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类药粥5

 思考的蚂蚁qq 2016-12-24
姥爷007
71?郁李仁粥
郁李仁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欧李或落叶灌木郁李成熟种子。本粥见于《食医心鉴》一书,是由郁李仁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的功效。

适应症:
大便乾燥秘结、小便不利、水肿腹满、包括肝硬化腹水、四肢浮肿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郁李仁 15 克,捣烂水研,绞取药汁或捣烂后煎汁去渣,选用南粳米 50 克,入砂锅内,加水 450 毫升左右,同煮为稀粥。每日二次,温热服食。

论治解说:
郁李仁辛苦甘平,入大小肠经,其辛开苦降,甘润滑利,善导大小肠之秘结,通利周身之水气,为宜散行气,除胀消积之品,但无滋补益之力。与粳米为粥,可增益气健脾之功,则利水不伤正,益气又不碍邪,扶正与袪邪同在,标与本同治,使得二便能通,脾胃无损。

唐?昝殷《食医心鉴?小儿诸病食治诸方》载:「治小儿水气腹肚疼痛胀满,面目肿,小便不利,郁李仁粥方。郁李仁四分,以水八合研滤,取汁以白米一合煮粥,空心食之。」《宇宙独行方》中说:「郁李仁粥治脚气肿,心腹满,二便不通,气喘急,水研绞汁,加苡仁入米煮。」《本草纲目》中亦说:「郁李仁粥并润肠治痹。」由于郁李仁滑肠通便的作用较强,且能利尿。服用郁李仁后,在大便解下前后可能有腹部隐痛,因此,用它与粳米煮粥吃,就可减少此种反应,特别是老年体弱或小儿之二便不利,浮肿胀满者尤为适宜。

现代研究:
本品含有苦杏仁甙和大量的脂肪油,药理證实,它有显著的利水降压作用,并可加快肠蠕动,促使乾燥的大便排出。

注意事项:
本粥性滑善下,对怀孕妇女不宜服用。

72?乌梅粥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产。用乌梅煮粥在《圣济总录》一书中有记载,是用乌梅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的功效。

适应症:
胃脘隐痛、烧灼口乾,食欲不振、舌红苔少、久泻、久痢、便血、尿血、夏季烦渴多饮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症、慢性肠炎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乌梅 15~20 克,加水 200 毫升,煮至 100 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 100 克,红枣三枚,冰糖适量,再加水 600 毫升左右,煮为稠粥,早晚餐温热服食,夏令稍温食之为宜。

论治解说:乌梅味酸,人人皆知,传有「望梅止渴」的佳话。因味酸则以酸涩为用,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以治肺虚久咳,久泻不止之症,与粳米冰糖红枣为粥,酸甜可口,大凡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胃酸分泌不足,均可引起,胃脘隐痛,嘈杂纳谷减少,食欲不振,舌苔光红,乌梅与粳米相合,酸甘化阴,养胃益气,生津开胃,胃液得复,酸度增加,则症自除。

乌梅粥原方出自宋朝《圣济总录?卷第 190?食治门,食治大肠诸疾》中。「治肠风下血,烦渴乌梅粥方。乌梅,椎碎七颗,粟米淘净,不拘多少。上二味,以水八合,浸一宿,去乌梅,取汁煮粥,每日空腹顿食之。」所谓「肠风下血」是指大便带血而言。乌梅极酸,而「蛔得酸则伏」,故为安蛔良药,因蛔虫而致呕吐腹痛之症,用乌与粳米煮粥,不加冰糖,频频食之效果亦佳。

现代研究:
本品含有柠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成分,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并有抗蛋白过敏的作用。

注意事项:
乌梅粥用于止咳、止泻、止痢,只适用于慢性久病患者,对于急性泻痢,感冒咳嗽者不宜用。

73?常山粥
常山为虎耳草科落叶亚灌木黄常山的根。用常山煮粥在《肘后方》一书中有记载,是用常山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截虐和中的功效。

适应症:
各种类型的虐疾,尤其是体虚老年久虐者。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酒制常山 5~10 克,洗净后,温水浸泡二小时,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 50 克,白糖适量,再加水 400 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每于发虐前二小时温服。

论治解说:
常山苦辛微寒,入肺、心、肝经,功专截虐袪痰,古云:「无痰不成虐。」本品辛开苦泄,既能吐胸中之痰水,又能行胁下之痰饮,故能袪痰截虐,为中医沿用已久的截虐专药。与粳米为粥,对老年体弱的久虐,以及成人的各种类型虐疾,均为适宜。然而常山有小毒,服后往往会引起恶心呕吐,与粳米煮粥后,既可避免这一副作用,又可扶正以袪虐。经临床使用證实,常山粥不仅可以控制虐疾症状的发作,且有退热作用。

现代研究:
本品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有常山甲、乙、丙三种,为互变异构体。药理證实其生物碱,对间日虐及三日虐均有良好的抗虐作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碱均有降低血压,抑制心脏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注意事项:
1、常山应到中药店购酒制常山,生常山有催吐作用,服后易呕吐,不宜煮粥吃;
2、怀孕妇女应忌食。

74?浮小麦粥
浮小麦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本粥在《卫生宝鋻》一书中有记载,是用浮小麦和糯米加水煮成,具有敛虚汗、益脾胃、退虚热的功效。

