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北地域文化之形成及发展

 茶香飘万里 2016-12-26
   陕北这块地方,历史上是指耀县以北的陕西北部地区。这是因为,早在周代,耀县以北就先后被捡犹、白翟部落占领,捡犹还长时期和周朝统治者作战。《诗经》里就留下了“不逞启居,捡犹之故”,“捡犹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我径阳”的诗句。到了后代,陕北成了三秦之一的翟秦,由秦降将董黔立国,时间虽短,却也在地区划分上留下了鸿爪。 
    现在研究陕北的文化,亦即陕北的民俗文化,笔者以为可名之曰陕北地域文化,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民族圣地开发最早孕育了陕北文化 
    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墓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黄陵县曾被称作中部县,应该是位于陕西中部,但历史的原因使它不折不扣成了陕北的一个县。这样,就有理由说,陕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圣地。 
    民族发祥地理所当然地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考古发现早在一万五千年至三万年前,现在延安市的黄龙县就有人类居住,并且被命名为“黄龙人”。这些黄龙人的后裔,很可能就是后来的黄帝部落。轩辕黄帝被公认一为华夏人类的祖先,在他统治的时代,虽无确切的文字记载,但和他差不多同时代的人神农氏尝百草以发现五谷的传说,他的妻子螺祖发现蚕并养蚕的传说,他的大臣苍领造字的传说,他的大臣杜康酿酒的传说,和他相距不远的有巢氏造屋的传说,和他作战的蛋尤氏冶铁的传说,以及他那个时代就发明了指南车,发明了阴阳历算等等,都说明黄帝的子民们为了生存,千方百计加速物质生产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这些,都可看作是陕北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 
    陕北民歌现在还保留极其简易的三种民歌,即《回牛歌))、《踩场歌》和《打夯歌》。《回牛歌》只一句,是犁地犁到地畔时要牛回头才唱的,歌词为“噢,回来!”,声音当然拖的很长;((踩场歌》是吆牛或拉牛踩踏铺在场上的庄稼时唱的,歌词为“哞哞来,   好好来,好好来来好,来来好好来,好来来”。好像很繁复,实词也只两个字:好来。《打夯歌》歌词是“咳哟咳哟,咳哟咳哟,调呀么来着。咳!哼!咳!”已经可说是完整的陕北民歌了,但实词也只有“调来”二字。以上的三首民歌,都是劳动时唱的,而且都是一种原始的劳动。这就说明,开发得最早,使陕北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化。 
    民歌如此,舞蹈也不例外。天旱祈雨时农民们的如狂如痴疯魔般起舞的抬龙王爷楼子,几乎可以不用道具的陕北大秧歌,蹋场子,巫神跳神时摇着三山刀尽力扭动的腰肢,已经很有了名气的祭祀舞蹈《宜川胸鼓》,也都是为了求神,为求吉祥,或纯粹就是为了红火而创作的。而《打夯歌》在演唱时,领唱者也往往带有舞蹈动作,打场时并排打槤枷的人们也都带有舞蹈动作,这当然都可视为直接的劳动舞蹈。劳动是人类区分于动物的决定因素,由劳动而产生民歌,产生舞蹈,这自然就是最古老的民歌,最古老的舞蹈。陕北至今仍保留了这些最古老的民歌, 
最古老的舞蹈,当然也就说明了陕北开发得最早。正是因为开发得最早,才使得陕北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陕北文化。这是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陕北的民间美术,也不乏最原始的最古朴的作品。陕北民间剪纸中几乎是随处可见的《抓髻娃娃》,就是生殖崇拜。在陕北的宜君县,还残留有男性**与女性**的原始雕刻。而虫虫草草、花花鸟鸟的优美的剪纸,当然就是陕北古代先民们为和他们共生的其它动物们传神。由于陕北的石头风化得很厉害,至今还没发现保留的特别早的岩石画。可陕北的沙石,有些用尖镢即可挖开,陕北的先民们就在黄土崖壁上,沙石崖壁上,挖出了土窑洞、石窑洞居住,现今仍留下了称男女婚配为“洞房花烛夜”的佳话,就是在最时髦的豪宅结婚,仍被称为“人洞房”。可见这窑洞,窑洞大窗户上的几何式图案的窗棂,窑洞里做饭的锅台上的用鸡蛋壳碎片随意制作的镶嵌画,都是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象征。 
    二、胡汉杂处连年战争丰富了陕北文化 
    捡犹、白翟显然还不能被看作少数民族。因为在那个时候,就连汉族也未成形。从地理方位上看,捡犹,白翟甚至可以说是轩辕黄帝的滴派子孙,亦即现在饭馆门口经常可见的:正宗xx。但在汉族已经成了气候以后,陕北地区还曾长期被少数民族占领,这又是一个谁也否认不了的历史事实。 
