样的事件是成立的,你一上来就让他猜到结局,但是怎么样达到这个结局呢?这个过程你必须看。另一种呢,就是你倒过来,设置各种误导、各种障碍,层层迷雾,甚至是多种可能性你都给观众展示,让观众迷失,不知道结局,不断地猜测结局,猜来猜去错了,猜来猜去又错了,把结局当成戏合,让观众不断去猜。这两种都可以。所以观众猜到结局是不是失败?不一定。假如你的结局躲躲藏藏,结果藏得很傻,很幼稚,人家已经猜到了,你还故弄玄虚呢,这种就叫失败。反过来他一知道结局,马上就乏味了,不想看了,这也叫失败。他知道结局还想看过程,这就不叫失败。你把结局藏得非常高明,让他根本无法猜到,而且每猜每错,这也不能叫失败,

问:写布局的时候怎么显得不拖沓?

答:为什么拖沓,我们要找到原因,就容易避免拖沓,拖沓就是不有进展,老是停留在原地。问题很可能是没有给大家设置事件,要有引爆点,引起观众的注意力、有期待,写的都是生活的常态,肯定拖沓。再有一点是你引起了注意但没有跟进,比如男一号看好女一号,男一号外向女一号内向,下一步怎么办?男一号追呀,男的天天喝酒,这个那个就是不追,那肯定是拖沓。把观众味口调起来了,马上跟进,男的和女的一说,女的马上同意,这也不对,也上又进入种常态了,于是你要赶紧把男一号的追求设置障碍:要不没找到人、要不被她老爹赶出来、要不那女的已经结婚了、或是有男朋友了,跟进变化。不断的设置障碍,我刚才讲的那些技巧,包括你满足观众一点,有进展了,马上又卡住了,收放自如;节奏快一点,拐点来的快一点,变化来的快一点,刚以为要成了,啪,马上又又急转直下。这种,你只要变化多了拐点多了,就不会枯燥和拖沓。

拖沓的原因第一是没悬念,第二是没变化。是没把今年学的事件设置好,消化一下我今天讲的事件,就可以不拖沓。

问:怎么检验电影的质量?

答:写剧本和找剧本的人都在困惑之中,就是好剧本。我把好剧本定义为有意思和有意义。

如果是有意思又有意义,一定是质量好的剧本。

如果是没意思又没意义,那就是烂剧本。

如果是有点意思没意义,就算平庸剧本。

如果是没意思有点意义,也不算好剧本,可以写论文。

有意思就是好看。好看,包括故事精彩,人物鲜活,节奏错落有致,该有的喜剧、悲剧效果都有,催人泪下,有震撼力、有感染力;人物看着津津有味,哈哈大笑,惊悚恐惧都被带动了,很过瘾,看完后简直就是一种很舒畅的享受,这就叫好看。

好看之后还要想一想品味一下,真是有意义,你受到了启发,提升,教育,从此你的生活更加阳光,态度更加积极,关注什么东西,这叫有意义。凡是有意义的,就是有核心价值的,或是叫有人文价值的。

人文价值就是对人类文明有价值的,换句话说,你年完一部电影,你觉得它对人类文明没有什么积极的东西,是平庸的、庸俗的、甚至是很低劣的,有的笑话你也笑呀,但你笑得都觉得有点惭愧,你笑的是残疾人,或者说上不了大雅之堂,这种就叫人文价值比较低。人文价值比较高的,是给你一种思考,给了你看问题的角度,探究了你以前没有探究的领域或深度,或是提醒了你干什么,或是影响了你的态度,这都是有收获,就是有意义。

就可以用这方法,评价别人或自己的作品。

问:剧本中的启承转合,怎么能运用好、比较有趣?

