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划快题中场地设计的两三事儿

 Doublelyl 2016-12-27


经过上次学习,同学们都掌握了快题设计中建筑画法了吗?

谷多君

学僧

非常实用,现在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建筑都能够画正确了!可是除了建筑之外,快题里的场地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别急,这期谷多课堂谷多君就给各位整理一些快题中常见的场地画法!

谷多君

场地篇

       如果说建筑是快题中的元素,那么场地就是串联这些元素的背景。一个规划方案是否符合基本设计要求并具有设计亮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场地设计是否正确。有时,在同样的建筑排列下,不同的场地设计会对设计产生不同的影响。

       许多同学反映,在快题设计的提高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会画场地,具体的问题反映为:设计错误(建筑不入户,绿地硬地配比失衡等);设计乏味(大面积无效绿地,中心景观表现力弱等)。

       因此,今天的谷多课堂将以案例的方式教大家一些实用的场地画法,给同学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设计素材。


场地解析

1

入口空间

      快题设计的入口空间通常有机动车入口、人行入口等。入口空间作为进入一个地区的门户,通常要在场地上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形成一个入口节点。同学们惯常的思路是“画一个半圆”,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塑造入口空间的方式呢?

A.增加宽度,丰富断面

       常用于机动车、人行混行的出入口,如居住区、园区等。主要的方法就是将断面拓宽并分机动车道、步行道、景观道等多个部分,设置一定的小品、铺地等。

B.局部放大节点

       多见于道路交叉口附近的步行入口,通过建筑、景观的围合形成广场节点来塑造入口,常用于城市中心区等公共空间。

C.延长流线,改变线型

       将入口空间的流线延长并配合线型变化,多用于宽度较窄的入口空间,可以形成入口至中心的连贯景观。

D.设立构筑物

       设置如牌坊、门牌等弱限定的构筑物塑造入口感,常用于厂区、旅游度假区、产业园区等。


2

广场

       广场设计需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原则:1.广场要有一个明确的形状,这个形状通常和周边的建筑的形态配合;2.明确广场的用途,确定绿地、景观、硬地、水面的比例;3.有若干明确的出入口,组织好到达、离开广场的流线。


1.绿地景观为主的广场

       以绿地、水景为主的广场要注意场地的划分、步行路径的穿插、云线和树木的配置、合理的利用高差,避免出现大而无当的绿地空间。


2.硬地为主的广场

       硬地广场要注意的几点:1.广场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形态,并贴合场地的边界;2.要通过地面铺装的对比突出核心空间;3.要有较好的可达性和联通性


3

景观素材

1.码头

2.桥

3.构筑物、小品


重点地区

1

滨水区

       滨水区的设计是快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同时也是很多同学最头疼的难点。从空间类型来分,滨水区又分线性滨水走廊和环形滨水地带。

       滨水区的场地设计两个要点:连续、丰富连续即整个滨水区的场地要沿水岸呈连续完整的形状,场地的风格也要在整体上协调,这个相对容易做到;丰富是指滨水区的场地环境要和水面发生多样的关系,这里可以用圆和线的关系来理解:圆和线可以发生相离、相切、相交三种关系,同理,在滨水区的设计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凸出、凹入、分离、相切的空间关系来塑造丰富的空间形态,这是大部分同学很难做到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些反例,看看他们设计中有什么问题,作为经验教训。

       这位同学对滨水地区的设计考虑过少,没有意识到滨水景观资源的开发,仅在少数几处做了广场的处理,大部分以绿地将滨水地区隔开。同时广场的形态也略显刻板。

       我们再来看一些好的设计案例,总结出这些案例在滨水区设计中的优点。

1.线性滨水走廊


2.环形滨水地带

       好的滨水地区设计在注重连续性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其形式的丰富性,如上面的几个例子运用了滨河步道、滨河广场、绿地、小品、亲水平台、游船码头、离岸小岛等多种元素,同时通过空间、铺装等手法使其成为整体。



2

景观轴线

       不少同学的方案中都喜欢采用景观轴线的方式组织整体景观结构,但是许多同学的轴线都存在生硬、单调、突兀的问题。

        如上面这位同学在方案中塑造的轴线,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两侧建筑的布置,但到轴线后段的空间仍没有有效的控制,导致场地与建筑的关系脱离,感觉轴线浮在场地之上。除此以外还有轴线线型不合理铺地的颜色过于繁复等问题。

       小尺度的轴线景观中,要特别注意两侧建筑景观的对称性,否则轴线就很难成立。

       尺度较大的轴线塑造时可以使用虚轴,即轴线本身由绿地、开放空间、水面等构成,两侧的建筑不要求完全对称,但必须符合同样的空间形式逻辑,这样既避免了呆板,也不会导致轴线涣散。


3

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多出现在城市中心区或城市的公共功能周边地区,通常是公共生活的中心,广场设计的质量决定了公共活动的发生频率与参与度。

        同样,我们先来看看同学在设计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上面这位同学的中心广场由三岔路的街角构成,周边建筑基本考虑了与广场形态的吻合,但硬地和绿地的比例失衡,没有提供有效的活动空间。同时在设计上广场的中心性和统领感也不是很强。

        这位同学的广场空间以线性的流通空间为主,缺少相应的节点设置,导致整个空间比较平均。同时铺地的颜色使用过于单一,导致整体结构比较含糊。        

       上面两个案例中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地方有:1.丰富的广场设计元素,绿地与硬地的配比,铺装形式等都考虑得比较充分;2.形态比较自由,不局限于方形、圆形等常见形态;3.考虑到了进出广场的步行流线,符合实际使用习惯。





        看了上面这些案例,是不是对自己以前的设计方法有一个反思和总结呢?今天谷多君帮大家总结的场地种类只是快题设计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类型,而更多的类型和细节有待各位同学们自己去穷尽。有了建筑和场地两大工具,相信大家的快题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和进步!谷多君也预祝大家考研初试顺利!

责任编辑

谷多手绘编辑部

内容策划

谷多规划教研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