    陕北较早的也是最强大的少数民·族该是匈奴族。现在,匈奴族是消亡了。有人说他们被汉族赶出了中原,远赴西域,并在外邦建了国,就是现在的匈牙利。但更多的更充足的理由却是,他们是因长期和汉族通婚,被汉化了,成了汉民族的一部分。汉朝是受匈奴困扰最严重的时代。武帝时,汉代的将军士卒们连年和匈奴打仗,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名将,至今茂陵仍留有马踏匈奴的石刻。汉朝打匈奴,显然是胜利了,但当时并没有把匈奴消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匈奴族,在汉朝被魏晋推翻后,其主刘渊竟甘愿为汉招魂,甘为刘邦后裔,在西晋末年就建立了一个也叫“汉”的国家,史称“前汉”。都城虽不在陕北,却也相距不远。稍后一些时期,匈奴族的另一个龙子,曾被汉族赐了姓的刘勃勃,更改名赫连勃勃,就在陕北靖边县的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建立了一个大夏国,直陈自己是黄帝的滴系子孙。大夏国立国虽短,但仍然已经彪炳于史册。 
    数百年后,在陕北的米脂县,出了个李继迁,他的后人元昊,也同样是废弃了宋王朝所赐的赵姓,在现在的宁夏一代建立了西夏国,确实也风光过好一阵子。 
    匈奴、党项族,既可在陕北立国,当然也就和当地原有的汉人杂处,互相通婚,繁衍生息。当然,战争也是绝对少不了的。胡汉杂处的结果使陕北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内容大为丰富,这又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陕北大秧歌中经常有一对滑稽的角色:蛮婆蛮汉。装扮往往是蛮汉翻穿皮、袄,蛮婆耳戴红辣角,手持早烟袋。唱词尤为特殊:“蛮婆家蛮,蛮婆家蛮,蛮婆家生在黑木头川。赫连勃勃黑木头川,黑木头川里有家园。”也许这种直陈是汉族加给匈奴族的,可光是扮相,十分滑稽,尽量出丑的舞姿,谁又能不说她就是匈奴族的遗存文化。 
    《安塞腰鼓》,是完全可以说享誉全国了。由于多次出国表演,在外国也多少有了点名气。但最先的安塞腰鼓,恐怕倒不是一种舞蹈,而仅是一种战鼓。陕北属丘陵沟壑区。战争,也多半就在丘陵上沟壑里发生。为了防止敌人偷袭,需要击鼓报警。两军厮杀,战争正激烈进行,需要击鼓助威。胜利了,全军欢腾,需要击鼓庆功。正是因了战争在每一块土地上都可以发生,所以安塞腰鼓在每一块土地上也都可以随时击打,且体小量轻,便于携带,成了士卒们可和兵器一起带的乐器,久而久之,《安塞腰鼓》才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这不能不说就是战争的产物。 
    陕北的有些民歌,至今有汉语词典中根本查不明白的词可见,可能是某个少数民族的存留语汇。陕北人把“麦饭”叫“库来”,把“猫耳朵”叫“屹凸”,把蒲公英叫“格奴”,这都很有可能是某些少数民族的存留语言。至于蒙古族在陕北的影响,那更是众人皆知的。陕北民歌 
中的《信天游》,句式结构为两行一节,两行一韵,且多采用“兴、比、赋”的手法,语言和内蒙古的《爬山调》相差无几,谁能说清楚是《爬山调》演化成了《信天游》,还是《信天游》变成了《爬山调》 
    三、地处边睡交通不便保留了陕北文化 
    汉塞胡边,渐渐地使本属中国内陆的陕北,成了边睡之地。丘陵密布,沟壑纵横,又使得陕北的交通十分不畅。这样,本来开发最早的陕北,本来五谷繁茂,水草丰美的陕北,后来就成了一块贫穷落后的地方。时至今日,一提起陕北,一些大都市人,甚或关中平原上未到过陕北的农民,都把陕北视为贫穷之乡,愚昧之地。 
    其实,这是种误解。陕北不是富庶之地,也绝非就十分贫穷;陕北后来的贫穷,就穷在总是兵家必争之地,连年战争上。陕北的落后,就落后在大量地长时间地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光是1942年以后的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就放火烧荒,烧去了无数的陕北稍山(森林)。当然,笔者并不反对大生产运动,那是特殊时期嘛,为了生存,暂时破坏一下生态平衡也是理所当然的。笔者一贯赞颂大生产运动,正是这场运动,才使得贫穷的陕北养活了八路军健儿,最终夺取了全国的胜利。陕北的黄土地为此大量失血,最终得了贫血症,那也是很值得的。 
    交通不便,外面的先进的文化传不进来,这是形成愚味的主要原因。但有一失也就有一得,陕北当地的原始文化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有些后来就成了国粹。 
    以陕北剪纸为例,粗犷、简练、明快、活泼,就很有古色古香之味。抓髻娃娃呀,莲生贵子呀,石榴牡丹呀,猴骑羊呀,甚至和后来出土的汉画像石上的图案差不多。两千多年了,还是那样一种图案,你能不说这是因了交通不便,才使得陕北美术完整地被积淀了下来。 
    陕北的民歌,陕北的器乐曲,陕北的民间舞蹈,无不烙上了久远的印记,有些简直就可视为文物。陕北道情中,至今有《耍孩儿》、《一剪梅》、《叨叨令》等多种曲牌,那只有在“元曲”中才可找到。陕北唢呐中极其昂扬的曲牌《大摆队》,又称《得胜令》,也是元代的一个曲牌。而陕北唢呐专为白事吹的《雁落平沙》,我们不是也在元杂剧中多次见过吗?《安塞腰鼓》现在名望很高,其实动作却很简单,基本 
