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尖叫”案例!万达食堂、农场就这样引爆朋友圈

 胡润7001 2016-12-24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它就这样侵袭了你的朋友圈。在2015年夏天,有一组稿件让人们整个夏天都沉浸在羡慕嫉妒恨中。

2014年6月30日,万达集团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名为《有一个地方,它有6点“牛”过部委食堂》稿件。文章发布后,迅速被新浪乐居、地产邦等众多自媒体大V转发,引爆网络,保守估计阅读人次突破800万,这还仅仅是微信一个平台的数据。而且有细心的媒体甚至做了专题盘点各大企业食堂,一时间,食堂吃得好不好,成为鉴别一个企业是否是最佳雇主的最直观判断标准。自夸,空口无凭,先亮食堂。

紧接着,万达新媒体又发布了《猪都定期体检!带你走进神秘的“特供”有机农场》,这篇文章讲的是万达专门为了特供食堂,在北京延庆花重金买了相当于两个昆明湖那么大的地方专门用来种植有机作物,养殖生猪、牛、羊、鱼……此稿一出,大众的情绪被刺激到了极点。

这组触碰到大众痛点的报道到底说了什么?先看图,解解馋。

我不会告诉你,这组稿子对企业品牌的影响是多么多么多么的深、深、深……

这样的传播,给万达带来了什么?在新媒体时代,一个好的创意和宣传方式,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土豪这样的标签被大众狠狠贴在了万达身上,“土豪”一般是形容一个人奢侈浪费,又土又豪。可是,万达是如此吗?除此之外,外界还认为万达管理严格,你奏是一个冷冰冰不近人情的企业,军事化标签也明显得很。

这组稿子出来以后,大家看到了一个与以往认知不同的万达。大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饭菜丰富、管理有序、员工工作严谨的食堂,透过食堂这个最容易被企业忽视的地方,发现原来万达对员工这么好,不仅如此,为了食品安全,还专门为员工做了一个农场,做万达员工不要太幸福噢。很多粉丝在微信后台留言:“原来身为一个万达员工这么幸福,我再也不说你们土豪了。”“连食堂都能做到这样,其他的业务能差吗?”“万达食堂要人吗?万达最近有招聘吗?”这种广告效应,可能比在央视做个广告来得更直接。

再次,这个稿子也告诉外界,在万达,互联网应用已经无处不在,即便是在你注意不到的食堂,都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有序管理了。

玩转新媒体传播,得做对这三件事

企业新媒体怎么玩,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好宣传、做好服务?

在这组稿子出来之前,万达人都知道,万达食堂的饭菜不仅是自家农场特供,而且环境堪比五星餐厅,管理也是极为严苛、细致,偶尔你要想吃麻辣香锅、麻辣烫、水煮鱼这样的重口味了,给食堂官微“食讯达”留言即可,他们会择时安排给你做顿解解馋。这么好的事,外界根本不知道。

不仅如此,万达还有很多好的做法外界并不知道,比如万达如何高效开会,万达如何招人用人、万达如何做计划等等,外界也不知道!如何让企业内部的好东西、好做法传播出去,更好地塑造万达的公众形象,并通过传播真正给别人启示呢?显然,仅靠传统的媒介沟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所以,新媒体要敢于为自己带盐。但是,你以为盐是你家的,想带就能带啊?你得具备这样3个要素,齐活了,你才有可能在朋友圈火一把。

1要不时跳出企业,抓粉丝的痛点

企业宣传最大的问题是,三句话不离企业,时刻都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无可厚非,你必须卖力吆喝才能聚来人气,但如果你不考虑粉丝的心思,不研究他们想什么,就算是红包发到破产、H5炫酷到家、码字吐血也不会有人买账。当然,发红包一定会吸引来粉丝,但是发完之后呢?这样的粉丝是忠实的吗?