答:启,就是引爆,起范,吊起、挑起注意力、口味,调动观众的探究心理、好奇心。这次讲座讲过引爆,开头,字幕过了,第一两分钟,还不是启,过了一两分钟后,还不是启,是这几分钟过了之后的引爆。启是最开始的平静之后,是个常态,突然出现一个激励事件,也是引爆,扔个石头进去,把常太的破,就是启。

承,是个发展的过程,启过之后,要引起动作。比如一出门头被打破了,流血了,要去医院,要照着这个方向往下传承一段时间,往下走一段时间,这个承要加剧,它的问题、紧张感要加剧,要加满,加阻力。

转,就是拐点。人朝着一个方向走,观众要期待,希望一个结果,期待的是一个方向,出来时又是一个方向,与期待的完全不一样,打破了你的想法。麦基老师说过,让一个人倒霉,还要倒霉的不得了。

合,就是结局。可能是上扬的,也可能是下沉的,也可能是顺平的。

为什么不能理解启承转合呢?启,是启了什么?没启来,后面的承、转就谈不上。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启”动的,是一个人的动作,就形成了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这个人要完成这个动作,所谓一个动作,就是他必须要有一个目标,一个石头砸下去,一个激励事件砸到他身上,引发了他一个动作,刺激他要做一件事;有了动作之后,要给动作设置障碍,这是“启”的一个动作。还有一种“启”,更微妙、有意思、复杂一些。它并不是启了一个动作,而是启了一个关系,编剧要完成的是要使关系往下走,发生冲突,甚至发生转换、转变,最后达到一个结局。比如一男一女眼光一对,发生火花,成为准爱人的关系;建立起这个关系,就有互动,互动就要朝前发展;不断的互动当中就产生冲突,冲突的阶段性就产生拐点,他们俩个好;然后又分了、出现危机了,或是差点要分;要分不分要分不分,最后还是没分,走了一个很大的弧度。这就叫关系的变化。

所谓的“启”掌握了,最后的承、转、合就好办了。“启”是启什么呢?两种情况,要么是个动作,要么是个关系。启动作,编剧要设障碍,让动作不要顺利的完成;启一个关系,就是发生冲突,朝一个方向不断转换他们的关系。这就是我理解的启承转合,如果把启承转合写好了,这个故事就有趣了。

 

 

 

 

 

 

 

 

 

 

 

 

 

 

 

七、怎么写戏剧冲突

 

一、什么是戏剧冲突

1、广义的戏剧冲突,是主人公或人物的意愿和行动也叫做动作受到了阻碍,以及受阻碍后他的应对势态。包括三种冲突:A人与自然力的冲突,狂风暴雨、泥石流等;B人物与人物的冲突;C人物内心的冲突,即纠结。

2、狭义的戏剧冲突,是人物与人物的冲突,是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意愿受到其他人物的阻碍,以及对应这些阻碍的势态。是今天重点考虑的内容。

3、动作的冲突,人物有一个动作,主动的行动受到阻碍,就叫动作的冲突。

4、意愿的冲突,是人物的意愿,在还没有行动时受到打压,冲击,打击。只是想,还没有行动,比如轻松,赚钱,自由,但人家不让轻松,赚钱和自由,是外来的,被动的。

二、为什么要研究戏剧冲突的设置

1、戏剧冲突是戏剧性三要素之一(事件、动作、冲突),第二讲时,我讲过有戏还是没戏,有戏就是具备戏剧性。三要素的三位一体,是一个事件发生了,然后促使人物有了一个动作,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反映,形成不同的动作,这些行动不一样,就产生冲突。写不好冲突,就不能完成三位一体,不好看,就没戏。没有冲突就不成戏。

