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崇焕对大明的重要性到底大不大?他活着明朝是不是就不会灭亡?

 快乐老年435 2016-12-24
袁崇焕对大明的重要性到底大不大?他活着明朝是不是就不会灭亡?

袁崇焕之死

蓟辽督师袁崇焕说过的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五年平辽。四个字,每一个字都重逾千钧,我们先看下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时间天启七年。从天命三年的萨尔许,天命七年的广宁,直到天启七年,辽东死了多少文臣武将。战死沙场的,败后问斩的,上至辽东巡抚辽东经略,下至各级校官县令主簿。明朝在辽东的战略已经从进攻改为防守再改为放弃,袁崇焕作为一个在辽东崛起的官员为什么敢喊出五年平辽。唯一的解释就是一时激动口出妄言。他激动之下脱口而出,皇帝却当了真,这下事情就大发了。历数袁崇焕的功绩,唯有守城两字。继宁远大捷之后的宁锦大捷,这两个袁崇焕最拿得出手的战绩,其中宁远大捷不过是努尔哈赤见宁远坚城不可克,攻击两日后退兵,但在同时满清却攻陷觉华岛,屠戮数万。而宁锦大捷中同样是皇太极见久攻不克的战略撤退,而在撤退过程中毁掉了大小凌河二城,仍然完成了其出兵的目的。这两次大捷,都是被动挨打,而且时候没有多少首级以证军工。

袁崇焕在辽东的地位之所以比他的前任们都要高,是因为他取得了辽西将门的认可,也就是说袁崇焕成为了辽西将门的代言人。在袁崇焕时期辽西将门的代表人物是谁呢,祖大寿。祖家在关宁军中是什么地位呢,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号双泉,是明朝万历年间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官祖仁的次子。而且锦州总兵吴襄之子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而祖大寿干的最出格的事情就是袁崇焕被崇祯下狱后立马带着人就跑了,崇祯拿他还没办法,只能叫袁崇焕写信叫祖大寿回来。而且在祖大寿首次降清后辽东巡抚丘禾嘉向朝廷参奏祖大寿率队献城投降,崇祯皇帝不仅没有降罪,反而提升祖大寿为左都督,领锦州。崇祯皇帝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祖大寿都借故推辞,始终坚守在锦州城里。由此可见,辽西的本土势力就是只认将军不认皇帝。任谁手底下有这样的一帮子兵将,估计也是无计可施。

袁崇焕对大明的重要性到底大不大?他活着明朝是不是就不会灭亡?

明清宁远之战

袁崇焕其实还是有能力的,在关宁军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硬是提拔起来了赵率教,何可纲这两个可以和祖大寿分庭抗礼的将军。但是观其一生,袁崇焕不过是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将军。如果不是五年平辽之下来自崇祯的巨大压力,袁崇焕本可以在辽东步步为营的。在这巨大压力之下袁崇焕不得不借助关宁军的实力,从而与满桂,毛文龙交恶。

满桂,蒙古人,在辽西将门的压制下年近三十,才当上总旗。又过十年才当上百户长。正因为他不属于辽西将门又有能力,被空降下来的总督王象乾的赏识先后提升他担任石塘路游击、喜峰口参将。之后又被孙承宗赏识,才被重用。刚开始袁崇焕还不是辽西将门的代言人时和满桂的关系是极好的,宁远,宁锦大捷是袁崇焕满桂携手打出来的。而且满桂和赵率教的关系也是极好的,正因为当时团结一致精诚合作,才有宁远和宁锦大捷,但是之后赵率教和满桂闹翻,袁崇焕和满桂不和,将帅不和是大忌中的大忌。但是袁崇焕还是念旧情没有对满桂下手,不然后果可见毛文龙之死。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还有个先死了的定南王孔有德,清初四大汉奸王,除了吴三桂外剩下三个都是被袁崇焕杀了的毛文龙的麾下,而毛文龙部可以说是在当时明朝在辽东只守不攻的情况下唯一还会进攻的部队。而且其位置在于满清后方的金州,皮岛一带,直接威胁满清的大后方,使得满清不能远征。当然毛文龙也不是一个好人,杀良冒功,耗费钱粮,征招商贾,贩卖禁物等。但是毛文龙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打出来的,桀骜不顺一点在所难免,袁崇焕怎么就敢矫诏擅杀大将,假使毛文龙不死怎么会有己巳之变,皇太极怎么敢远跨千里入寇京师,袁崇焕又怎么会下狱赐死。

袁崇焕对大明的重要性到底大不大?他活着明朝是不是就不会灭亡?