企业做新媒体,互动不能少,但比互动更重要的是,你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弄点他想看的东西,想办法让他尖叫,这样他就会渐渐认同你要表达的价值观、文化,甚至是你的广告,才会自发为你带盐,这可比你自己带盐省时省力省银子多了。

这组食堂、农场报道,为什么能火呢?就是因为它抓住了职场人最大的痛点——没有食堂的人每天上班最痛苦的事就是周围的饭店被吃黄了一拨又一拨,但还是不知道中午吃什么;虽然有食堂,但那饭菜,就跟吃药一样,难以下咽;每天想吃顿干净的,可是地沟油无处不在,吃着吃着觉得生命中不能离开香喷喷的地沟油了;一个月就挣5000块,可一顿饭最便宜也要30块……

万达的食堂是怎么做的呢?它每天菜品都不一样,每周一换菜谱;它不但免费,而且三餐十分丰富、干净卫生,全部基地特供……有热心的万达同事算过,按照这样的饭菜标准,在外面一天三餐最少得100块,这么算下来,食堂一年的投入不少,而且,光建一个农场的费用就是几千万,更别说运维了。花这么多钱,就是仅仅为了满足员工的胃,就是为了让他们吃得舒心、干净,这在中国企业绝对不是什么普遍的事。这样的举动不但抓到了职场人的痛点,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他们的槽点——为毛人家万达就可以,我们的公司就没食堂?我们的食堂为啥就这么难吃?……找到痛点,顺便刺激刺激槽点,你的传播就成功一半了。

2要有用,重要的事说三遍

仅抓住痛点就能引爆朋友圈?我只能说,你那叫显摆,不叫传播。

一个好的传播,不仅要时刻关注粉丝的痛点,还能从痛点入手,深入挖掘企业内部好的做法。这样的内容才有力量,才能对别人有价值!“有用”才会让别人为你免费带盐。

这组报道其实并没有把重点放在痛点上,而是从痛点出发,梳理万达管理中与众不同的做法。它从食堂的管理下手,梳理了食堂每天每周每月的各种会议,各种评测,饭前菜品的测试,48小时留样;梳理了农场的管理办法——人有时忙起来无法定期体检,而在万达农场,猪都是定期体检的,种菜的大妈也要严格按照密密麻麻的制度来执行,作物需要什么样的肥料也有严格的标准……这些惊人的管理做法,将万达严格的管理暴露无遗。

这些做法并非举世无双的独门秘笈,你也可以学起来,用起来,所以,对企业层面来说,这组报道有了标本和借鉴意义,甚至会让人反思,“为什么我没有想到这样的管理办法,我怎样才能快速严格管理?”有用的东西,自带光环,反正以后看不看的,我先收藏起来再说。

3要绞尽脑汁,眼睛时刻聚光

做企业新媒体传播,最关键的是,你的眼睛要时刻聚光,该看的一定不能错过!一旦发现,要绞尽脑汁做文章。

在万达,本身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好办法。比如,与其他企业办年会吃吃饭、走个红毯、抽个奖、随便表演节目不同,万达的年会堪比春晚,而且王健林的歌喉也很了得;万达的制度很严格,女员工裙装的裙边与膝盖的距离不超过10cm,这些细节通过我们前段时间发布的《万达工作法》你也知道了,之所以它们能被挖掘出来,那是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啊,小一点没关系,聚光就行。

其实,你的企业也会有好的工作方法、亮点,甚至是一些好玩的八卦,就看你慧眼是不是聚光了!

去年年底,网络上有篇名为《为什么我不愿意做企业新媒体运营》的稿子挺火,当然它也抓住了一部分人的痛点和认同点——企业新媒体运维不好做。你不但要能写会编,还得能做图能设计能策划能忽悠能和大V共舞,这一切必须在固定时间完成,确实不易。要是好做的话,企业还到处高薪招聘新媒体运营人才干吗?

说到底,这奏是为自己的不走心不走脑不走肾找借口。别人那么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出现在梦里吗?

所以,选人也很重要。你选的人靠谱吗?TA能对企业的历史及文化信手拈来吗?TA能不时跳出站在粉丝角度考虑问题吗? TA有一双聚光的小眼睛吗?TA能随时绞尽脑汁地去挖掘企业内部的好内容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的传播离刷爆朋友圈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