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门神:给大孩子们的电影

 妤翎音 2016-12-26

2015年绝对是国产佳片爆棚的一年,动画片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圣归来》的成功逆袭把观众对国产动画片的期待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2016年元旦上映的《小门神》则又一次刷新了国产动画片的面貌,在迎新年的氛围中,这部富有年味的电影把老少观众都吸引进了电影院。


作为追光动画的开山之作,《小门神》呈现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品质,在短短90秒的预告片中,画面精致唯美,颇具东方神韵,配词采用了南宋词人蒋捷所作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更是赋予了《小门神》一种古典的诗意。


《山海经》里说,很久以前,大海里有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树,枝干蜿蜒三千多里。蜿蜒到东北面,有一个门,每天各种鬼在这里进进出出。有两个人在这里当守门员,一个叫郁垒,一个叫神荼,他们的任务就是监视坏鬼,发现了就绑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

其实他们就是两位安检人员。

也是因为他们两人,桃木也成了辟邪的利器,古人都是用桃木刻上他们的名字和画像,挂在门上。《仙剑》里李逍遥一出来拿的就是一把桃木剑,她婶婶告诉他要拿这个打妖怪。王安石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也是这个东西。

在《封神演义》里,这两个人成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但是他们被姜子牙收服后居然没有封神。唯一的解释是,作者许仲琳同学那天没睡好觉,写这一段的时候脑子短路了。

而被他封了的神,比如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财神爷赵公明,文曲星比干,后来都在人间成了大V,坐收亿万粉丝。


但是也没有关系,《小门神》让这二位最早有工作经验的门神,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重新回到人们视野的神荼和郁垒,却发现了一个更严峻的问题,今天的人已经不挂门神了。他俩快要失业了。

不仅是他们,各位大神日子都不好过了。灶王爷日子不好过了,因为大家都开始用电了。花仙的日子不好过了,因为人们发明了温室,处处都有大棚。八仙也不行了,已经没人理他们了,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凑两桌麻将了。而众多负责平安、健康、保佑的神都已经快下岗了,因为人们已经没有他们的信仰了。

而神界第一个下岗的是土地公,因为土地很早之前就不归老百姓了。

唯独有一个神,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那就是财神。




在神界的再就业分享大会上,财神爷表示,日子想过好,要与时俱进,人间干嘛我们干嘛。财神爷现在学会了炒股,座椅上安装了IPAD 8,已经实现了曲屏技术,滚动播出最新股市涨跌信息。

财神爷的任务不再是保佑人们和气生财,而是自己也果断下海,捞上一笔。电影里财神爷的人设是个亮点,他没有了以前那样的慈祥,而是变成了一个二师兄。

已经郁闷得快要自闭了的郁垒想跳槽,要不去当厕所神吧,结果厕所神都已经有三姑娘娘了,可见神界分工也够细的。郁垒决心要放出年兽,让人间重新知道神会保佑他们,以改变神界大量人员下岗的问题。郁垒的办法很明显是错误的,他刚破坏两个封印,人间已经受到重灾。

这是郁垒饮鸩止渴的办法。他不知道,这不是原因所在。


先聊聊角色。

中国神仙的故事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是披着铁甲长衫,如钢铁侠蜘蛛侠一样拯救世界? 还是像大圣一样放浪形骸却义重情深?前者未免画风不搭,而后者,怎么说呢?大圣毕竟只有一个大圣。

在我看来,《小门神》成功创造了一个“很中国”的神仙世界,其核心在于“神从人变来”。


神仙们并非高高在上,和凡人并没有太大差异。也会迷失,也会犯错,也在成长。


自古国人信仰多神教,习惯将神仙们人格化,以“人”的称谓来称呼神仙们,如土地“爷”、财神“爷”、观音“娘娘”等。影片开头木偶戏艺人演绎的门神来历的故事,寥寥片语,奠定了“人神一体”的世界观。




既然“神”也是“人”,故事里的神仙就不应该被当成普遍意义上的“英雄”来看待,他们的行为动机,也更多应该从人的角度去解读。


《小门神》里最难理解,而我却觉得最出彩的角色,是郁垒和开场结尾出现的木偶戏艺人。

其实,早在《小门神》3月份发布的先导预告片里,导演已经预先为大家诠释了郁垒这个角色: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一词,概括了郁垒在片中的心境变化与遭遇。三个封印,由年轻气盛走向迟暮蹒跚,从坚定走向偏执。


青年斩断友情,壮年舍弃爱情,暮年放下自我的,这是一个戏剧化了的人的遭遇。最后是什么让郁垒停了手?


