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里村:吕氏外戚在此祭奠汉高祖

 songsgt 2016-12-25
高里村:吕氏外戚在此祭奠汉高祖
2016.12.9
宝鸡日报记者 李波


     陈仓区周原镇,有一个村子名为高里村,听起来平淡无奇的名字,背后却和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关系密切。据村里老人们讲,高里村原本并不叫这个名,而是被称为“高吕村”。所谓“高”是汉高祖的高,“吕”则是吕后的吕。后来随着村民们的口口相传,“高吕”才成了“高里”。话说这高吕村,和高汉祖刘邦以及名气并不输于他的妻子吕雉有何关系,西汉王朝都城长安之中两位最有权势的人,怎么会放眼看到虢镇塬上这个小村子呢?

不得不说的吕后

     拿衣服要找衣领,说人物要讲风云。既然高里村这个名字和刘邦、吕后有关,我们就来说说在西汉初年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里,刘邦和吕后都做了些什么。刘邦的故事,电视里、电影中、天桥底下说书的人告诉我们的太多太多,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今我们就单说这吕后。

    人中龙凤,用来形容吕后绝不为过。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吕后: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甚至在其伟大著作《史记》中,吕后的故事,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时仍然沿用,可见两位历史学家对吕后功绩的认可。

      看看吕后都做了点啥。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她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她是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实行“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好基础的女政客;她是下嫁刘邦的少女,是陪丈夫颠沛流离仍不忘教育子女的妻子;她是诛韩信、戮彭诉的“女汉子”。

     好吧,她太厉害,厉害到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终究,她抵不过时间的车轮,薨了。令她无比遗憾的是,在离世前,她费尽心力却没有完成最终的政治部署。而后,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流血斗争,终究以刘氏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那些曾鲜衣怒马的外戚们,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这便是高里村村民们认为,他们的先民和吕后有关的开始。

充满迷雾的历史

      吕后的故事且按下不表,先来看看今天的高里村。

     今天的高里村,路宽景美人实在。听说有人来了解村名的由来,一下子围过来了很多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就讲开了。生怕一个小细节的遗漏,让村名的由来说不清楚。而这一切故事的开头,就要从被吕后扶植上去,最后倒了霉的外戚说起。


     “失了势的外戚们,死的死伤的伤,只能离开都城往其他地方跑了,要避难保命啊。”今年79岁的朱清华,在高里村住了一辈子,他听过很多有关村名的故事,“一路往西逃跑,这些外戚们选择了在‘高吕村’落脚了。”

     高里村的老人们,仍旧记得村里以前有个汉高祖庙。这是关中道上唯一的,气势很大的专为汉高祖而立的庙。为何此地有个汉高祖庙呢?据高里村老人讲,村子的背后有一条路,相传就是刘邦当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时候走的路。这个战役实在太经典,也不知道是刘邦自己还是其他人,等战争结束后,在高里村修了这么一个汉高祖庙。

     村里有一通道光年间的石碑,为了重修汉高祖庙而立。碑文中记载:汉高祖庙大殿三楹、后殿三楹,而关帝、圣母、韦陀菩萨祖师三官皆次第兴工,庙内有戏楼一座、山门两座、钟鼓楼各一座,道房三间,新修书房四间,庙内有官地二十亩……

     此庙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为啥那些外戚们要逃到我们村呢,就是因为这里有个汉高祖庙,那些仍旧对西汉王朝衷心的外戚,只能到这里默默祭祀汉高祖,表达自己的衷心。而这个村子,也在外戚的影响下,称为高吕村。”朱清华讲,虽然高里村有五大姓,但距离汉高祖庙最近的,都是吕姓的族人。

     朱清华咋知道外戚们把这个村子叫做高里村呢?

     据老人讲,早在1960年的时候,他在村里担任老师,教村民们识字。那时候遇到了一位收集民间典故书籍的人,这人随身带的一厚摞书里,有一本可能编写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宝鸡县志》,在这本书里,明确的写了高里村原名高吕村,因西汉初年的外戚来此避祸而得名。可惜此书已不可寻。

有待考证的村名

      “避祸、西逃、外戚、高吕村?”

      听起来不靠谱吧。宝鸡有很多村子,都是因为避祸的人居住而逐渐形成了村落。虽然避祸的原因各有不同,后来的境遇也千差万别,但这些村落都有一个特点:村民大都改了原本的姓氏,像完颜改姓了王,像铁改姓了贴等等,这难道不是避祸时候最先要做的吗!

     外戚来高里村避祸,不但仍旧姓吕,而且大胆的将所住地方的村名改成了那么扎眼的高吕村,就不怕刘姓皇族的势力找到他们,斩草除根吗?

     暂且不说这些外戚们怎么想的,就是被用来证明外戚们逃到高里村的证据,目前除了传说之外,也只剩下一通道光年间重修汉高祖庙时候立下的石碑而已。陈仓区博物馆馆长董卫剑去过高里村好几次,也想弄明白这个村名到底怎么来的。“就目前的证据来看,只有道光年间的石碑,而且石碑上明确的写着,这个村子就叫高里村。这通石碑上还记载着,在两百年前的康熙年间,汉高祖庙就重修过,不知道那时候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找到康熙年间的石碑,就能解开个谜团了。如果康熙年间高里村就叫高吕村,再加上朱清华看过的那本《宝鸡县志》,应该能说明问题。

    “康熙年间的石碑,如今就剩下个碑首和碑座,碑身当年被砸碎烧了石灰。”村里的老人回忆,以前两座石碑一左一右,分立在汉高祖庙的两侧,如今康熙年间的,已经没有了。

    暂且把石碑这个证据存疑吧,那吕氏外戚行不改姓坐不改名的事情,恐怕有点说不过去吧。

      高里村的老人,有自己的见解。
     “从汉高祖到汉惠帝刘盈,再到前后少帝刘恭、刘弘,一直都有吕后的影子,但吕后薨后,登基为皇帝的文帝刘恒、景帝刘启都是贤明君王,对吕氏外戚并没有穷追猛打,而且吕后遗诏赐给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黄金,所以刘姓皇族与吕氏外戚之间的仇恨已经没有那么深。外戚逃到高里村,不改名也是有可能的。”一位高里村的老人分析说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