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绝对是国产佳片爆棚的一年,动画片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圣归来》的成功逆袭把观众对国产动画片的期待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2016年元旦上映的《小门神》则又一次刷新了国产动画片的面貌,在迎新年的氛围中,这部富有年味的电影把老少观众都吸引进了电影院。 作为追光动画的开山之作,《小门神》呈现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品质,在短短90秒的预告片中,画面精致唯美,颇具东方神韵,配词采用了南宋词人蒋捷所作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更是赋予了《小门神》一种古典的诗意。
但是也没有关系,《小门神》让这二位最早有工作经验的门神,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先聊聊角色。 神仙们并非高高在上,和凡人并没有太大差异。也会迷失,也会犯错,也在成长。 自古国人信仰多神教,习惯将神仙们人格化,以“人”的称谓来称呼神仙们,如土地“爷”、财神“爷”、观音“娘娘”等。影片开头木偶戏艺人演绎的门神来历的故事,寥寥片语,奠定了“人神一体”的世界观。 既然“神”也是“人”,故事里的神仙就不应该被当成普遍意义上的“英雄”来看待,他们的行为动机,也更多应该从人的角度去解读。 《小门神》里最难理解,而我却觉得最出彩的角色,是郁垒和开场结尾出现的木偶戏艺人。
青年斩断友情,壮年舍弃爱情,暮年放下自我的,这是一个戏剧化了的人的遭遇。最后是什么让郁垒停了手? 对于这点,不同人自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在电影里,尤其是国产动画电影里,留下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留白,实属首次。 郁垒的几场戏都十分出彩,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画?有:第一封印打开后通过面前宝剑,发现自?变老的微表情。 破庙里被雨?握住宝剑后的细微颤抖(这个个人觉得剪辑应该给长点)。 以及片尾面朝远方意味深长的凝视 《小门神》里郁垒充满内心戏的表演,不仅在《大圣》,即使在好莱坞的一线动画片中也极少见到。 这是一个抽离了“符号化“的角色,非正非邪,他不是英雄,就如千千万万的凡人,正邪只在一念。 片中郁垒说出“既然人神各异,我又何必一意孤行”,那一刻,我被深深打动。习惯了中外各种英雄故事英雄题材的观众们,可能确实很难理解《小门神》对郁垒这个角色的诠释和演绎。 但在我看来,这是《小门神》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它不让观众去仰视英雄,它让观众审视自我。
影片开头老头对门神故事的介绍“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是成仙太难了”,也和《好了歌》的言辞相似:“世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这位世事洞明的木偶戏艺人仿佛《红楼梦》中的道人,无法划定他属于人间还是神界,也无谓他是否是最后的大boss。 片尾,老人在喧闹的元宵之夜独自扬长离去,口中念念有词。这种近乎强迫症的前后呼应,结合剧中老人与神荼郁垒的关联,隐隐道出了佛家三世因果几道轮回的世界观。 说完了角色,来聊聊故事。 说影片线索多,有些段落衔接不畅还能理解,若抛出“低幼”之辞,我只能说对不起,您恐怕真的没有看懂。 追光的野心很大,第一部电影就采用了叙事难度极高的多线叙事,跨越神界人间,串联多个角色线索,阐述改变和勇气的主题。 这是非常东方的叙事方式,仿佛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章回体形式,多条线索独立发展却始终相互关联,最后神界人间共战年兽,将所有角色的命运交织。 说说我对故事的理解吧。(以下内容深度剧透)
