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应该如何陪宝宝度过2岁敏感期?

 若无6pfz1awj3q 2016-12-25

、父母的心态和示范

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心态一定要端正、平和,正确理解和认识宝宝所处的成长阶段。

父母和家人对彼此的态度、行为,直接影响了宝宝的行为和个性。所以我们在看待敏感期宝宝的各类行为时,也需要反思自己与家人的行为和态度。

共情、讲道理的方法,对于1-2岁的孩子也许还不太好理解,那么父母和家人的行为示范,直接引导就显的相当重要了。所以多看看成年人自身的言行举止,比一味想着怎么纠正宝宝的行为有效得多。

2、绘本和情景模拟

绘本是很好的引导道具,比如《小熊宝宝》绘本系列中就有相关的引导,包括:

《你好》,教会打招呼;

《排队一个接一个》,教会在公共场所排队玩耍;

《好朋友》,教会分享和一起玩耍;

《谁哭了》,教会宝宝遇事不大哭大闹。我们在讲述的时候,也做了调整,比如我们把原绘本中的“不是小宝宝了”改称“是大宝宝了”。在猪小妹遇事哭闹的时候,我们会说,你是大宝宝了,不哭,说话或者指出来,告诉妈妈,你要什么,这样她会努力的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她的需求。

与家中的玩偶玩与小朋友相遇时情景模拟游戏。

与宝宝玩交换玩具情景模拟游戏,教会宝宝学会分享以及通过交换获得玩其他玩具的机会。

3、巧妙使用手语

教会宝宝一些手语,比如“等待”和“不能这么做/Nono”的手语。这些手语,对宝宝在家和在外的行为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效果。

【“等等”“Wait”】,只要一说这个词,双手交叉放到下巴下,表示等待,现在我们使用这个手语,在等待吃饭,等待玩耍,等待回应要求等。

【“No”】加食指放在鼻前左右摆动,表示不可以这么做,多用在公共场合,制止将要发生的不良行为,比如争抢玩具、拍打对方、不按顺序玩耍等。

【“嘘”】手指放在唇前,做出这个手势,就要安静点,不要那么大声啦。

4、时间观念的建立

给宝宝买一个数字大的玩具手表,在宝宝在外玩耍时,提前告知指针指向时间,和结束玩耍时指针指向时间,在结束时间之前10分钟和5分钟,分别提醒一下宝宝看表。离开之前,跟所有的玩具、游乐设施、小朋友和陪同的大人说再见/bye bye,开开心心地回家。

5、理性面对攻击性行为,避免以暴治暴

宝宝在1岁-2岁这个阶段,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刚刚初步发展,而模仿能力极强。所以,以暴治暴的方法,只会适得其反,这正是打骂、关禁闭的方式不可取的原因。

家人之间不要玩拍打的游戏,或者以拍打示亲昵,宝宝会以为拍打是一种示好和获取关注的行为,进行模仿。在外活动时,遇到拍打人的孩子,或者打骂孩子的家长,尽快将宝宝抱走,因为她所看到的一切,她都会模仿,时效惊人。

与这个阶段的宝宝亲密接触时,尽量避免让宝宝抚摸、拍打家人面部;在教宝宝认识身体部位时,让宝宝指自己的身体部位。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在与他人靠近时,不知轻重的身体接触行为。

在公共场合活动玩耍时,在宝宝伸手做攻击性行为之前,拉住她的手,说“握握手”或者打招呼摇手说“Hello”。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宝宝改变了以前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