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 赵原画选

 百了无恨 2016-12-25
元 赵原画选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明 赵原 摹王维雪山图卷 绢本水墨设色 41×278.3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赵原,元末明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本名元,入明后因避朱元璋讳而改作原,字善长,号丹林。莒城(今山东莒县人,一作东平(今属山东)人,)寓居苏州(今江苏苏州)。善诗文书画,明洪武初奉诏入宫,因所画不称旨而被杀。擅山水,师法董源、王蒙,作品多作浅绛山水,笔墨圆劲秀逸。亦长于画竹,画法多变,有龙角、凤尾、金错刀之称。有《合溪草堂图》、《晴川送客图》、《溪亭送客图》、《陆羽烹茶图》等传世。

元 赵原画选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元 赵原画选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赵原-陆羽烹茶图-元人集锦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赵原《陆羽烹茶图》。若谓山水画的“石如飞白”,赵原以草书的笔法,运笔甚快,多以侧笔皴画山石纹路,渲染甚少,岩石的凹凸,轮廓曲卷,尽在飞舞的笔端下得之。近景树石是李郭一系,远岸山峰则是董巨,笔下树石皴点,加以赭石设色,颇为苍润。台北故宫又藏《溪亭秋色》一轴更具特色,此画以《陆羽烹茶》为题。作者自题及窥班题七言律诗一首,均以夏日山静昼长的生活来搭配画。


元 赵原画选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元 赵原画选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元 赵原 仿燕文贵山水图 沈铉 竹石卷(赵沈合璧全卷)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图绘疏树坡石,远岫平溪,水天一色。山势平缓,形如窠石。山峦用侧锋勾出轮廓和脉络,再以淡墨加彩皴染,类似层云。树干随写随皴,并用浓墨点疤节,树枝似龙角或凤尾,错落有致。笔法圆秀。构图平远。无款识,钤“赵元私印”、“善长”二印。

元 赵原画选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元末 赵原 晴川送别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图下坡岸上有三个士人拱手道别,两小童抱琴携物于旁,而靠岸水中泊一小舟,有船夫忙着掌舵解篙,篷舱中客人端坐,而舱外则有客人翘首站立,似在等待岸上的来客。刻画的是普通的士人的生活场景,平淡而温馨。坡岸的小山上两株巨松高耸挺拔,松针似卷曲的排云,已是元人画法。岸边的芦苇随风起伏,而图的上方,在水的对岸,是高高耸峙的数座山峰。构图上犹存王蒙的“长松高岭”格局的遗韵。山中丛树茂密,有小溪悬泉拾级而下,似闻潺潺水声,一切是那么的生气蓬勃,和谐融洽。图上自题:“莒城赵原为退轩刘广文画晴川送客图”。

元 赵原画选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元 赵原 合溪草堂图 纸本设色 84.3×40.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原善山水,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在他作品中所写的景物,惯用枯笔干墨,很是干淡清逸。此图则用温润疏宕的笔调,画出了另一番山水意蕴。可见赵原并不拘泥于一家之法,善于拓展新的画风。此画潇散简逸,笔墨简洁,多干笔皴擦,无一笔拖泥带水,是赵原一幅颇具代表意义的山水杰作。画上有乾隆皇帝的御题诗,并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等帝王的收传玉玺。
此图采用对角线构图,右下绘有一洲为嘉兴澄性海,洲上筑有人交谈。对岸林木扶疏,湖中渔舟忙碌。笔墨疏淡,设色简雅,风格近似王蒙。自识[莒城赵元为玉山主人作合溪草堂图]。按玉山主人即顾阿英,旁又见顾阿瑛的题记,可知此图描绘了顾阿瑛私宅嘉兴合溪草堂的景色。顾氏款至正癸卯即公元一三六三年。

元 赵原画选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元 赵原 树石图 绢本设色 25×19.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疏树坡石,远岫平溪,水天一色。山势平缓,形如窠石。山峦用侧锋勾出轮廓和脉络,再以淡墨加彩皴染,类似层云。树干随写随皴,并用浓墨点疤节,树枝似龙角或凤尾,错落有致。笔法圆秀。构图平远。无款识,钤“赵元私印”、“善长”二印。


图绘溪山水阁、草木繁茂,溪水潺流。画家以侧锋勾皴山石,用笔疏率苍简,画法近《陆羽烹茶图》,而较《合溪草堂图》纵逸,此图为赵原晚年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