2、实战之中很多人都不会写冲突。

3、近年来,很多电视剧中大声喊叫,拳脚相加,看着冲突很大,这是狗写戏,其实是违冲突。出现这样的问题和困惑,就是不会写冲突。

三、冲突哪里来

由哪些可能性形成的,这是实战中怎么样写戏剧冲突的思路。

1、冲突来源于动作和反动作,或者说来源于不同动作的撞击。一个剧中不可能是一个人,人与人之间怎么冲突起来呢?要找人物的动作,有一个动作,同时还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动作,正方向和反方向的动作,就叫冲突。在这里我们复习一下什么叫动作,动作不是形体动作,手势、姿态、表情都不是戏剧动作,戏剧动作是指想要干什么,是有逻辑联系的、能引起连锁反应的行为。一个剧,人物一上来要干什么都没有,没找到动作,就很难设置冲突;当一个剧没法写的时候,就是没动作,这你就要研究你的剧,是前面的动作不对了。比如张三,在剧本中有没有愿望,想法、梦想、欲望,想干什么呢?想往上爬,升职,这就有动作了,想升职,但不会那么顺利吗?领导不可能他想升就升吧?同事还有制约吧?如果有了动作,再找到相应的反动作,冲突就出来了。不会写冲突,就想冲突源于动作和反动作,想这个人要干什么,再设置障碍,设置对手,就形成矛盾。

2、冲突来源于意愿。在有些剧里,人物是动态的,是外向型的,是行动派,他想做什么很明确很清晰甚至动作很大动力很足。但是我们也发现有此人物很静,内向、稳重、温和,一上来就算有愿望他也没表露出来,这时候你怎么设置他的冲突?这时候冲突来源于意愿,如果找不到人物的动作那就找人物的愿望。一个美国民权领袖说,我有一个梦想,黑人与白人要平等,孩子们要手拉手,这就是愿望。找到意愿怎么办?再给他设计打击,冲击、干预,打压,打压就要反弹,你要自由我把你关起来,你就要从窗户跳出去;你要发财我把你财路堵上,你或许就要和我拚了。这叫冲突来源于意愿,你要知道他的意愿就给他设置打击,从而引起反弹,当然就有冲突了。

3、冲突来源于观念的差异。有的时候没有动作、没有意愿,但观念的差异就可以形成冲突。例如,一个家庭里有个孩子,偷偷去上网,家长给领回来了,父亲认为网络时代,上网不可避免没什么了不起,母亲认为不行,上网就会学到色情和暴力,影响学习等等,父母各执一端,就产生矛盾。同样一个事件,不同的人会因观念的差异,而引起不同的评价,不同的评价放在一起就引起冲突。观念的差异随处可见,文化的、宗教的、地域的、民族的、风俗的、习惯的、内向外向的、男女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形成观念的差异,任何差异都可以形成矛盾冲突。所以说写冲突不难,

4、冲突来源于信息的错位。信息是不同步的,不对称的。如,一男一女相互其实是爱慕,但信息不对称,男的不知道这女的是只对自己好还是对所有人好,这女的也是不确定男的是否真的喜欢自己;或是男的喜欢女的,女的没感觉,等女的有感觉时,男的过了这个劲了,这都是信息错位。

5、冲突来原于性格的偏执性,偏执、偏颇、一根筋、不善于变通。文艺做品中往往设置一根筋的人,固执己见。为什么设置这样的人?一是生活当中每个人可能都在一点偏执,二是有偏执性的人才容易营造出一种氛围,编织戏剧冲突。在设置人物时,要把人物的偏执性突出出来,这个人就是固执,认死理,其实他认的死理是对的、是正理,由于他过于强的强调他的理,所以到处得罪人,大家都不欢迎他、喜欢他,不待见他。这就是矛盾、冲突。

6、冲突来源于竞争和竞赛。功利之争为竞争,名、利、官、机会等,大家去争;胜负之争为竞赛,体育、唱歌等。不管是竞争还是竞赛,在你的故事和段落里,只要你引入一个竞争或竞赛的事件,马上就有冲突了,绝对不会风平浪静。

7、冲突来源于误会。但要慎用。说到底,误会引起的冲突是假冲突,误会一消除一解决,矛盾冲突就没了。例如,一开始你以为是这样,我以为是那样,互相走偏了,两人四目相对、怒目横眉、差点打起来,结果旁边有一解释,不对,你们完全没矛盾,走差了,偏了,误会了。这就是假冲突。戏剧中常常能见到误会法,但要慎用。误会法还是有一定戏剧性的,切忌不要滥用。