神界线讲的是在经济危机下,门神兄弟对光辉不再的生活转变所作出的不同选择。 人间线讲的是年轻妈妈小英带着女儿雨儿从大城市回到老家,应对隔壁新式快餐店的冲击,坚持不放弃祖传的馄饨店。 电影以一场精彩的木偶戏开场,通过木偶戏艺人,简单介绍了门神兄弟。之后影片节奏转缓,将观众带入江南小镇宽街窄巷的细雨绵绵中。 小英、雨儿和外婆依次出场:小英略带歉意的浅笑,雨儿天真浪漫的问好,外婆无声的理解和宽容,将故事外的故事表露无疑。 影片此时青蓝的色调,静谧祥和中夹带点点哀愁。随后画风一转,外婆去世,孔明灯带着馄饨店的八音盒,带着人间的祈愿,穿过银河来到神界。 神荼郁垒两位门神兄弟随后正式登场,一番争执表明了双方的矛盾。之后夜游神查岗和神界培训班的情节,戏谑中道尽众神窘境,为郁垒之后的行动做了铺垫。整个第一幕戏非常出色的交代了故事所发生的背景。 第二幕戏主要讲郁垒来到人间寻找和开启封印,同时,哥哥神荼为了寻找郁垒也来到人间,帮助小英雨儿母女保护馄饨店,而后和雨儿一起意图阻止郁垒。 观影中最深的感受,在于两兄弟的选择动机。郁垒一心想做好本职工作,却主观地忽视了周围世界的改变,甚至忘记了自己最根本的职责:保护人间。 内心的心魔摧毁了自己也伤害了周围的人。而神荼作为一个好好先生,面对改变的生活,逆来顺受,直到危机迫在眉睫,仍然无所适从。门神兄弟虽为神仙,却犯着凡人的错误。 而此时在与神界平行呼应的人间线,小英母女苦心经营着祖传的馄饨老字号,看似柔弱的小英,坚守“烧了一百年的老汤”,虽是凡人,却比神仙还坚持。 第二幕的高潮在郁垒试图打开第三封印之时,“把什么都扔掉了”的郁垒终于在兄弟呼唤声中找回了自己。 看了之前的影评,有些人说是兄弟情唤醒了郁垒,我却不然。一个旧时代的英雄面对新时代时的挣扎,止住他的并不是神荼的石像,更不是雨儿,而是门神的身份和责任,砍不断的也是和兄弟一起作为门神的存在。
个人认为不足的是,年被击败的过程稍微有点简单,看的时候有点“这样就完了”的感觉,另外年所造成的破坏也不够大,没有明显的“反派感”。年反而显得有点无辜,一出现还没走两步就被一顿乱揍乱炸给崩坏了。。) 另外,八音盒的设置若在之前有更多呼应也许会更好。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的结尾。 如果说,《大圣》最后的华丽变身是全场最燃点,所有观众都在这一刻完成了自我理想的转变,将情绪引到最高点心满意足地走出影院。但《小门神》没有,打败大boss后,门神没有归来,唯有天界人间的两两相望。 门神也没有接管天庭,只是开了个小吃店,和大众普遍认知中的“伟大”相去甚远。一番历险到最后,似乎一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能从结尾主角们嘴角的一抹微笑中感到些许变化,只是淡得让人难以察觉。 好莱坞经典的三幕式故事结构,主角们历经一切,最终会完成自我的转变和升华。但在《小门神》里,最后究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并没有给出定论。结尾老头扬长而去的身影,像是特意留下的大大的问号,不让你过瘾,也不让你停止思考和回味。 加之一些场次小观众过多,耐不住性子而导致观影时有此起彼伏的噪音干扰。三刷时赶了个早场,清净许多。一鼓作气看下来,看出了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很多细节,才对多个情节有所领悟。其实说了这么多,似乎也还并没有参透《小门神》这本故事经。 抛开角色和故事,《小门神》丰富细腻,充满“中国风”的场景设计让人震撼。充满东方想像的“银河”,第二封印所在的日晷遗迹,神秘恢宏的连接人间神界的通道,昏暗幽静的古刹……既与故事情节完美的契合,也无不体现出创作者们的用心。 在国产动画低龄向的大环境下,《小门神》做出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是唯一一部真正试图让全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欣赏的动画电影,也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它如实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新事物接踵而至,人们在守护传统和顺应潮流的选择中怅惘和迷失。 虽然影片的一些艺术处理仍显稚嫩和生硬,但是已经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