对于这点,不同人自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在电影里,尤其是国产动画电影里,留下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留白,实属首次。

性格之外,郁垒动作表演、情绪变化在影片中表现的细致入微,即便在真人电影中也可谓影帝级的存在。


郁垒的几场戏都十分出彩,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画?有:第一封印打开后通过面前宝剑,发现自?变老的微表情。




破庙里被雨?握住宝剑后的细微颤抖(这个个人觉得剪辑应该给长点)。




以及片尾面朝远方意味深长的凝视




《小门神》里郁垒充满内心戏的表演,不仅在《大圣》,即使在好莱坞的一线动画片中也极少见到。


这是一个抽离了“符号化“的角色,非正非邪,他不是英雄,就如千千万万的凡人,正邪只在一念。


片中郁垒说出“既然人神各异,我又何必一意孤行”,那一刻,我被深深打动。习惯了中外各种英雄故事英雄题材的观众们,可能确实很难理解《小门神》对郁垒这个角色的诠释和演绎。


但在我看来,这是《小门神》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它不让观众去仰视英雄,它让观众审视自我。


关于木偶戏艺人,很多人质疑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但我不得不说,这个角色让我眼前一亮,想起《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


影片开头老头对门神故事的介绍“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是成仙太难了”,也和《好了歌》的言辞相似:“世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木偶戏艺人在破庙里出现,一把胡,一首曲,随着郁垒最后的执念和自我毁灭, 他无奈地停曲、收琴。一句“神仙都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到哪去,何况凡人?”道尽禅机。


这位世事洞明的木偶戏艺人仿佛《红楼梦》中的道人,无法划定他属于人间还是神界,也无谓他是否是最后的大boss。


片尾,老人在喧闹的元宵之夜独自扬长离去,口中念念有词。这种近乎强迫症的前后呼应,结合剧中老人与神荼郁垒的关联,隐隐道出了佛家三世因果几道轮回的世界观。




说完了角色,来聊聊故事。

《小门神》是近些年我看过的故事最复杂的动画电影,无论国内外,没有之一。


说影片线索多,有些段落衔接不畅还能理解,若抛出“低幼”之辞,我只能说对不起,您恐怕真的没有看懂。


追光的野心很大,第一部电影就采用了叙事难度极高的多线叙事,跨越神界人间,串联多个角色线索,阐述改变和勇气的主题。


这是非常东方的叙事方式,仿佛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章回体形式,多条线索独立发展却始终相互关联,最后神界人间共战年兽,将所有角色的命运交织。




说说我对故事的理解吧。(以下内容深度剧透)


小门神的故事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条在神界,一条在人间。


神界线讲的是在经济危机下,门神兄弟对光辉不再的生活转变所作出的不同选择。


人间线讲的是年轻妈妈小英带着女儿雨儿从大城市回到老家,应对隔壁新式快餐店的冲击,坚持不放弃祖传的馄饨店。




电影以一场精彩的木偶戏开场,通过木偶戏艺人,简单介绍了门神兄弟。之后影片节奏转缓,将观众带入江南小镇宽街窄巷的细雨绵绵中。


小英、雨儿和外婆依次出场:小英略带歉意的浅笑,雨儿天真浪漫的问好,外婆无声的理解和宽容,将故事外的故事表露无疑。


影片此时青蓝的色调,静谧祥和中夹带点点哀愁。随后画风一转,外婆去世,孔明灯带着馄饨店的八音盒,带着人间的祈愿,穿过银河来到神界。


神荼郁垒两位门神兄弟随后正式登场,一番争执表明了双方的矛盾。之后夜游神查岗和神界培训班的情节,戏谑中道尽众神窘境,为郁垒之后的行动做了铺垫。整个第一幕戏非常出色的交代了故事所发生的背景。