8、冲突来源于性格差异。偏执性涉及到性格差异,只不过是一个人。现在说人的性格不同。比如说内向外向、急脾气和慢脾气、进攻性破坏性侵略性的人,我曾经说过你观察幼儿园的小孩,有一些就很乖,不惹别人,但有一些孩子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他就要去占别人的,去进攻,谁说他他就要去欺负谁,从小就有这种事。动物世界也是这样,别说是人。这是一种人格、性格的差异,如果你找到了故事中进攻型、侵略型、破坏型人格,就不会缺矛盾和冲突。因为这样的人会闹事儿,找茬儿。

9、冲突来源于力量失衡。力量均衡就不容易起冲突,失衡或倾斜就容易引起冲突。比如,夫妻很平等,事事都谦让、商量,沟通很顺畅,这就没什么矛盾。但如果是另一种情况,一方对另一方一味的迁就,一味的满足、宠爱,另一方不领情,甚至还挑三拣四、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的事常常发生,别觉得某一方脾气好,其实这里潜藏着矛盾,埋伏着一场巨大的冲突,这叫失衡,过度倾斜、一边倒。冲突来源于力量的失衡。

10、冲突来源于沟通不畅。刚才说的是信息错位,现在说的是沟通不畅。人与人之间经常沟通,善于沟通,就会化解矛盾,减少很多烦恼。但是恰恰人与人之间会有隔膜、怀疑、歧视、戒备、猜忌;会出现代沟,两代人接受的角度、经历、心态、知识、接受信息不一样,相互之间没有沟通渠道或平台,沟通不畅就引起冲突。

11、冲突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对黑暗会恐惧,对不懂的会恐惧,对森林里的小虫子会恐惧,对海里的浮游生物会恐惧。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对未知恐惧,真正好的惊悚片,就会调动人的对未知的恐惧感,会造成人的神经质,形成两个极端的行为,溃败或逃遁,另一个就进攻。比如说我家的小朋友失踪了,住院回来后,我家的小猫不知道怎么回事,又不哭又不闹还不动,呵护还那么好,当然人和动物在这方面有共性,它就尾巴特别粗,甚至一口咬过来,把抱小孩的大人咬了一口。这就叫未知世界恐惧的本能。编剧可以找一找,故事中有这种元素,就是冲突的可能情。

12、冲突来源于对规则秩序的破坏。人类社会、自然界都有个规律、秩序、规则。比如交通规则的右侧通行,大家都这么走没什么问题,但有的人突然有点什么急事,某一刻非要走左边,结果“咣”的一下撞车。对规则和秩序破坏,打破宁静、突破道德底线、犯法,都属于这种类型。

13、冲突来源于人的一些负面的本能。比如占有、贪婪、好胜、破坏、妒忌,这些负面人人。这些本能只要与别人的本能或利益形成碰撞,比如占有欲,你的东西我没有,我就想占有,想得到,想拥为己有;比如贪婪,有了想更多,多了想更好,好了还想跨领域等等,人心不足蛇吞象嘛;比如好胜,你在剧中安排人跑起来、动起来、有积极性,你就给他身边安排一个竞争对手,他一下就跑起来;比如破坏,任何人都有破坏的心理,你去观察一下小孩,好好的桌子,他就用小刀把菱角一刀一刀的削,这孩子有什么目的吗?没有,但他就是要削,好好堆起的雪人,看着赏心悦目的,小孩子上次一脚给踩个大窟窿,沙滩上的城堡搭得好好的,给破坏了,这些都是破坏欲;还有妒忌,当你自己得不到达不到时,你反而会忌恨、诅咒。这都是人的负面的本能,也是冲突的来源。

14、冲突来源于具有戏剧性因果联系的人物关系的设计。这个在《怎样设计人物和人物关系》一讲里已经涉及,设计好人物关系就找到了冲突的永动机,因为人物关系搭建起来了,因果报应、恩怨情仇有了,不会写戏,戏都往前走,你是跟着人物走,不是你带着人物走,产生无穷无尽的冲突。所以设计人物和人物关系时,要多花些功夫,戏剧冲突就不缺乏了。

