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顽固咳嗽的疗效观察

 老玉米棒 2016-12-26
摘 要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顽固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57例顽固咳嗽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观察效果,对照组服用盐酸氨溴索胶囊。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率82.14%,有3例觉胃脘不适,改为饭后服药,不适缓解,坚持治疗。结论:千金苇茎汤加味可有效治疗顽固咳嗽,通过本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其治疗效果优与盐酸氨溴索胶囊。
  关键词 顽固咳嗽 千金苇茎汤加味 疗效
  咳嗽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门诊呼吸科30%。临床常把咳嗽持续8周以上,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又叫顽固咳嗽,多伴随咳吐痰液色黄或白,咳痰不利或痰黏稠,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而咳嗽常常是患者惟一就诊症状。由于服用药物时间较长,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加之患者不重视,常常自行购药服用,因此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用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顽固咳嗽收到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内科学》第7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为主要症状超过8周,中医伴咳吐痰液色黄或白,咳痰不利或痰黏稠,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西医伴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肝、肾、肺疾病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治疗过程中发热,血象明显升高;④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010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顽固咳嗽患者57例,临床诊断符合咳嗽为主要症状超过8周,中医伴咳吐痰液色黄或白,咳痰不利或痰黏稠,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西医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其中男18例,女39例,年龄35~52岁,平均45.3岁,病程8周~0.5年。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有明显细菌感染的可口服阿莫西林,治疗组以千金苇茎汤加味(由苇茎15g,薏以仁15g,桃仁15g,冬瓜仁30g,竹茹12g,桔梗10g,黄芩12g,川贝6g,百部12g,紫苑10g,知母10g,甘草6g等组成),1袋/次(170ml),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服1次。对照组服用盐酸氨溴索胶囊30mg,3次/日,饭前口服。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禁食辛辣香燥,酒及油?之品,症状好转可停服。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7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2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②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③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SPS11.5软件包,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82.14%。
  讨 论
  西医认为咳嗽作为一个症状,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等,治疗以抗炎、化痰及支持对症为主,但抗生素长期使用易致菌群失调,而祛痰药包括刺激祛痰药和黏液溶解剂,前者现已少用,后者主要是盐酸氨溴索,但该药也有不良反应的报道。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顽固咳嗽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在中医文献中,至今未见与慢性咳嗽临床表现完全对应的病名记载,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慢性咳嗽属于中医“顽固性咳嗽”“久咳”“久嗽”“内伤咳嗽”等范畴。咳嗽最早见于《内经》。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一种肺系病证。《素问?咳论》开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例咳,非独肺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咽喉病诸候》曰:“五脏久咳则声嘶”。《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强调咳嗽的发生虽主于肺,但与外感六淫及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对咳嗽的治疗首先应辨证,分析其病因病机,再辨其外感或内伤、寒热、虚实。同时“治咳必先治痰”,说明痰是顽固性咳嗽治疗的重中之重,而?痰又是痰最常见的类型,与热邪、湿邪、寒邪、瘀和气虚、阴虚相关。
  四川泸州地区地处丘陵地带,潮湿多雨,易滋生痰湿,郁而化热,因此体质多偏湿、偏热为主,而湿为痰之始,痰为咳之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加之泸州人喜好辛辣,因此泸州地区顽固咳嗽患者症见咳吐痰液色黄或白,咳痰不利或痰黏稠,舌质红,苔黄,脉细、滑数,以热痰蕴肺、肺热津伤,且病久多瘀,用千金苇茎汤加味以奏清热排痰、润肺止咳、化瘀。千金苇茎汤出自《古今录验方》,其中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本经逢原》谓“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为治肺痈要药,用以为君。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以排脓,下利肠胃以渗湿;冬瓜仁性味甘凉,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与苇茎配伍则清肺涤痰排脓,共为臣药,桃仁既有活血祛瘀消痈的治本作用,又有止咳平喘的治标作用,苇茎汤以清肺化痰,逐瘀排痰为主,再用知母与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百部、紫菀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竹茹、黄芩清热化痰;桔梗宣肺气,祛痰止咳,引诸药入肺经,同时现代药理研究桔梗能反射性增加气管分泌,稀释痰液而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并有镇咳作用;更以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排痰、润肺止咳、化瘀之功。
  总之,慢性咳嗽的治疗,中西医各有所长,但目前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反复发作的问题。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寻找更为有效、速效的治疗方法,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体地区的气候、饮食习惯、体质以及本地区顽固咳嗽以热痰壅肺,肺热津伤多见等特点,应用中医独特理论体系及辨病论治,治以清热排痰、润肺止咳、化瘀,以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积极探索治疗顽固咳嗽新方法,收到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 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53-47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
  3 王磊,曲妮妮.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总结.中国知网硕士论文,2008,4:5-7.
  4 赵洪庆,刘丰萍,姜春华.咳嗽治验[J].社区中医药,2009,25(l):32-33.
  5 郑伟彬.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和中医证型聚类分析探讨.福建中医学院,2009:14.
  6 洪广祥.慢性干咳治疗之我见.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344-346.
  7 邵长荣,张哗敏.辨治慢性咳嗽?宜以疏肝调心从之.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1-3.
  8 蒋建云,王东梅.内经?咳嗽病因病机探讨[J].四川中医,2002,20(12):13-14.
  9 吴银根.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和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8,40(7):7-8.
  10马君,牟晓华,杨汉东.浅析活血化瘀法对慢性咳嗽的治疗作用[J].陕西中医,2004,25(4):331-3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