适应症:
病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和神经性多汗症,及肺结核,慢性肝炎等病的潮热,夜间盗汗等症。

煎煮和服法:
将浮小麦拣净杂质,漂洗后晒乾,炒后研为细粉,每次取细粉 20 克,先用糯米 50 克,加水 450 毫升左右,煮至米开汤未稠时,把浮小麦粉调进粥中,改用文火,稍煮片刻,视米花汤稠为度。每早晚温热服食。

论治解说:
浮小麦甘平,归心、肝二经,与糯米为粥,既可益脾胃,又能敛虚汗,对病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及汗出过多症,有很好的疗效,且药性平和,便于长期坚持服食,特别是对肺结核、慢性肝炎的潮热、盗汗症,长久服之,效果尤佳。《卫生宝鉴》中说:「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文武火炒令焦,为末。每服二钱,米念汤调下,频服为佳。」浮小麦止虚汗,民间早有这种习惯,群众中流传者「若要汗不出,请吃浮麦粥」的顺口溜,并喜用糯米同煮,其敛汗效果更好。

现代研究:
本品含多量的淀粉和维生素 B 等,药理證实它有较好的止汗、调节神经的功用。

注意事项:
若无浮小麦,用小麦皮(即小麦麸)代替亦可。如在本粥中加入黄菧 10克左右,则对气虚自汗者效果更好。

75?苍耳子粥
苍耳子为菊科一年生早本物苍耳的成熟果实,本粥在《食鉴本草》中已有记载,是由苍耳子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散风湿,透鼻窍的功效。

适应症:
风寒头痛、鼻渊、牙齿疼痛及风寒湿痹等症。

煎煮和服法:
将苍耳子用文火炒黄,每次取 10~15 克,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 50 克,再加水 400 毫升左右,煮为稀粥。每日二次,温热服食。

论治解说:
苍耳子辛苦而温,长于疏散宣通,能上达巅顶透窍,下走足膝,内通筋骨,外达皮肤,善袪一切风湿之邪,与粳米为粥,对风湿郁遏于上之头痛鼻渊,侵于筋骨的风湿痹痛,淫于皮肤之疮疹搔痒等症,均有效果。苍耳子味苦、有小毒,单服有振脾胃之气,与米煮粥,则既矫其苦味,又可补益脾胃,真可谓全其美。费伯雄《食鉴本草》中说:「治耳目暗不明,及诸风鼻流清涕,兼治下血痔疮等,用苍耳子五钱取汁和米三合,煮食。」据《太平圣惠方》记载:「治目暗耳鸣,苍耳子半分,捣烂,以水二升,绞滤取汁,和粳米半两煮粥食之。」可见古人已很早就使用了,虽在不同的时期,不是一个人的记载,方法和治疗目的都一样。

现代研究:
本品含苍耳甙、苍耳油、苍耳蛋白、丙种维生素等成分,药理證实它对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上颌窦炎有较好的疗效,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治疗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皮肤炎症。

注意事项:
1、血虚头痛不宜服;
2、苍耳子有小毒,在服苍耳子粥期间,出现上腹胀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就是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服。

76?鸡内金粥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鸡肫内膜黄皮,本粥为一民间方,是用鸡内金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健脾胃,助运化,消积滞,止遗尿的功效。
 
适应症:
饮食停滞、脘腹饱胀、消化不良、小儿疳积、遗尿、小便次数增多、胆道结石、泌尿系统结石等。

煎煮和服法:
将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先用粳米 100 克,白糖适量,入砂锅内,加水 800 毫升左右,煮至米开汤未稠时,取鸡内金粉 5~6 克,调入粥锅内,再煮一沸,视粥稠停火,每早晚热服食。

论治解说:
鸡内金性味甘平,入脾、胃、膀胱之经,与粳米为粥,更增健脾助消化之力,为一味强有力的消导之品,凡动物弱于齿者,必强于胃,鸡内金正是鸡的胃粘膜,故善于消食磨积,而且作用较强,能助消化以治诸食积滞,又可健运而止泻痢之症,对遗尿、结石等症疗效亦好。张钖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段论述,对我们灵活运用本粥颇受启发,他说:「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症瘕,久久服之,皆能治瘉。又凡虚劳之症,其经络,多瘀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经络之瘀滞,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经一次未见者,尤为要药。」因为鸡内金与粳米煮粥,对脾胃虚弱患者,常服脾胃功能自强,脏腑久积自通,特别对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者尤佳。

现代研究:
本品含胃激素、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并含胆绿素类物质,药理證实它可使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及消化力三者增强,其中消化力之增强屈现迟缓,维持也持久,胃运动肌能明显增强,胃排空率也大大加快。

注意事项:
鸡内金粉入锅后,不宜久煮,一般和入粥中,稍煮 1~2 沸即可食。

77?萹蓄粥
萹蓄为蓼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萹蓄的全草。本粥首见于《食医心镜》一书,是由萹蓄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利水通淋,杀虫止痒的功效。

适应症:
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部瘙痒等症。

煎煮和服法:
取萹蓄菜 50 克(乾者 30 克),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渣留末,入粳米 100 克,再加水 600 毫升左右,煮成稀稠粥,每日早晚,温热顿服。