四、冲突的必要条件

1、冲突必须合理、真实。

2、冲突必须有内在的依据。

3、冲突必须适度。

4、冲突必须有结果。

5、冲突必须是逻辑的系列。《人到四十》

6、冲突必须有铺垫。

7、冲突必须有主动、被动。

8、冲突必须击化升级。

五、《人到四十》的戏剧冲突

 

 

 

 

 

 

 

 

 

 

 

 

 

 

 

 

 

 

 

 

 

 

 

 

 

 

 

 

 

八 怎么设置动作和动作线

 

一、概念

(一)   动作

  1、戏剧中为了某个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行动。

  2、戏剧中情节的发展动作和势态。

(二)动作线

指动作或故事情节发展的轨迹或路线,冲着某个结局而去,从启动到发展到结局,这个过程,就是动作线。

主线、复线,就是指动作线。

二、为什么要研究动作和动作线

1、动作是戏剧要素之一。

2、很多人物,近看动作性不强,显得很闷。

3、动作线的确立,使剧更有悬念、逻辑、和方向,因果是相连的。

4、单纯和多线作品,

三、动作从哪里来

很多编剧找不到动作。如上公交车,要吃饭、开始工作了,来了客户了,给女友打电话了,一串串动作,很多;再如学生上课,教师讲的很生动,突然学生来电话了,大家哄堂大笑。这些,没有目的性的,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或是观众不觉得有什么目的,这都不是动作。

一个动作,只有是前戏时,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举动,会引发什么东西,引起会意,才是动作。影视剧看来看去,就是看两点,一是出事了,一是要出事了。因为要出事,或是出事了,明示或暗示给观众,这个动作是有目的性的,为了谋个目标、任务、意图的行为,才是动作。所以写东西时,要知道剧中人物要干什么,如果没有,要尽快给他一个压力,让他干点什么。

1、动作来源于前戏。如有的剧,一上来,人物就喘着粗气在跑,原因是前戏让他跑。

2、动作来源于外向型性格。人物性格是有差异的,有外向的,有侵略瓣,让这样的人,出第一拳,就能引起一系列动作。

3、动作来源于人物或人物关系的能量。我们观察生活,有很多人的动作,来自于自身的能量,它要释放出来,水从高处流下来,比如小孩子吃饱了,混身是劲,就要运动,累了困了,就吃就睡了。要找到人物的能量。

4、动作来自于人原始的本能和欲望。如看到美女,看到金钱等,要找到调动欲望的诱饵。

5、来源于外力的打击的反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

6、来源于利益的诱惑。惰性强的人前面有个金砖,就跑过去取。

7、来源于危险的恐惧。后面有只老虎,都跑,都躲。

8、来源于自身拥有的资源。有资源的人,可能招来外来的力量,比如有钱人,招来人杀他;漂亮,招来人爱;有权,招来人利用。

9、来源于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想美容,做好头发,做善事等。

10、来源于对基本权力的抗争。基本权力被打压,被剥夺,被侵犯,都会抗争,都产生动作。

11、来源于人与人的博弈以及博弈的强弱消长。

四、寻找动作的意义

1、没有动作,人物就是一盘散沙,观众就迷失,戏就是生活常态,随机的,戏就是废纸一线。

2、有了动作,戏就好看了。找到人物的动作,再给这个动作设置障碍,这就是戏。

五、动作与冲突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这是戏剧的三位一体的元素。冲突造成事件,或是事件发生的人有不能的动作,就产生冲突。

六、动作线的设置

(一)单线故事的设置

《阿甘正传》就是一个故事,跃然有很多人,但这些人都是围绕一个人有关的,只讲一个人的故事,别人的动作只能与他一个人有关系,与别人有关的,不去阐述。

1、障碍设置。要有层次,反对没有层次,混混沌沌;有跌宕,反动在心理上没有震荡;有曲折,不要一眼看透;有节奏,有快有慢,不要机械重复;有递进,不要等值发展,强度要不断的加强。

