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1)雾霾天气,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因为雾霾颗粒造成了_________,影响了_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了_________的固定。 (2)雾霾颗粒进入呼吸道_____(是/否)进入了内环境。在此引起的咳嗽,多痰属于________免疫,参与该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雾霾颗粒的过程依赖于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存在_____________,此类物质可以将雾霾颗粒分解并排出细胞。 (4)因为吞噬细胞的功能有限,雾霾会使溶酶体膜破裂,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 (5)由此可见,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
参考答案: (1)下降,光照减弱,ATP[H], 二氧化碳 (2)否,非特异性,溶菌酶 淋巴因子 (3)细胞膜流动性,水解酶 (4)细胞坏死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地理: 例1.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例2:(2014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述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家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24分)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例3、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十里“霾”伏,自强不“吸”,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雾霾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四类:
参考答案: 例1、B 例2、 (1)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华北平原东南部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显著,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2)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例3、 (1)相同点: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分布(1分); (2)冷锋过境(1分);判断依据是:气温下降,刮偏北风,且风力增强(1分);反气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运动使冷空气扩散南下(1分)。(3)相同: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1分),工业生产的废气(1分)以及城市建筑工业和道路的扬尘(1分);不同:上海冬季无城市供暖,因此燃煤造成的污染物较少(1分)。(4)逆温时,近地面大气的气温分布特点是下部低、上部高(1分),因此大气下部密度比上部大,不易发生对流运动(1分)。 解析 答:(Ⅰ)相同点: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 2014年初,雾覆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测和燃煤企业的治理对于减少雾霾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
(用含有V、m的代数式表示). (1)若用氨水吸收工业废气中的
性(填“酸”“碱”或“中”).
(3)可通过电解法使吸收液再生而循环利用(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并生成化工原料硫酸.其工作示意图见图2,试写出生成硫酸的电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
解析 (1)根据题意知多空电极a为负极,CO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多空电极b为正极,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怎么样?你答对了多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