第二幕戏主要讲郁垒来到人间寻找和开启封印,同时,哥哥神荼为了寻找郁垒也来到人间,帮助小英雨儿母女保护馄饨店,而后和雨儿一起意图阻止郁垒。


观影中最深的感受,在于两兄弟的选择动机。郁垒一心想做好本职工作,却主观地忽视了周围世界的改变,甚至忘记了自己最根本的职责:保护人间。


内心的心魔摧毁了自己也伤害了周围的人。而神荼作为一个好好先生,面对改变的生活,逆来顺受,直到危机迫在眉睫,仍然无所适从。门神兄弟虽为神仙,却犯着凡人的错误。


而此时在与神界平行呼应的人间线,小英母女苦心经营着祖传的馄饨老字号,看似柔弱的小英,坚守“烧了一百年的老汤”,虽是凡人,却比神仙还坚持。




第二幕的高潮在郁垒试图打开第三封印之时,“把什么都扔掉了”的郁垒终于在兄弟呼唤声中找回了自己。


看了之前的影评,有些人说是兄弟情唤醒了郁垒,我却不然。一个旧时代的英雄面对新时代时的挣扎,止住他的并不是神荼的石像,更不是雨儿,而是门神的身份和责任,砍不断的也是和兄弟一起作为门神的存在。


在第二幕中,可以看出导演试图在表达故事内涵和大众娱乐之间找一个平衡。郁垒的故事线显然是为成年人准备的,而神荼与雨儿的戏份则更多是为了照顾小朋友们。这是挺难的结构设计,难点在于戏份比重的把握,《小门神》勇敢地做了这个尝试, 其努力和用心值得点赞。

第三幕也是最后的大决战,人间神界系于一线,年树的形态与郁垒呼应更是凸显了主题,使得郁垒与年的较量多了一层宿命感。


个人认为不足的是,年被击败的过程稍微有点简单,看的时候有点“这样就完了”的感觉,另外年所造成的破坏也不够大,没有明显的“反派感”。年反而显得有点无辜,一出现还没走两步就被一顿乱揍乱炸给崩坏了。。)


另外,八音盒的设置若在之前有更多呼应也许会更好。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的结尾。


如果说,《大圣》最后的华丽变身是全场最燃点,所有观众都在这一刻完成了自我理想的转变,将情绪引到最高点心满意足地走出影院。但《小门神》没有,打败大boss后,门神没有归来,唯有天界人间的两两相望。


门神也没有接管天庭,只是开了个小吃店,和大众普遍认知中的“伟大”相去甚远。一番历险到最后,似乎一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能从结尾主角们嘴角的一抹微笑中感到些许变化,只是淡得让人难以察觉。




好莱坞经典的三幕式故事结构,主角们历经一切,最终会完成自我的转变和升华。但在《小门神》里,最后究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并没有给出定论。结尾老头扬长而去的身影,像是特意留下的大大的问号,不让你过瘾,也不让你停止思考和回味。

在我看来,《小门神》在观众剧情理解上的“吃亏”,可以说是由于剧情过度复杂所导致。很多观众在第一遍看的时候很容易由于无法理解会出戏,丢失了一些线索,之后就无法跟上影片叙事而觉得无聊。


加之一些场次小观众过多,耐不住性子而导致观影时有此起彼伏的噪音干扰。三刷时赶了个早场,清净许多。一鼓作气看下来,看出了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很多细节,才对多个情节有所领悟。其实说了这么多,似乎也还并没有参透《小门神》这本故事经。


抛开角色和故事,《小门神》丰富细腻,充满“中国风”的场景设计让人震撼。充满东方想像的“银河”,第二封印所在的日晷遗迹,神秘恢宏的连接人间神界的通道,昏暗幽静的古刹……既与故事情节完美的契合,也无不体现出创作者们的用心。


在国产动画低龄向的大环境下,《小门神》做出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是唯一一部真正试图让全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欣赏的动画电影,也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它如实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新事物接踵而至,人们在守护传统和顺应潮流的选择中怅惘和迷失。


虽然影片的一些艺术处理仍显稚嫩和生硬,但是已经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