2、进程设置。不要总是失败,也要有成功,要有喜在悲。

3、要分段落,在总任务总动作中,可以有段落,划分出章节。

(二)复线故事的设置

可能有两条或更多的线,这是比较难的。这样的剧更丰满,丰富,小说电影如果是对打,电视剧就是群殴,群殴的前题是一号人物动作同时,其他人物也在动作。

1、主线为主,兼做复线,复线为主线服务。《人到四十》有很多条线,主人公治病,病好了家里又有矛盾;他妻子那条线,有抑郁证,又归到主人公身上来,复线贴过来,没矛盾了,又产生新的矛盾。

2、主线与复线平行。价值独立。如不同的夫妇,不同的婚姻,展现两种生活观念,都表达主题。

3、主线与复线树型发展。分叉发展。

4、河流状发展。很多复线归一了。

5、藤缠树型发展。有主有从,又是并行的,还可以转接,跳来跑去的。

七、复线动作的连接点或转换

1、自然时间的连接转换。不同的时间,镜头就对不同的人。

2、故事逻辑的连接转换。有发展过程

3、形势相似的连接转换。不同线索发生在同一地方;或有个道具,有相似的地方来转换。

4、围绕主要人物的连接转换。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等,什么时候需要转,就转过来。

5、平行并列。一是自然时间,二是错过时间,重复表现。如《疯狂的石头》

八、避免复线的庞杂和混乱

1、突出主线。

2、突出表现主题

3、服务于主要戏剧任务

4、围绕主要矛盾,

5、围绕主要人物

九、可以划图表现。

 

问答

 

问:《国门英雄》这类的剧如何写好?

答:我没看。涉案剧以侦破刑事案件为故事线索,可能是涉及案件,但不要写成行业片,故事背景可以是行业背景,但要挨过来捉摸,写的一个人或一群人洽好是医生、是警察,这是可以的。

问:在剧本上,形容词或副词,在文本上怎么表现?

答:在剧本中要不要有动作或表情的提示,剧本和小说比不善于表现这些内容,但不提示导演或演员可能会忽视,无法表现你的意图时,这就是十分必要的,是可以写的。

问:戏剧动作是服务于故事情节还是服务于人物性格?

答:写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人物的成长过程服务,要符合他的命运,符合剧的主题。从另一方面,对白、行为、动作、冲突必须好看、有感染力冲击力,才能服务好。

问:写剧时要给观众增强吸引力,用哪种方法好?

答:重口味的感官刺激是有吸引力的,但不能仅仅注意感官刺激,最关键的,也是编剧一辈子要努力的东西是要有吸引人的东西。比如微博,140字,有的被转上千上万,也不都是重口味的,有的也被淹没了,所以要好好研究微博,能帮我们解决好这个问题。

问:动作可引发事件,事件也能引发事件,单线动作线的事件引发的动作,冲突怎么能体现?

答:动作、事件、冲突是三位一体的,是交互的。单线条的动作或故事,怎么可以设计好,冲突怎么引发出来?这与单线或复线关系不大。比如一个人考研,就设他男友不让他考,冲突就出来了;或是两人都要考,那工作谁来干?两个就有了冲突,所以动作与单线复线没关系,一个正面动作和一个反面动作会产生竞争或竞赛,这就是冲突。打网球把球打出去,球弹回来,算是动作和冲突吗?形体动作和戏剧动作是不一样的,戏剧动作是有目标的,为了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才是戏剧动作。

问:动作双方是对手吗?

答:当然是对手。动作对手可能不是人,可以是大自然、社会。

问:如何处理暗线?

答:暗线是暂时放下的线索,时不时的冒出来,终究要表现的,从动作线角度,也可以说是埋伏笔,但一定要露出来,是藏和露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成功的表达是要让观众恍然大悟,关键是藏和露,露时要明确,不能一晃就过,让观众看见了,没在意,露出来之才让人完全清楚。

问:武戏怎么写?

答:武戏大概写写,提纲挈领就可以。有个性的,有必要的可以写,但写多了,如怎么打,怎么飞,怎么啊啊啊,也不如武戏导演的创作和发挥,要把握好非提示不可就可以。

你写的武戏有没有打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戏,如张三经过几次打斗几乎被李四打倒,但王五出来把李四打倒救了张三,这是有戏的,是可以的。致于怎么打并不重要。如古龙写法在剧本中有无限的想像力,是好的,金庸写法很细,就不适合剧本,但你写出关键的部分,是没有关系的。

问:复线一定是为主线服务的吗,否则就显得游离?