动作有时甚至被舞蹈家们风趣地说成是两个半或三个半。但就是这两个半或三个半,也都是古已有之的,并非新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延安市的几个农村,相继挖出了几块宋代的画象砖,有两块画‘象砖上,就画的是打腰鼓。那古人的打腰鼓的舞姿,就明显可看出是今天的《安塞腰鼓》的两个半或三个半的基本动作。过去陕北说书的盲人们怀抱乐器多为曲项琵琶。这曲项琵琶也是古物。在宜君县的一处石窟寺中,人们就发现了壁画中绘制有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曲项琵琶。 
    要重点说的还是陕北剪纸,如抓髻娃娃呀,拉手娃娃呀,都是最古老的生殖祟拜。陕北农民一般地讲很保守,很正统,在两**往中,约束较为严格。但在《抓髻娃娃》的图案中,连女性**也可大胆地变形地凸现出来,甚至占了大半个画面。这不是说陕北人落后,不是说陕北人愚昧,只能说是一代又一代的陕北民间剪纸艺人,尤其是农妇们,从她们的老奶奶,老奶奶的老奶奶,直至十八代祖先手中,就继承下了这种手艺,就继承下了这种图案。连她们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剪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四、革命圣地名家荟萃张扬了陕北文化 
    1935年10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到达了昊起镇,和陕北红军会师,会师后的党**所在地曾一度设在瓦窑堡、保安镇。1937年元月党**的大本营移到了延安市。从此,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心脏。成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总指挥部。 
    红军来了,**机关的干部们与职员们来了,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界的英才们也都纷纷来到了延安。为了培养抗日将领和今后建国的各方面的人才,延安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几十所大学及中等教育学校。培养军队干部的,有著名的抗日军政大学,后来简称“抗大”,培养艺术人才的,有著名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后来简称“鲁艺”。“抗大”不在本文论说的范围,单说“鲁艺”及《民众剧团》、《战斗诗社》等等的其它文艺团体,就汇聚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文艺精英,使得延安一时间英才凝集,任何地方都不可与之比拟。 
    文艺精英们要创作,要收集素材,要深人生活。在和广大的劳动人民的接触中,陕北的地域文化就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毕生都打下了烙印。年轻的诗人李季,在“三边”工作,收集了大量的陕北信天游,最终,他竟用信天游的形式创作了不朽的革命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堪称这一时期创作的典型。诗人贺敬之,曾在“鲁艺”学**,年轻轻地就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剧《白毛女》。全国解放以后的1956年,他仍不忘陕北的民歌,采用信天游形式写出了著名诗篇《回延安》。外来者如此,本土农民也以本土文化开始创作。李有源根据陕北民歌创作了《东方红》,孙万福根据陕北民歌创作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而无名氏们创作的新的革命民歌,更是不胜枚举。陕北民歌从此出名了,在全国都有了一席之地。 
    民歌如此,其它的戏剧及器乐曲也不例外。一曲以陕北道情东路调为依托的《翻身道情》,唱遍了全中国,唱得人回肠荡气,至今仍是文艺舞台上的一个久唱不衰的保留节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作曲家马可、张鲁等人,深人了民间,吸收了大量的陕北民间乐曲。马可等人更是从陕北器乐曲中提炼出了至今中国人逝世后通用的《哀乐》,这更是对陕北文化的更为大力张扬。 
    陕北剪纸,陕.北民间美术也被介绍出去了。尤其是借鉴了陕北剪纸风格的一大批以抗战为主题的木刻作品,恐怕就是到了下一个世纪也属经典之作。 
    当然,最为最为突出的还是陕北了民间舞蹈的被宣传,被普及,被提高。陕北大秧歌,原先以伞头领队,图案也以辫蒜辫子,踢场子,枣核子乱开花为主。经革命的舞蹈家们加工,领队者成了手持镰刀,斧头的男女,更增加了五大洲,五角形等多种图案,被命名为《翻身秧歌》,现在已经成了全中国的共同的舞蹈。横山的腰鼓,尤其得到了革命舞蹈家们的垂爱,也是被命名为《胜利腰鼓》,带到了全国的四面八方, 《安塞腰鼓》后来便也是沾了这个光而出了名。 
    陕北说书,原是盲人的乞讨说唱,且夹杂许多算命、扣娃娃、安土、遣送毛鬼神等封建迷信活动。但是经过了文化人的提高,更是经过了党的教育与改造,后来便出了个盲艺人韩起祥,才使得陕北说书成了全国曲艺种族中不可或缺的一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