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在王健林“不多不多,就5个亿”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入股“珠海银隆”。而此前,10月28日格力电器召开的临时董事会中,格力的董事会否决了有关格力收购“珠海银隆”25项议案中的15项,由于投票时大股东格力集团弃权,所以导致格力收购流产的其实是格力的中小股东们。现在董小姐成功入股“银隆”,并得到王健林、刘强东的支持,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站在董小姐一边,鄙视格力电器的董事会了!但仔细分析一下,却会发现格力的中小股东们的确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董明珠携手王健林入股银隆 首先,格力的中小股东们的确看清了银隆的真实价值。格力拟收购银隆时,银隆估价130亿,而此次董小姐携老王入股时,银隆的估价则打了八折,变成了104亿。 其次,格力的中小股东们的确看清了自己手中股票的真实价值。格力明明有着充裕的现金流(按董小姐在央视财经演讲时的说法,有1000亿的资金在睡觉),但提出的收购方式确是:增发股份来募集230亿,其中130亿用于收购“银隆”,100亿用于银隆的配套发展资金。而增发价格却仅仅15.57元,与当时格力20元上下的股价相去甚远,而今天(12月21日)格力的股价已升为24.20元。 格力的股价已升为24.20元 再次,格力的中小股东们的确捍卫了自己的话语权。提案中格力增发股份的对象并不是所有股东而是“特定投资者”,这些“特定投资者”包括大股东格力集团、董小姐本人、格力高管以及银隆的大股东、关联方、法人,一旦增发通过,中小股东的持股比例将由72.87%下降至58.65%。并且银隆前景并不明朗,以至于深交所两次下发“关注函”。 深交所两次下发“关注函” 其实,格力收购银隆议案被否,在证明格力中小股东正确性的同时,也证明了董小姐开始逐渐失去了格力董事会的信任。曾经,格力在创世人朱江洪的带领下创造了“格力十年奇迹”,稳做中国家电行业第一的宝座,但在2012年董小姐接班后,格力前进的脚步却渐渐的慢了下来,特别是在和最大的竞争对手“美的”对比下,尤为突出。2012年格力全年营业收入997亿,而美的只有680亿;而今年上半年格力营业收入为492亿,几乎回到了董小姐接班之前;“美的”半年的营业收入则为775亿,半年营收超过了自己四年前全年营收的同时,也将格力这个昔日的老大远远甩在了身后,因此格力股东们的不满也就可想而知了。毕竟做企业和做网红是不一样的,“美的”的方洪波在网上就没有太大的知名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