论治解说:
萹蓄又名竹节菜、路边叶,民间就有用竹节菜煎茶或煮粥食的习惯。萹蓄苦降下行,专入膀胱经,长于胱湿热而利水通淋,又善于杀虫止痒,以治皮肤湿疹、虫积腹痛等症。与米为粥,取其粳米甘平之性,以调和萹蓄之苦涩之性,然粳米又可健脾而助药力,以增强利水通淋之功。于湿热下注之热淋,小便淋沥涩痛及急性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等,频频服之,颇有效验。因其有杀虫止痒的功效,若见小儿虫积腹痛或皮肤湿疹,阴部瘙痒之症,用萹蓄煮粥食之,则效果亦佳,可能与其有淡渗利湿之功能有关。湿邪重浊粘滞,缠绵难解,经常服药治疗则有困难,以此粥慢慢食之,既经济方便,又有疗效,是一味值得推广的简便易行的药粥。

现代研究:
本品含萹蓄甙、大黄素、鞣质、钾盐等物质。药理證实它所含的钾盐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的排出,连续给药也不会产生耐药性萹蓄还有驱蛔虫及蛲虫的作用,所以可用于治疗小儿虫积腹痛。

注意事项:
1、本品煮粥剂量宜大,并需连续服用方可奏效;
2、如用鲜品煮粥时,可不去渣,以嫩叶枝芽和粳米煮成菜粥,则有一股清香和道,很为爽口。

78?曲米粥
曲米又名神曲和六曲,是由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赤小豆、杏仁研碎混合,再同麦麸、白面拌匀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本粥载于《多能鄙事》一书,是由神曲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

适应症:
消化不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脘闷腹胀、大便泄泻等症。

煎煮和服法:
先将神曲捣碎,每次取 10~15 克,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 100 克,再加水 600 毫升,一同煮为稀稠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论治解说:
神曲为多种解表药和面粉经发酵而成,凡发酵之品都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故善于消化谷食,又能健脾和中,又能解表,因此,与粳米为粥,对伤食积滞兼外感或泄泻之症,最为适宜,然伤食之人,胃脘胞胀,嗳腐吞酸,不思饮食,以曲米粥食之,则为绝妙之品,因神曲得粳米则健脾力更强,其功在既健胃又养胃,既消食又助食,真可谓一举两得也。若遇年老之人脾胃消化力不强,而又经常伤食停滞者,用此粥则可多服久服,颇有益处。《多能鄙事?卷四》说:「曲米粥治老人脾虚食不消化,泄痢不止,神曲,灸,捣末二两,青粟米四合,上和作粥,空心食之,常服温中极佳。」

现代研究:
本品含淀粉酶、酵母菌、乙种维生素、挥发油、甙类物质,药理研究本品为酶性助消化药,有健胃作用,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注意事项:
1、曲米煮粥不宜久煎,视米烂汤稠即可;
2、中药中还有建曲、采芸苗等品种,都是在神曲的基础上加其他中药加工而成,除具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外,还可以治疗感冒风寒,对于受寒后食滞胞闷的病人,可选用建曲,采芸曲煮粥服食。

79?牛夕茎叶粥
牛夕茎叶为苋科植物牛膝(怀牛夕)的地上部分。用牛夕茎叶煮粥在《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有所记载,是由牛夕茎叶和粳米水煮成,具有袪风湿、活血利关节、止痹痛的功效。

适应症:
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关节不利、及风湿性关节痛,和风湿性腰朗疼痛等症。

煎煮和服法:
牛膝茎叶晒乾,每次取 20 克左右,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 100 克,再加 500~700 毫升水,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温热顿服。十天为一疗程。

论治解说:
牛夕茎叶味苦而温,入肝肾二经,与甘平粳米为粥,其活血能通利关节,袪风湿则可止痹痛,又善补肝肾而强筋骨,所以对风湿关节痹痛以及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之症,效果较好。牛夕茎叶药力不如牛夕之根,但牛夕茎叶确无苦寒滑利之性,若以牛夕根煮粥,则味苦而难食,取其牛夕茎叶煮粥,味不甚苦而又有清香之气,药力也不甚峻猛,以粥代药,缓缓食之,慢慢见效,可称治疗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的一张良方。每年秋冬季节,每月服上一两个疗程,则关节疼痛风湿痹痛就大有减轻,甚或治愈。

现代研究:本品内含葡萄糖醛酸样物质,又有多量的钾盐和生物碱,药理證实它有短暂的压和轻度利尿作用,并有明显的抗湿作用。

注意事项:
1、牛夕茎叶味亦苦,其剂量不宜大,煎煮牛夕茎叶粥时可加入少量甘草以矫其味;
2、牛夕有川、怀两种,但以怀牛夕茎叶较为理想。如有鲜牛夕茎叶捣烂煮粥亦可。

80?神仙粥
神仙粥载于《食物疗法常识》一书,是由生姜、葱白、糯米、醋加水煮成,具有发散风寒的功用。

适应症:
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呕恶,不思饮食等症。

煎煮和服法:
取糯米 100 克,生姜(切片)3~5 克,同入砂锅内,加水 600 毫升,煮一、二沸,再入连须葱白 5~7 根,待粥将成时,加入米醋 10 毫升,稍煮。每日早晚,趁热食之。

