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高效能人的七个习惯》就是这么简单(下篇:公众领域)

 小刚刚图书馆 2016-12-25

1



在上篇个人领域部分,我已经和大家讲了高效能人的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都是关于个人本质的构建,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从重新探索自我到完成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公众领域的部分:

从独立到互赖:

◆习惯四:双赢思维

◆习惯五:知彼解己

◆习惯六:统合综效

自我提升的完善:

◆习惯七:不断更新

公众领域部分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情感账户。所谓情感账户,储存的是增进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信赖”,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一份“安全感”。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

情感账户是公众领域的一个重要关键,后面的习惯都是以情感账户作为基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是沟通最好的方式。所以在培养公众领域的四个习惯的时候,你首先要储存做好你情感账户的建立,很简单的说法就是“如果你重视一个人,那么必须同样重视他所重视的事情”。

2

习惯四:双赢思维

(1)双赢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

双赢思维应该都不陌生,双赢不是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就是让双方都能获得利益。人类的活动都是社会活动,我们在做事过程中特别注意到生意人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很多时候你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怎么做别人才愿意帮助你?只有你给别人也带去一定的收益,别人才愿意为你付出,除非你们有非常的关系,他可以不计代价的帮你,这个又要在情感账户的基础上才能说开了。

(2)双赢就是换位思考

这里直接介绍大家平时计划事情要做到换位思考的步骤:

第一步:在工作生活中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尽量清楚地考虑对方对目前情况的了解。比如他的处境,他的困难,他想得到的东西,你能带给他的好处。

第二步:从你的角度,写下你认为赢的结果。你赢了以后双方能得到什么?

第三步:通过前面的两个步骤,直接找到他/他,进行有效地沟通。沟通需要拿出你的真诚来,双方要坦诚相待,直到找到一个双方受益的解决方案。

(3)制定双赢计划

双赢协议的五要素: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奖惩制度。

在工作生活领域你要经常制定双赢计划,比如在你的家庭教育方面,和孩子一起根据以上的五要素制定双赢协议。设计一定的奖惩制度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他也愿意为你分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在工作中与你的同事制定双赢计划,让他可以协助你完成你的工作,你可以让他从中受益什么。

习惯五:知彼解已

这是移情沟通的原则。知彼解已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方法:

学会倾听

在和别人的沟通力,试问你有没有好好地在倾听别人讲话,什么时候最容易不专心?是听不进还是不愿意听?你的反应对于讲话的人有什么影响?好好想想这几个问题。如果你认真的听别人讲话,会不会效果又不一样了?

倾听练习

倾听是需要练习的,人们讲话的时候,也附带了很多身体语言,包括他们的手势、姿态以及面部表情,你都要识别出来,你要下意识的去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要太过心急,要有耐心,要尊重对方,每次说话最好要等对方说完,再作出适当的反馈。

培养倾听意识

很多人喜欢抢话,不喜欢听别人讲话,别人说了一句,他有可能就马上接上话来,把你以为的都说了,最后还是不知道别人真正的意图。针对这类人,你要下意识地培养自己倾听别人的习惯,每次控制自己几分钟,实在控制不住,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先说几句”。

总之,知彼解已就是要你学会倾听,通过听来了解对方,在逐步深入表达你自己的想法,这个习惯有助于提升你表达的准确度和连贯性。

习惯六:统合综效。

基本心态:如有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沟通的有效层次:互相堤防(赢/输或输/赢模式)→互相尊重(妥协)→统合综效(双赢)

这一步最重要的是要你尊重差异,建立优势并弥补弱点。别人和你的意见不一致,回忆一下你是怎么处理的?每一次差异就是你提升最好的时机,你要认真找出差异化的本质,看看能不能被自己所利用。你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同事合作的时候更倾向于集思广益,聆听不同的意见,要用宽大的胸怀来接受别人不一样的建议和想法,来完成你的工作。

习惯七:不断更新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更新也是基于前面六个习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升级。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层面:

 ◆身体:锻炼、营养、压力调节

◆社会/情感:综合综效、内在安全感

◆精神:实现价值、忠诚、学习、冥想

◆智力:阅读、想象、规划、写作

“砍柴不忘磨刀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其实这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在我们中国是很早被提出来的。但是要运用,就需要你花一定的时间停下来,好好思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学习、思考、坚持、实践,不断循环,螺旋式地上升,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3、

最后,七个习惯讲完了,你觉得对你有效果么?

例子:我的一个同事她看上去每天都很忙,忙的像个陀螺,根本就停不下来的节奏。她说感觉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开不完的会,接不完的电话,单位没有她就运转不了了。这么拼命做事的人却不怎么受老板喜欢,业绩也平平,同事对她的评价只是淡淡的一句“人挺好”。仔细分析了她的情况,我发现她忙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别人的工作,就像电视剧里的便利贴女孩,这类人属于职场里的“老好人”,她们害怕得罪别人而一昧接受别人的要求,我也想说是“烂好人”。因为她们尽力在帮助别人后自己的事就很有可能来不及做,或者匆匆忙忙做完,造成自己职责的工作做的不够好,很多这类人其实并不得老板喜欢,同事也只是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来虚情假意的讨好你一下。

建议:要懂得适当的拒绝别人,先专注做好自己的工作,停下来思考怎么样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做。结合前面个人领域的是三个习惯、公众领域的四个习惯,通过计划、执行、反馈,不断更新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坚持用上这七个习惯,由内而外的造就自己。

希望我的文章对你也有所启发,如有有用请点个赞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