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了。但你知道吗?中国其实早有自己的圣诞节!一脸犯懵的小伙伴们不要怀疑,是的,中国的圣诞节早就有啦! (卡片设计:徐一超) 如今我们说起圣诞,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每年的12月25日,那是耶稣的诞生日,也是基督徒的圣诞节。那中国的圣诞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又在哪一天呢?要说清这一切,就让我们从“圣”字说起吧。
圣 圣字最初有两种写法:“圣”以及“聖”。唐宋之后多以“圣”代替“聖”;《汉字简化方案》中“圣”与“聖”做了合并。 △圣,描绘的是双手捧土的场景,表示我们所敬拜的土地神。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神奇而完美。 △圣诞的圣,应是“聖”字。“聖”字由“耳”,“口”和下面的“王”组成。而下面的王其实是个“挺”字,挺胸抬头的挺,代表土堆。再加上上面的撇,描绘的就是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土堆上倾听大家的声音的场景。 圣 人 《説文解字》中说:聖,通也。圣人即通达的人。圣人有愿意倾听的耳朵,通达天地之真理;圣人有口齿伶俐的嘴巴,宣扬世间之道理。 中国远古祖先认识到,善听是内心宁静敏感者的超凡能力,能在自然环境中辨音识相者,是大觉悟的成道者。而善说更是普及知识、教化众生的圣人所要具备的能力。可见,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圣人指的都是一个有修养、有能力的人。 小知识 | 中国的圣人: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茶圣陆羽、草圣张旭、史圣司马迁、医圣张仲景、文圣欧阳修、武圣关羽。 中国的圣诞节 在光绪十二年编修的《遵化通志》中记载道:“八月二十七,先师孔子圣诞。城乡塾斋各设位私祭,福胙始散。”在《南皮县志》中也有类似记载:“(八月)二十七日,士人一先师孔子圣诞,行释菜礼。悬像或设主,师生以次肃拜,奠献礼毕,敬神撤神、主,则跪而焚之,乃(火寻)神馔享浚余。” 可见,早在很久前,当Christmas还没进入中国,在我们的土地上就已有了我们自己的“圣诞节”。而这一天,也就是我们的孔圣人的诞生之日了。
△祭孔大典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东西方不再陌生,东方的传统节日逐渐被西方人接受,西方的传统节日逐渐让东方人认同。不仅如此,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圣人的尊敬,是无论哪个民族,在哪个时代都不会遗失的传统。
最后,好字在祝大家圣诞快乐,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在新的一年中事事顺利,继续自在!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可得锦鲤一条哦,反正我信了…… |
|
来自: 清风明月tbm5q1 > 《政治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