论治解说:
神仙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食疗方。方中生姜、葱白既是民间常用之物,又是中医临床上惯用的中药。生姜的功用有三,其一是散寒,有发汗解表之功;其二是止呕,有温中暖胃之力;其三是解毒,能解半夏、南星及鱼蟹之毒。葱白主要用于驱除外风寒之邪。生姜与葱白合用,可加强发汗的效果。米醋,古时称「苦酒」,是一种食用调味剂,尤以镇江香醋为好。亦有解毒的功用。据近代临床报导,醋能防治流行性感冒。经试验,食醋蒸熏对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糯米有健脾胃,助药力之功效。姜、葱、醋三者与米合而为粥,治疗感冒,效果显著,故而得名「神仙粥」。

据《食物疗法常识》中载:「神仙粥专治感冒风寒暑湿头痛,并四时疫气流行等症,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糯米半合,河水两碗,生姜五、六片,于砂锅内煮一、二沸,次入带须大葱约五、七个,煮至半熟,再加米醋小半杯,入内和匀,趁热呷粥,或单饮汤,即于无风处睡,以出汗为度。」《食物疗法常识》作者沈仲圭深有体会地说:「此方以糯米补养为主,葱白、生姜发散为辅,而又以酸醋敛之,屡用屡效,非寻常发汗剂可比。」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而实际临床上,使用本方,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收效甚快,是值得推广的一味防治感冒的良药。

现代研究:
根据生姜、葱白、米醋的药理研究證实它们有良好的抗病毒、杀灭细菌的能力,对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有显著效果,同时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有杀灭能力。

注意事项:
本粥煮制时,不宜久煮,粥热即停火,要趁热服,服后要避风睡觉,以促使发汗。

81?茵陈粥
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的幼苗。茵陈蒿粥在《粥谱》等书中有记载,是由茵陈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利湿热、退黄疸的功用。

适应症:
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小便不利,尿黄如浓茶色等症。

煎煮和服法:
将茵陈用水洗净,每次取 30~45 克,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 100 克,再加水 600 毫升,煮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稍煮一沸即可。每日分 2~3 次服食,7~10 天为一疗程。

论治解说:
茵陈粥以茵陈为主药。而茵陈是一味治疗黄疸病的要药,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卫生常识。其性味苦、微寒,入脾胃、肝、胆之经,与甘平粳米为粥,以其粳米之甘而缓和茵陈的苦寒之性,然而茵陈得粳米,则清热利湿之力更强,因此,茵陈粥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及因湿热所致的小便不利、尿如浓茶等症。
用茵陈一味煎茶频服,治疗黄疸型肝炎,在民间则是比较普遍,而以茵陈煮粥则不多见,但古人早有详细记述。如清?黄云鹄《粥谱》中说:「茵陈粥,逐水湿,疗黄疸。」这当中有其配合应用的奥妙。黄疸型肝炎患者,每多食欲不振。饮食减少,如单用茵陈煎服,虽可治疗黄疸病,但无补充养分,单吃稀粥,对肝炎病人有一定帮助,可以补充水分,增加营养,但无利胆退黄的作用。用茵陈同粳米煮粥,寓补于治,治中兼补,药治与食疗相结合,可收药半功倍之效。加白糖同煮为粥,既有保护肝脏的功用,又能矫正茵陈之苦。

现代研究:
本品含叶酸、挥发油、油中含有 β-派烯、茵陈酮、茵陈二炔。药理證实它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也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泄;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 β 脂蛋白,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茵陈中所含的 6,7-二甲氧基香豆精,还有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因此,现常有人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症。

注意事项:
1、茵陈粥在煮制时,宜稀薄,不宜稠厚,只能用粳米,不可用糯米代替;
2、茵陈注意采收的时间,一般三、四月份为佳。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意思是说,过时而采,药效不佳;
3、中医所说的黄疸病,无论「阴黄」或「阳黄」均可,对钩虫引起的「黄胖病」,不能服食。

82?枇杷叶粥
枇杷叶是蔷薇科常绿乔木枇杷的叶子。枇杷叶粥首载于《老老恒言》一书,是由枇杷叶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清肺、化痰、止咳、降气的功用。

适应症:
肺热咳嗽、咳吐黄色脓性痰或咳血、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枇杷叶 10~15 克,用纱布包劄入砂锅内,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毫升,去渣留汁(或将新鲜枇杷叶 25 克洗刷乾净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 100 克,再加水 600 毫升,冰糖少许,煮成稀薄粥,每日早晚温热服之,3~5 日为一疗程。

论治解说:
枇杷叶是以枇杷叶为主,粳米、冰糖为辅,合而煮成的一味清肺化痰,止咳降气的食疗药方。枇杷叶性味苦平,入肺、胃二经,与粳米为粥,乃不失原药之性。以苦凉为用,清降为功,入肺则上清肺热,肃降肺气以化痰止咳;入胃则清胃热,胃降逆以止呕哕。
《老老恒言?卷五》中说:「枇杷叶粥,疗热嗽,以蜜水涂灸,煮粥去叶食。兼降气止咳,清暑毒,凡用擉经霜老叶,拭去毛。甘草汤洗净,或用姜汁灸黄。」由于枇杷叶有清胃热的作用,因此,煮粥服食,能治呕吐呃逆之病症。本粥为一味较好的清热化痰药,尤其是肺热咳嗽或邪热闭肺的急性大叶性肺炎,或咳吐脓血的肺脓疡的辅助治疗药物,它不但能清肺袪除热邪,还可和胃降逆,以扶助正气,而更好的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研究:
本品含皂甙、苦杏仁甙、乌茶酸、齐墩果酸、丁香素、枸橼酸盐、鞣质以及维生素 B1、维生素 C 等物质,药理證实其所含的苦杏甙有一定的止咳、镇痛作用,其油质有轻度的袪痰作用。

