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农必修课|休闲农业大有可为,农家乐如何转型才能把握良机?

 天馬躍中原 2016-12-27

12月16日下午,由联合农创主办、跨星空间协办的新农必修课第四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探讨》在杭州创业大街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露亚寒社、侬仙品、走起网络等休闲农业的行业大咖,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讨论和总结。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目前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农家乐旅游模式、村落乡镇旅游模式。本次活动我们主要针对农家乐模式进行探讨。

Q1.当前农家乐经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露亚寒社创始人周卫兵表示,农家乐的运营模式有以下缺陷:1、农家乐作为特色餐饮服务行业,其运营依靠餐饮盈利来支撑,因此圈到客户的再利用价值不大。 2、消费时间固定在节假日,工作人员工资发放不合理。

来自侬仙品的韦茜丽表示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因此,建立信任是关键。首先,创始人的个人背书及口碑非常重要。要让大家相信一个品牌,其创始人必须以身作则。接着,通过信任创始人的那批用户进行二次扩散,从而形成口碑效应。最后,记得为品牌塑造故事,讲好一个故事可以事半功倍。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Q2.传统农家乐应该如何转型?

场上嘉宾总结出一条简单粗暴的真理:转型的关键是服务和产品。

首先来看服务,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可以把农家乐的发展方向按照以下类别区分:

1.中老年类:按照兴趣层面划分不同主题,改造成养老基地,并配套医疗康复中心。

2.70、80后:主打怀旧,唤起儿童时代的记忆,加入更多历史年代元素。

3.80、90后:讲究慢生活和情调,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和习惯。

4.亲子儿童类:亲近泥土,玩、吃、住、学、筹理念引入,打造特色。同时推广服务对象要更关注父母,从而打造一个孩子学习、父母社交的平台。

同时,基于现有的零散、不规范的服务体系,未来品牌化的农家乐需要结合一套标准化的服务系统,从而辐射到更多人群。

产品的提升,一部分源于食材的品质提升,结合新科技和纯天然的农业生产,让消费者体验到高品质的农家菜。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产品形态,将原有的食材打造成标准化产品,例如侬仙品提到的,将养殖基地或农家乐产出的蔬果做成糕点,从而推广给更多的消费者。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到场嘉宾一致认为,休闲农业从总体来看还是大有可为的。当人们逐渐厌倦了都市的喧嚣繁华后,总希望有一片净土可以让自己回归自然,这也是所有投身休闲农业的创业者内心的情怀和初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