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师的八个自我觉察工具

 老淑女范儿 2016-12-25

一、认知三角

来源:认知行为疗法

  这是一个等边三角,三角三个顶端分别是想法、情绪和行为。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挺不错,想法、情绪和行为,可以模糊地对应知、情、意,加在一起涵盖了个体心理过程的全部。所以,尽管只是粗粗地列了三点,却是基本完整的,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想法、情绪和行为,通常是互相影响、互相激发的。当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比较混乱、对自己的行为或感受感到困惑,可以画一个三角,从一个旁观者的眼光看一看自己的所思、所感、所为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清楚地看到在这个当下或者过去的某一刻、某一段时间,自己某些具体的行为、情绪和想法是如何互相激发产生的。

  有的时候,去补全一个三角,能帮助我们看到更多的自己。

  也许你有一些想法或行为,自己都不能理解,这时你把想法与行为写在三角的两个顶点,然后“情绪”这个顶点的空白提醒你去回忆:在有那样的想法或行为的时候,你的情绪是如何?

  也许你有一些情绪、有些行为,你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样做了?同样的,把情绪和行为标上去再去回忆:当产生这样的情绪,实施这样的行为的时候,内心的声音是什么?

  也许你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感到困扰,却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便可以因为这个三角的设置来关注到行为,可以从行为的结果来反向检查,自己的情绪或想法是否存在着改进的空间,以及行为本身是否存在着改进的空间。如果已经列出的想法或情绪不足以解释行为的产生,那么就可以去看是否还存在着什么隐藏的情绪或想法而自己没有注意到。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认知三角去觉察的。

二、萨提亚冰山

来源: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如果说认知三角涵盖了知、情、意,可谓之全面,那么萨提亚冰山对心理内容的觉察之深,可谓之深刻。

  以下是萨提亚模式中的个人冰山理论的隐喻,共分为7层,每一层都由它下面的那些来决定:

1、行为

  你的具体行为,你的行为中体现的应对模式。

2、应对方式

    (1)五种姿态: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一致性。

    (2)指责的特征:抱怨、牢骚、烦躁、嘀咕、生气、控制、发泄,等等。

    (3)讨好的特征:难以拒绝别人;难以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某事而过度内疚、自责;将想表达而不能表达的感受进行压抑;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好而故意表现好;害怕被抛弃而做自己不是真正想做的事......等等。

    (4)超理智的特征:坚持对错、讲道理、固执、钻牛角尖、较真、死抱着道理不放......等等。

    (5)打岔的特征:不在状态、存在感缺失、逃避、不解决问题、注意力分散......等等。

    (6)一致性的特征:关系平等、内在平衡、接纳、欣赏、庆祝。

3、感受

    (1)感受: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害、恐惧、忧伤、悲伤......等等。

    (2)感受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观点
  
    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信念、假设、预设立场、主观现实、认知)。

5、期待
  
    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

6、渴望
  
    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自由等等。(人类共有的:被爱、被认可、被接纳、有目的的、意义、自由)

7、自己:我是谁

  灵性、灵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
  
    空说抽象,举个例子:

  事件:我和女朋友吵了一架,她生气了,我哄她开心。

  (1)行为:我哄女朋友开心.

   (2)应对姿态:讨好。我之所以讨女朋友开心,是因为我采用了讨好的应对姿态。

   (3)感受:焦急、害怕。

    A、我之所以采用了讨好的应对姿态,是因为我焦急、害怕。
    
    B、感受的感受(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个感受):担心。我担心女朋友会不理我,讨厌我,所以我又急又怕。
  
    (4)观点:我之所以又急又怕又担心,是因为我的预设就是女朋友需要哄才能消气。只要哄了女朋友就会消气;如果不哄;女朋友就会讨厌我。我和女朋友修复关系的唯一方式就是哄她,而不是指责她,跟她再讲一遍道理或者跟她敞开谈谈。我没有其他办法了,我怕我会搞砸。

  (5)期待:我之所以有这些感受,是因为我太期待女朋友能原谅我,太期待女朋友能够理解我,太期待女朋友能看到并承认我也有正确之处,太期待我们的关系能回到吵架之前的样子。我之所以有这些观念,是因为我期待女朋友会因为我哄她而原谅我;期待我挽回关系的努力能够被她认可和接受;期待她能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6)渴望:我渴望被接纳,我渴望我依旧是被爱的,我渴望与我爱的人有联结。

  (7)我是:我是不安全的,我是不够可爱的,我是不够好的,我是没有能力的,我的存在感是薄弱的。
  
    其实写到这里,你若同时熟悉认知行为疗法和萨提亚就会发现,这里的“观念”,就像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自动思维,而这里的“我是”,就像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核心信念。
  
    除了这两个工具之外,以下这些工具看起来更日常与随意,但并不影响它好用。

三、口误、笔误等过失

来源:精神分析

  写错字、说错话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囧事,然而一个受训良好的人会用来自我分析。比如有个在网上找的口误:朋友单位开联欢会。一女同事平时很喜欢表现,上台就说“我平时是个很寂寞(幽默)的人。”

  如果是个一般人,可能说了就说了,但如果说这个女同事学过一点心理学,那么她就可以据此来问问自己,“我真的是个很寂寞的人吗?我在什么时候感到寂寞?”也许她会意识到自己平时的喜欢表现可能正是和寂寞有关。若真是如此,便救了她。

四、梦

来源:精神分析

  梦也是自我觉察的好工具。梦中的事件、情绪、意象都可以拿来作分析。通常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来发现梦境背后的意义。由于释梦技术没有固定的程式和结构,各个流派的释梦方式也有所区别,故不在此详述。

五、心理或行为上的失控、或不合常理

来源:精神分析等

  当你发现你出现一些你不能自主解释或控制的情绪,当你陷入心理冲突中无法抉择,当你的行为自相矛盾,当你无法克制自己的冲动去做某些事……背后一定有什么事发生了。也许,停下来观察自己,正是个好时候。

六、躯体感受和疾病

来源:精神分析等

  身心是有关系的。当身体出了状况,那么可能根源在于心理,也可能不是,但这是一个观察自己的角度。
  
七、投射

来源:精神分析

  佛印看东坡像尊佛,东坡看佛印像坨屎,这就是典型的投射。当你发现自己看啥啥不顺眼,看啥都是消极的,你就可以反观自己是不是出了问题。

八、关系

来源:精神分析等

  民间有俏皮话说得好,“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当关系出了问题,常常也有自己的问题。可以借助对方来检查自己的投射和移情,看一看自己是否有存在问题的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