注意事项:
1、本粥煮制时宜稀稠为佳,不必稠厚;
2、枇杷叶背面绒毛很多,入汤不易澄净,服时常会刺激喉咙作痒,反而咳嗽加剧,因此,煎汁时,务必把绒毛去乾净,或用布包劄紧再煮;
3、凡感受寒凉引起的咳嗽呕吐患者,不宜服用。

83?栀子仁粥
栀子仁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栀子的成熟果实。栀子仁粥在《养生食鉴》和《养老奉亲书》等书中均有记载,是由栀子仁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功用。

适应症:
目赤肿痛、咽喉红肿、鼻衄、尿血等症。

煎煮和服法:
将栀子仁研成细末,每次取 3~5 克。先用粳米 50 克,加水 400 毫升,煮成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仁末,稍煮即可,每日早晚一次,温热服食,2~3 天为一疗程。

论治解说:
栀子仁粥以栀子仁为主,粳米为辅。二者合为清热泻火剂,能治疗目赤肿痛,咽喉红肿,鼻衄尿血等症。因栀子仁苦寒,单用恐伤胃气,其性清轻上行,善泻心肺胸膈之热,邪热清,则心胸烦热可解,躁搅不宁自除,故有泻火除烦之效。栀子仁善入心肝之经,并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故凡一切热病,热蕴胸膈,心烦懊憹,或热郁血分,吐衄下血等症,皆能治疗。
用栀子仁煮粥服食,前人早有记载,如清?何克谏《养生食鉴?卷下》中说:「栀子粥,治热眼赤痛,用米一、二合煮粥,临熟入栀子仁末一钱,调匀食之。」又如宋?陈直《养老奉亲书?食治老人诸疾方第十四?食治眼目方》中也有用栀子仁粥治疗老年人目赤涩痛的记载。由此可以證实,栀子仁
粥还是眼科常用而有效的食疗方法,然而在春秋季节,气候乾燥,鼻衄时常发作者,服此粥则有显效。

现代研究:
本品主要含栀子甙、栀子素、藏红花酸、胆碱等物质,药理證实它镇静、降压、止血作用,同时能引起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故有利胆作用,并能降低血中胆红素,因此,近来常用于治疗黄疸。

注意事项:
1、栀子仁性味偏于苦寒,煮粥以后不宜久服,剂量亦不宜太大,以免损伤胃气;
2、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泄泻的人不宜服。

84?车前叶粥
车前叶为车前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车前的叶。用车前叶煮粥在《圣济总录》一书中有记载,是由车前叶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清热明目,利尿袪痰的功用。

适应症:
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尿血、水肿、肠炎泻痢、黄疸病以及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新鲜车前叶 30~60 克,葱白 3~5 枚,洗净切碎,加水 200 毫升,前至 100 毫升,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 100 克,再加水 600 毫升左右,煮成稀稠粥,每日二次,温热服食,5~7 天为一疗程。

论治解说:
车前野生在田埂,路旁,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过去民间有的把它当野菜吃,所以前人又它「车前菜」、「牛甜菜」、「田菠菜」等。车前叶粥是以车前叶为主,粳米为辅的食疗药方。因车前叶味甜,性寒,无毒,古代医家主要用于利尿。如《药性论》中载:「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临床上使用车前,均以车前子为习惯,而用叶者则不多,但在《圣济总录?食治门》记载:「治热淋,乃小便出血、茎中痛,车前叶,择取一斤细切,葱白一握,细切,粟米三合净淘,上三味,以豉汁五升煮令沸,先下米煮熟,次下车前叶葱白和作羹,入少盐醋,空腹食之,或者为粥亦得。」这就详细地记述了车前叶粥的煮制,服法和适应症。
甘寒车前叶和甘平粳米为粥,则性味平和而无毒,二者相互为用,利中有补,补中寓泻,对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黄疸之人,服之便利肿消而不伤正,邪去正安而脾胃强。尤其是老年体弱所患的尿路感染,急慢性气管炎,肠炎泻痢,高血压等服食本粥,既可补养身体,又可袪除疾病,真可谓一举两得之功也。
 
现代研究:
本品含车烯醇酸、琥珀酸、腺嘌呤、胆碱、维生素 A 和 B 等物质,药理證实它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并能增加尿素、氢化钠及尿酸的排泄;还能使呼吸运动加深变缓,气管及支气管分泌物增加,而有袪痰止咳作用。

注意事项:
车前属「甘滑通利」之品,凡患有遗精、遗尿的病人不宜服用。

85?甘松粥
甘松为败酱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甘松的根茎。用甘松煮粥食,首载于《饮食辨录》一书,是由甘松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行气止痛,补脾健胃的功用。

适应症:
气闷胸痛,脘腹胀疼,食欲不振,胃寒呕吐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甘松 5 克,加水 100 毫升,煎至 50 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 100克,再水 600 毫升,煮成稀粥,每天早晚,空腹温热食之。