辽西将门代表人物:祖大寿

如果说满桂代表的是草根的崛起,始终还是要在辽西将门的势力范围内混,只能算关宁军的内部矛盾,而毛文龙代表的则是东江将门的崛起。若无毛文龙,朝廷只能依仗辽西将门,所有资源必然向辽西将门倾斜,而有毛文龙在,功劳,资源必然要被分走,这是辽西将门所不能容忍的,而必须依靠辽西将门的袁崇焕必杀毛文龙。可怜毛文龙看不穿这一点,对袁崇焕一点戒备心都没有,不然袁崇焕是不敢火并毛文龙的,他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自萨尔许之战后辽东的兵力问题,首先萨尔许之战明朝兵力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精骑约三万;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发兵共约两万五千人;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发兵共约两万人;浙江发善战浙军步兵四千;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土兵,数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约七千人;明军总数约八万六千人。与盟友海西女真叶赫部军一万人,朝鲜军一万三千人,总计十一万多人。可以看出死的都是外援,辽西将门实力丝毫无损。其次是广宁惨败中,祖大寿直接逃亡觉华岛,保存了大部分实力,而经此一役,辽东已无明军,辽西军门一家独大之势凸显。袁崇焕也是在这时候开始崛起的,但是刚开始并没有依靠辽西军门,而是在孙承宗的提携下与满桂建宁远城。

回到开头,为什么袁崇焕会提出五年平辽呢,作为当时辽东的英雄,宁远,宁锦大捷之后却无奈的愤而辞官,作为一个重新起复的官员第一次面见皇帝,难免想在皇帝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加上崇祯表现的特别器重袁崇焕,一时激动下头脑发热说出五年平辽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换做别的皇帝也许就一笑置之了,但是崇祯不一样,刚登基就设计除掉魏忠贤的他觉得自己必成一代中兴之主,而且根本就不清楚辽东的局势,直接就当真了,这下就苦了袁崇焕了。所以为了完成五年平辽的任务,袁崇焕只能依赖辽西将门,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辽西将门由此彻底坐大,这颗大明最大的毒瘤无人能治。

袁崇焕能做到让辽西将门无限膨胀是因为崇祯给了他毫无制约的权利。钱,物资,用人用将都是袁崇焕说了算,而且只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便宜行事。这样还不算,还防微杜渐的说自己这样会得罪很多人,要崇祯一定要相信他,不要听信谣言,这下好了,袁崇焕成了大明立国以来权利最大的封疆大吏,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权利最大的封疆大吏。正因为有这样的权利他才敢擅杀毛文龙。而在杀了毛文龙之后朝廷居然还没有怪罪,这为他之后私下与满清议和埋下了伏笔。可以说袁崇焕就像一个被家长渐渐惯坏的小孩,来自崇祯的无制约的权利与五年平辽的压力把他摧毁了,而他在被摧毁之前杀了毛文龙,造就了辽西将门。

古代有种说法叫养寇自重,满清之于辽西将门就是这么一种情况,满清不灭,辽西将门要钱朝廷得给,要权朝廷得给,用人只用自己人,针插不进 水泼不进。打仗从来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见势不妙拔腿就跑,所以历次大败下来实力不减反增。若要平辽,必先瓦解辽西将门,直接掌握关宁军后压服毛文龙,毛文龙部袭扰满清后方,正面建立宁锦防线坚壁清野困死满清。在这种情况下,蒙古诸部不可能全部倒向满清,满清的势力范围之内只能局限于辽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以皇太极满汉一体,努力汉化的政策,满清也只能越打越穷越打越弱。以十年之坚守则攻守之势反转,满清只能坐困辽东。

袁崇焕对大明的重要性到底大不大?他活着明朝是不是就不会灭亡?

八旗铁骑

袁崇焕的历史评价最早由明末的贬到清乾隆的褒再到近代的质疑,就他个人而言,有功有过,其功在于宁远,宁锦大捷,在当时清军势如破竹的形势下挽狂澜于既倒,但其才能仅限于守成,然后就开始了他的过,最大的过就是擅杀毛文龙。没有制约的权利会让人膨胀到爆炸,崇祯给了袁崇焕太大的权利,而袁崇焕的能力不足以驾驭这么庞大的权利,所以他自己炸了,辽东局势炸了,大明也炸了。赞其功者,誉其为民族英雄,大明的救世主,怪其罪者,贬其为大明亡国之罪人。但是归根结底,袁崇焕没有错,错的是崇祯,作为一个皇帝,识人不明,用人不善,随随便便一次平台奏对就把毫无制约的权利下放给大臣。这是前所未见的荒诞之举,这是对自己对大臣对国家好不负责的做法。

袁崇焕早在宁远,宁锦大捷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辽东巡抚非他莫属,但是他的权利是要受到制约的,而不是想干嘛就干嘛,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杀谁就杀谁,而且做完这些事之后什么事都没有,朝廷还要说你袁崇焕干的好,继续再好好干。一个好的大臣碰到了一个不好的君王,下场是很悲惨的,像明初时朱允炆用李景隆,害了自己的江山夜害了李景隆。好好的曹国公,大明第一纨绔,非要赶鸭子上架去沙场对决百战统帅燕王朱棣。

所以说不应该骂袁崇焕而应该骂崇祯,大明的灭亡是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最大的根源是在崇祯的身上,一心要当中兴之主,空有满腔的雄心壮志却无与之相匹配的能力,遇到挫折就一死以谢天下,死,容易,活着,难。

袁崇焕之于大明,本该是流芳千古的英雄,到最后毁誉参半甚至仔细想想会有过大于功的想法,何其悲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