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据说屈原是受到政治迫害,而被流放,在楚国灭亡之际选择了投江。可屈原为什么投江,为什么要在溆浦(今怀化市境)投江,为什么还选择被称为鬼节和大凶之日的五月初五这天投江?众多年来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
第一种认为屈原是痛恨朝政紊乱、愤俗嫉世而投江,因为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是这么记载的。 第二种认为屈原是为了殉国,屈原不忍看到都城沦陷,国破家亡,投江殉国。 第三种认为屈原是在尸谏,用自己的死让楚王醒悟。 第四种认为屈原是被楚王赐死的,因为古代有“刑不上大夫”的规矩,有人认为屈原投江是楚王的刑罚。 还有一种,在湖北一带对屈原投江有特殊的理解,认为屈原遭到陷害后,被楚怀王流放到荒蛮之地,楚怀王在秦国死后,顷襄王即位,但楚国已经岌岌可危,当秦国占领楚都后,顷襄王想到了被流放的屈原,找到他商量复国大计,结果秦兵追杀而至,屈原换上了顷襄王的衣服后投江保了顷襄王一命。
一种是屈原投江本身就是自杀行为,谁自杀还挑时辰?就是凑巧了。 还有种说法,认为屈原是为了追随舜帝而选择这天自杀,因为屈原生前曾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而舜帝正是楚国人信奉的太阳神,并且楚国人每逢五月初五就会祭祀舜帝,屈原故意选择这天投江,好让人们在祭祀舜帝的同时别忘了自己。 总之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将五月五定为端午节,一切的秘密也随他而去,如今的观点也不过是揣测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