论治解说:
甘松粥是以甘松为主药,而煮成的食疗药方。甘松异名「香松」,性温无毒,专入脾胃二经。以此与粳米为稀粥,有一股香甜药味,对胃口不佳,消化不良、脘腹胀痛的患者服之甚为舒适。清?章穆《饮食辨录?卷彐》中记载,「甘松粥,研末入粥主胃寒作呕,脾气不运,又最能引胃气上升,令人思食。」尤其是对消化机能减退的中老年人以及病体虚弱的人来说,经常吃些甘松粥,对开胃口,助消化颇有益处。
用甘松煮粥服食来治疗疾病,是根据甘松本身的药用价值而决定的。如《本草纲目》中说:「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本草汇言》称:「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还说:「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因此,前人将甘松与粳米煮粥,因粳米本身即有补脾胃之功,与甘松合之,则共奏行气止痛,补脾健胃之效。

现代研究:
本品含甘松酮、德比酮、马兜铃烯和缬草酮、甘松新酮和广藿香醇等物质,药理證实它有镇静作用,并可用于抗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1、甘松含有挥发油,在煎汤取汁时,不宜久煮;
2、对阴虚血少或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86?柏子仁粥
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用柏子仁煮粥,在《粥谱》一书中已有记载,是由柏子仁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的功用。

适应症:
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及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煎煮和服法:
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每次取 10~15 克,捣烂,粳米 100 克,同入砂锅内,加水 600~800 毫升,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蜜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

论治解说:
柏子仁粥是以柏子仁为主,粳米、蜂蜜为辅的食疗药方。柏子仁味甘而有油,气微香,性平无毒,入心、肝、脾之经,中医临床应用柏子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并列为「上品」,说它:「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可见,常服柏子仁粥,还有一定抗衰老的作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柏子仁,性平而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临床实践證明,它是一味理想的滋补强壮,养心安神的良药,因此,前人把它与粳米煮粥,更充分地发挥了柏子仁的滋补强壮的作用。如《粥谱?粥品五?植药》记载了:「柏子仁粥养心悦脾舒肝。」凡是血虚老人,体弱患者,都可经常食之。
柏子仁除有滋养功效外,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加之蜂蜜甘而滋润,能滑利大肠,与柏子仁且煮为粥,内服可使大便通畅。对肠燥便秘,体虚而不宜用攻下通便药物者,甚为适宜。特别是有习惯性便秘,或老年人大便乾燥者,服此既可滋补强壮,又可养心润肠而通便。

现代研究:
本品含皂甙、少量的挥发油、大量的脂肪油,药理證实柏子仁所含的脂肪油,有润肠作用,故而可以通便。

注意事项:
1、柏子仁粥煮制时,视米烂汤稠即停火,不宜久煮,以防有效成分的挥发;
2、本粥属补益性药粥,对年老体弱的人,可将蜂蜜换为胡桃肉煮粥,同样具有润肠功效;
3、平素大便稀溏者及外感发热时不宜服用。

       柏子仁又称柏实,据说长期服用可以益寿延年。相传在汉武帝时,终南山中有一条便道,为往来客商马帮的必经之路。有一年,人们传说山中出了个长发黑毛怪,其跳坑跨涧,攀树越岭,灵如猿猴,快似羚羊。于是人心惶惶,商贾非结伙成群不敢过山。
        消息传到了当地县令耳中,县令怀疑是强盗耍的花招,于是便命令猎户围剿怪物。谁知捕获的怪物竟然是一位中年毛女。据毛女说,她原来是秦王的宫女,秦王被灭后逃入终南山上,正当饥寒交迫,无以充饥时遇到一位白发老翁,教她食用柏子仁 、柏汁。初时只觉苦涩难咽,日久则觉得满口香甜,舌上生津,以至于不饥不渴,身轻体健,夏不觉热,冬无寒意,时逾百岁仍不见老。毛女服柏子仁长寿的消息一出,世人便开始争相服用,以期长命百岁。
中药类药粥5
        《史记》里称侧柏为百木之长,树耸直,皮薄,木质细腻。它的果实是球形,形状如小铃,霜后四下裂开,中有大小如麦粒的几颗子,芬香可爱《列仙传》记载,赤松子吃了柏实,牙齿落了又生,行如奔马
        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柏子仁的功用是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可以治疗虚烦不眠、惊悸怔忡、自汗盗汗等症。近代药理证实,柏子仁确有镇静、催眠作用。《太平圣惠方》说:“治骨蒸不眠,心烦:用柏子仁一两,水二盏,研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黄汁一合, 再煮匀食。”李时珍《本草纲目》称:“柏子仁粥治烦热,益胆气。”

87?菟丝子粥
菟丝子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藤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本粥首载于《粥谱》一书,是由菟丝子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功用。

适应症:
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萎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尿有馀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人带下病,习惯性流产等症。

煎煮和服法:
将菟丝子研碎,每次取 60 克,加水 3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去渣留汁,取粳米 100 克,再加水 800 毫升,白糖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十天为一疗程。

