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楷书名家名作赏析(上)

 雪梅常在 2016-12-27

唐代楷书名家名作赏析(上)

一点号写字派20161227

李渊建唐十年之后,开启了太宗的贞观之治,接着是开元盛世,唐代三百多年间,经济、文化、政治都达到了统治的顶峰。

而书法艺术方面,上有诸帝推动,下有大众追慕,在这种上下一体的环境下,取得了非常高的造诣,可以说,唐代书法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半部中国古代书法史。

从欧阳询、虞世南将“二王”笔法带入唐代开始,唐代的楷书就树立了规范。而草书方面呢,最有名的就是“颠张醉素”,即张旭、怀素,其实他们二人是改变了晋人草书的观念,用缠绕的笔法代替了王羲之的简约,开启了明清格调。

当时在日本还出现了“唐样书”,即日本人学习唐书的写法,还出现了被称作“日本王羲之”的小野道风等一批优秀的日本书法家。

(小野道风)

(小野道风书法作品《玉泉帖》)

整个唐代,以书家众多书体众多风格众多名作众多这“四多”矗立于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成为继魏晋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唐代楷书名家名作。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房彦谦碑》)

该碑写于贞观五年,现立于山东章丘,字体很有紧健俏丽的北魏书风和浓浓的八分意味,可以看出欧阳询楷书的根在隶书上。

(《皇甫诞碑》)

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整体笔画硬朗、险俏、挺秀。

(《化度寺碑》)

该碑在海内外的博物馆均有被收藏的拓本,相比之下字体显得比较方严。

(《温彦博碑》)

该碑书于贞观十一年,是唐太宗的昭陵陪葬碑之一。

(《九成宫醴泉铭》)

该碑是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书于贞观六年,字迹亲和秀丽,精神挺拔,骨肉丰腴,更加劲美,在竖弯钩处可见其字法妙处。

每一位书法家的字迹都会随着他的年龄、书写时长、领悟程度而变化,从欧阳询不同作品的变化中也看得出欧体的初创、变化、定型的过程。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汉族,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孔子庙堂碑》)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晋末南迁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西)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骑常侍。

(《伊阙佛龛碑》)

(《孟法师碑》)

(《房玄龄碑》)

(《雁塔圣教序》)

(张旭)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是中国唐朝中期的知名书法家。

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在书法界,他有“草圣”的称呼。

在唐朝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他为“张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

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不要以为“颠张”只会喝大酒写狂草,人家也写过楷书的。

(《郎官石记》)

唐朝的书法大家和名作实在是太多了,除了这些众人皆知的大家,还有其他许多优秀的书法家和作品。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次发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