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三畏:八年前为一部电影生的气

 蜀地渔人 2016-12-26



文 | 何三畏


从中国电影史看底层人物形象,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过程。在最早的电影里,底层小人物的形象是贫困、善良、机智、勇敢、乐观、向上的。中国开始有电影的年代,刚好是一个艰难的年代,底层人物在贫困和战争中挣扎求生的形象带给人们积极的希望。到五十年代,大陆拍了一批以小人物为主角的电影,包括抗战和内战,建设社会主义等题材,这些电影里的小人物形象“正面”,至少并不比“高贵者”更愚蠢。


文革时期只有几部战争片和样板戏,基本上全是颂扬小人物的,那些小人物伟大得不尽情理。文革结束以后的几年,又出现了一批描写城市和农村基层生活的电影,反思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底层受苦的电影(对应着当时的伤痕文学)。稍后有反映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的电影。在这些电影里,小人物们的形象质朴,知恩图报,感谢党的好政策。


说不清楚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似乎有那么几年,电影很少,以至电影院有点支撑不下去,这大概是电影的“停顿期”。那个时期的文学则在“寻根”,当然,寻出来的主要是劣根,也全在底层,跟穿着光鲜、营养丰富的大人物没有关系。我不是电影专家,详细地举证这个过程有点困难。但我想起这个时期的电视屏幕中的底层人物形象,顺便拿来类比一下。一种被称为小品的电视短剧从那时开始勃兴,它以调侃和讽刺的形式出之,这就注定了它不能有大人物,只能有小人物,年复一年,小人物的荧屏形象越来越愚昧、自私、无知、可笑,不近人情,科盲加法盲。最后,讽刺的范围越来越窄,全部定格在农民和市民等小人物身上。


经过“停顿期”,电影重新登录人们的日常生活,底层人民的形象就发生了倒转。说到这里,我想起大约八年前看过的一个电影,当时我就有点生气,就把它记住了,现在把它拉来做例子。它的名字叫《马背上的法庭》。我去看那个电影的原因是,有人把它送进大学,免费的,我被叫和一群大学生“分享”它。由此我才知道中国电影进化出了这样一个品类。


电影里除了一个“马背上的法官”和他的两个帮手以外,全是小人物,即法官的工作对象——山民。我当然知道“未经开化”的自然村的居民有多么“愚昧”。但是,我不认为它是电影企图表现的那种愚昧。电影里,山民的愚昧要服从骑着马辛勤穿梭在崇山峻岭里的法官的形象需要,要让法官的光辉在备受愚昧刁蛮的山民的各种折磨之后,在万般艰难和无可奈何之中,闪烁在群山之间。


电影一开头,法官在审理两妯娌分家的“官司”。两个女人坐在家门口一言不发,互相僵持。她们中间是一只旧瓦罐。她们穷得只有这一只瓦罐可分,她们都想要,相持不下。正式法官(电影里只有这位骑马的法官是正式法官,代表山外的体制向山里的延伸)的助手,一个没有法官编制的女人,坐在她们中间,苦口婆心地调解,毫不奏效。正式法官满脸高贵的忧愁,闷坐在另一边。突然,他站起来,走过去,走到瓦罐前,双手举起罐子,把它狠狠地摔在地上。罐子破得粉碎。威风万丈的法官从上衣里掏出五块钱,扔给两个瞠目结舌的女人。正式法官带着他的助理扬长而去。


这个震撼人心的情节为一百多分钟的电影定下了基调,接下来还会让你看到更多,更荒谬的底层草民的自私和愚昧。当然,同时也等于看到从天而降的主流文化的高贵。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如果把这块底层的土地从地面上抹去,应该毫不可惜,因为这里的人们是如此背离主流社会的道德,从经济到文化,这里一派荒漠。


在电影里,底层既然如此赤贫,那么底层人民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尊重的情感。电影认为,用一张印得花花绿绿的两寸纸片(五元),压倒一只陪伴山民生活过多少年的瓦罐,是高贵而正义的事业。电影对自己的傲慢与偏见,野蛮和无知浑然不觉,反而觉得他们是在同情、怜悯和拯救底层。电影丝毫没有想到,或者不愿意承认,人家在这里生活在千百年,就算没有积累财富,也一定有属于他们的道德、伦理和习惯,而这,是必须小心敬畏的。


我上网查了一下,说这个电影曾被送到某国际电影节去参展,又听说这类电影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难道外国人看到展示中国人愚昧就喝彩,而不管以什么角度展示?),网上说它在国内只卖了两千多块钱。这是什么意思呢?算是给了高高在上的主流文化精英们一个无声的教训?但又据说这样的电影不算经济账,他们不差钱。那我就不明白了。当然,这也是本文的题外话了。


▲《马背上的法庭》剧照


我想证明的是,底层人物的道德和文化形象,在新世纪后的电影里就转换了,消失了。又过了几年,就有了《我不是潘金莲》。《马背上的法庭》是一个权力精英冲进一群愚昧者之中做孤胆英雄。《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愚昧农妇冲出村子到权力精英中去检验权力的仁至义尽。都是底层的愚蠢和失德。


我不想去讨论真实的底层生态怎么样,那得另起话题。底层当然也不美妙,而且可以说人文生态恶化。底层形象在电影里的变化,也不只是电影的变化,底层本身也在变化。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古代圣贤们面对礼崩乐坏和道德转型,说的是“礼失,求诸野”,今天的主流社会就认为,首先是底层“失礼”,才致使社会既无道统也无法统的呢?什么时候,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学艺术能倒过来,从底层的角度审视一下上流社会的道德操行呢?


原标题:在电影中没收底层道德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