论治解说:
本粥是以菟丝子为主药,制成的补益强壮剂。因菟丝子味苦性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的功用,久服明目轻身延年。又因菟丝子性柔润而多液,不温不燥,补而不腻,功能专滋补肝肾,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不论属于肾阴虚或肾阳虚,都可应用。所以,前人用菟丝子煮粥,为滋补肝肾的食疗药方;对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无力等症有较好的效果。
清代名医黄官绣解释说,菟丝子「久服明目轻身延年者,目得血而能视,开窍于目,瞳子光属肾,肝肾实则目自明,脏实精满则身自轻,延年可矣。」古代大多数延寿的中成药如「延龄广嗣丸」、「神仙益寿酒」、「长生不老丹」等都有菟丝子的成分,用菟丝子同粳米煮粥,还能增强补益脾胃的作用。因而,对于肝肾脾胃不足,体弱虚衰的中老年人,经常吃些菟丝子粥,对补益强壮,养生延年是颇有效益的。另外,对于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受孕后经常吃此剂,可以起到补肾安胎的作用,以收预防于治的效果。

现代研究:
本品含有菟丝子脂甙、淀粉酶和维生素 A 类物质,药理證实它有滋补强壮作用,并可降低血压、抑制肠蠕动的功用。

注意事项:
菟丝子粥是和缓的补养强壮性药粥,作用较慢,若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须坚持长期食用。

88?发汗鼓粥
本粥方首载于宋?《太平圣惠方》一书,昃由淡豆鼓 15 克,荆芥 3 克,麻黄 1 克,葛根 20 克,山栀 3 克,生石膏 60 克,生姜 3 片,葱白 2 茎,粳米 100 克组成,具有发汗清热功用。

适应症:
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无汗、烦躁、失眠、咽乾口渴及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无汗等病症。

煎煮和服法:
先将上述各味药同入砂加水煎汁,煎的时间不要太长,沸后再煎 5~10 分钟即可,去渣留汁,放入粳米,同煮为稀薄粥,温热服之。

论治解说:
发汗鼓粥是治疗感冒发热复方药粥,药味虽多,配伍复杂,但效果较好。方中淡豆鼓的作用是解除外感表邪与山栀合用,即为《伤寒论》中的名方「栀子鼓汤」,对心烦不寝较好的治疗效果。荆芥是一味袪风解表药,用于感冒风寒,以及风热等症,有发汗解热作用;麻黄能发汗、解热,与大剂量石膏配合应用,则大大加强了清热发汗的效果,对高热无汗的病症,有极好的疗效。葛根甘润性平偏凉,有退热,止渴的功效。凡是伤风感冒的病人,身热不退,不论口渴或不渴,有汗或无汗都可应用。另外,葱白生姜也能帮助发汗退热。以上各药的配合应用,有很强的发汗解热力量。如出汗过多,人体容易虚脱,所以配合粳米煮粥,一方面缓和上药的药性,另一方面可以「扶助正气」增强病人的耐受力,使汗出热去而不损伤人体。即中医所说的「扶正袪邪」法则。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载:「治中风,伤寒壮热头痛,初得三、二日,宜服发汗鼓粥方;鼓一合,荆芥一握,麻黄三分,去根节,葛根一两剉,栀子仁三分,石膏三两,捣碎绵裹,葱白七茎切,生姜半两切,粳米二合。上以水三大盏,都煎至二盏,去渣,纳米煮作稀粥,服之汗出为效,如未有大汗,宜再合服之。」

现代研究:
本粥是由多味发汗退热药组合而成,与粳米煮成粥后,其发汗功能不变,因此,它有较强的发汗解热功能。药理證实,本粥对感冒病毒和流感病毒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高热、无汗是发汗鼓粥的吏用指征,若是汗出,恶寒怕冷者不宜服食,如服后汗出热退即停服。

89?桂浆粥
桂浆是肉桂加水取浓汁称为桂浆,本粥首载于清代黄云鹄《粥谱》一书,由桂浆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补阳气,暖脾胃,散寒止痛的功用。

适应症:
肾阳不足、胃寒怕冷、四肢发凉、阳萎;小便频数、脉搏微弱无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呕吐、肠鸣腹胀、消化不良以及寒湿腰痛、风寒湿痹、妇人虚寒性痛经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肉桂 2 克,煎取浓汁去渣,再用粳米 100 克,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桂浆,加入红糖适量,稍煮一沸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3~5 天为一疗程。

论治解说:
本粥是以桂浆为主药,和粳米煮成的温阳暖胃之药粥。因肉桂性温热,有补元阳,暖脾胃,止冷痛、通血脉的功效,所以,用肉桂煮的桂浆粥,对肾阳不足的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阳萎、小便频数等;和脾阳不振的脘腹冷痛,饮食减少以及寒湿腰痛、风寒湿痹、妇人虚寒性痛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因肉桂含有挥发油,因此,它能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散寒的作用。还能刺激胃肠道粘膜,使消化吸收机能亢进,解除胃肠的痉挛性疼痛,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排除消化道积气,抑制肠异常发酵,这就是中医所说「暖脾胃」的道理,用肉桂同米煮粥吃,更说明瞭这一道理的科学性。如黄云鹄的《粥谱?粥品五》中说:「桂浆粥:官桂熬水煮粥,袪寒,加蜜和中,桂子粥暖脏。」證明古人也早已使用于临床。

现代研究:
肉桂内含有挥发油、鞣质、粘液质、树脂等,药理證实它有缓和胃肠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排出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并能增强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1、桂浆入锅后,时间不宜太久,一般一两沸即可;
2、本适用于寒症,实症、热症、阴虚火旺的病人忌食。