答:对,复线都是为主线服务的。写了很多无关的动作,或无端的故事发展线,肯定是游离的多余的,别人不知道你写了什么。也有一种情况,有些复线是有独立价值的,不见得从正面为主线服务,但它从另一角度另一个范体,用另一种价值,好像表面上与主线无关,但最终说明的道理是同一的,与主线、与主人公所要承载的价值是一致的。

问:与主题不是很贴,拉片,看剧,写剧本,拉了十集《京华烟云》,有效吗?

答:看戏作笔记,叫拉片子,是有用的。但笼统的拉片子,提炼故事梗概,用1000500字写出大纲,也是一种功夫,也是有用的,为以后写分集大纲,写梗概打下了基础。但拉片子还有其它功能和作用。比如拉对白、拉细节描写,拉主线、拉矛盾、拉结构、拐点是什么,复线是什么,拉主线和复线、拉矛盾冲突是怎么起来的,一到十集的三十个矛盾冲突是怎么回事,都可以写。拉片子是研究成功作品的方法,关键要看要达到什么学习的目的,做得越细,收获越大。

问:傍白和话外音有什么区别?

答:本来是一回事,但有小区别。如果有一个声,看不到画面的真实环境,但声音不在说话的环境中,这是画外音。傍白是第三人,无形的讲故事的人说的话,这叫傍白。

问:故事大纲和分集大纲要写到什么程度?

答:故事大纲或梗概,是对故事简化的说法,把细节都滤掉,是故事的框架。一要考虑人家要求你写多细?一般投资方要求是越细越好,有张力,有人物性格,体现你的能力,也有的要求不要写细,没时间看,每天要看大量东西,大量东西又是没用的,只想看故事核,看戏剧的转折,一般来说,三十集的大纲不要越过两万字。详细度一般不要写心理描写。二是你自己觉得你要写多少?交出去的是一回事,没交出去的,是你自己的备忘录,你想写多少写多少,前期写的越多,后期就不用二次创作了。分集大纲,故事拐点必须写出来,不然在投资方过不了关,一千字的分集大纲不算多。

问:悬疑电影的真相总是在最后的对话中说明,是不是俗套?

答:完全没有俗套的东西,观众还不认可,俗套有时候正是观众在等待的,觉得正是自己等待的。相反,俗套又是观众不想看的雷同俗套,既有俗套,又有翻新,就是高手。编剧的水平就在这两者间找平衡,手法的相似性、闪回的不断重复,就不是好的东西。

问:当故事编的没有故事可写下去了,怎么办?

答:故事就是人编的,让写多少集就写多少集,还不是灌水,还要往上提,这就是本事。为什么要把故事写完呢?为什么不留品子呢?比如《越狱》、《让子弹飞》你觉得没什么写的了,但还有戏,还有余地,没写死,留了一点点,继续编下去,还有可能。要让观众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了,不能是编剧觉得没什么可写,如果编剧没什么可写,那是编剧的问题,不是观众的问题。

问:动作有源头吗?

答:肯定有,不可能没有缘由就发出动作。

问:如何避免雷同?

答:人类思维有同一性,比如父母给孩子起名字,觉得很有独创性,结果在网上一查有很多是一样的。创作也是这样,完全看别人的作品,然后排除同一性,是不现实的,不是唯一的创新方法。编剧有很多都不看电视剧,没有电视剧的框子,这个说法也成立。当你学习书法时,老师会记你抄大书法家的贴子,喜欢哪个抄哪个,越像越好,抄到很熟练时,拿掉大师的作品你再写,就是你自己的字了。人与人之间还有天然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你自身的独创精神,看别人作品时,尽可能培养自己的独创思维、独创价值取向,独创性,就不怕与别人雷同。雷同永远是少部分,独创永远是多的不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