90?决明子粥
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草决明的成熟种子。用此煮粥首载于清?黄云鹄的《粥谱》一书,是由决明子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用。

适应症:
目赤肿痛、怕光多泪、头痛头晕、高血压、高血脂症和习惯性大便秘结等。

煎煮和服法:
先将决明子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每次 10~15 克,白菊花 10 克,入砂锅内,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 100 克,再加水 400 毫升,冰糖适量,煮成稀粥,每日一次,稍温服食,5~7 天为一疗程。

论治解说:
本粥是以决明子为主药,辅以菊花、粳米而组成的食疗药方。决明子性味甘苦咸、微寒,入肝与大肠之经,《神农本草经》说它有「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的作用。由此可知决明子为眼科要药,凡是由于肝火上冲,或风热上壅所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头昏头痛等症,皆可用决明子煮粥食之。如《粥谱》中载:「决明子粥。为末入粥治失明,叶沦(音 Yue 蹻,浸渍的意思)过作粥明目。」
白菊花良好的清肝火,散风热的功能。无论是肝火及风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疗效均好,与决明子合而为粥,进一步增强了清肝明目的作用。又因决明子和白菊花均有潜阳降压的功效,所以,以决明子和菊花一同煮粥服食,对高血压病、高血脂症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
决明子含有大黄甙、胡萝卜素等物质,药理證实它有降压利尿作用,又因末品含葱醌类物质,故有缓泻作用,因而对习惯性便秘有一定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1、决明子粥在春夏季服食较好,特别是夏天还可以作为清饮料食之;
2、凡大便溏泄或血虚眩晕者,不宜多服。

中药类药粥5

91?党参粥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用党参煮粥是一经验方。由党参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补中益气的功用。
 
适应症:
脾胃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或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病后气血虚弱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党参 10 克,先用温水浸泡二小时,粳米 100 克,同入砂锅内,加清水 800~1000 毫升,煮成稀粥,以参烂粥稠,表里冇油为度,临食时可入红糖少许,每日早晚,温热顿服。

论治解说:
本粥是以党参为主,和粳米而煮成的补益性食疗粥方,因党参甘平缓和,入脾肺二经,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与甘平粳米煮粥,补脾不燥,养胃不腻,既可补脾而益肺气,又能益气以生血。凡脾胃气弱、肺气不足以及病后气血虚弱的人,均可服用。本品补气作用与人参相似,故一般补气和健脾的药粥中,多可用党参代替人参煮粥,但补力较人参粥为弱。如虚脱危重之症,急须补气固脱者,仍用人参为宜。
党参粥如用于补气者,可与黄菧粥相配合;若用于补血,可与当归粥相配合;如用于补脾者,可与山药粥相配合,这样可增强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

现代研究:
本品内含生物碱、皂甙、蛋白质、淀粉、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等物质。药理證实它有兴奋神经,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可使红细胞及血色素增加,能使周围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注意事项:
根据前人经验,在服党参粥期间,不能服食藜芦、五灵脂等药物。

中药类药粥5
                                                            党参红枣五谷粥 滋补五谷粥
中药类药粥5


92?桃仁粥
桃仁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桃仁粥在《食医心镜》和《多能鄙事》等书中有所记载,是由桃仁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活血通经,袪痰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

适应症:
瘀血停滞所致的妇女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胸胁刺痛,瘀积,血燥便秘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桃仁 10~15 克,捣烂,加水浸泡,研汁去渣,选用粳米 50 克,红糖适量,同入砂锅内,加水 450 毫升,用文火煮成稀薄粥,如用于通经,每次在月经前五天开始服食,连服 3~5 天,每日二次,温热食下,或平常日一服,每日二次;若用于通便,可每日温热服食 1~2 次。

论治解说:
桃仁为中医传统的活血药,是临床上治疗瘀血病症的必用之品。其味苦而甘,入砂糖与米为粥,则苦味不显,功专破血行血,《本草经疏》说:「桃仁性善破血,凡血结、血秘、血燥、瘀血、流血、蓄血、血痛、血瘀等症,用之立通。」故凡因瘀血积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
及跌打损伤皆为其主治之范围,尤其是妇女症积,腹中肿块,日深月久,不易速去。但桃仁「散而不收,泻而无补」,活血而不伤正,与粳米同煮为粥,可谓攻补兼施。
《食医心镜》说:「治上气咳嗽,胸膈痞满,气喘,桃仁三两,去皮尖,以水一大升,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多能鄙事?卷之四》中说:「桃仁粥治老人冷气心痛,不食。以桃仁 2两,去尖皮,研水滤取汁,入青粱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饮膳正要?卷2》也说:「桃仁粥,治心腹痛,上气咳嗽,胸膈胀满,喘急。桃仁三两,烫煮熟,去尖皮,研,上件取汁,和粳米同煮粥,空腹食之」等等,这样煮粥食用,既可减少副作用,又可增强疗效。

现代研究:
本品含苦杏仁甙、苦杏仁酶、脂肪油、挥发油、维生素 B1等。药理实验證明,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凝作用,所含大量脂肪油,有润肠之效。

注意事项:
因桃仁粥的破血功能较强,食之能引起流产,所以,孕妇禁用。另外,平素大便稀薄的人也不宜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