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子评改】陆平宽、王辉林作品点评 ■《书法报》编辑部

 无边落木潇萧下 2016-12-27

?

诸子评改


特约评改人:杨耀扬(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陆平宽 楷书城阙横幅(“烽烟”应为“风烟”,第6行“岐”应为“歧”) 规格34cm×78cm


  陆平宽作品评语:此作主要取法钟繇,字形扁平,线条力求圆厚。须指出的是,钟太傅《宣示表》《荐季直表》的线条不唯圆厚,其高级处在于绵中藏铁,所以既敦厚又有风神萧散的骨力。此作则线条唯求圆厚,用饱墨小心走笔,造成积墨轻浮,流畅的笔意所存无多。如果用笔不知“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则线条呈虚浮臃肿之状,与钟繇的线质风马牛不相及。

  此外,作品的许多入笔处,锋杪暴露于外,这与钟繇楷书的浑厚凝重不相吻合。许多切笔是要有露尖的字口,但这个露尖的笔锋必须和整个线条浑然一体,即这个笔锋入纸即实,但笔触又是分明可寻。这种露锋入笔又线条浑厚的例子,在古人帖本中随处可见,作者可参看王羲之《远宦帖》和褚遂良《孟法师碑》。



王辉林 楷书世事人情联 规格134cm×35cm×2


  王辉林作品评语:此作取法钟王,结字宽大,用笔沉着。把楷书写活,特别是能把魏晋小楷写大,委实不容易。此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红色洒金纸质地太松,吸墨强,墨色易显虚浮洇化。此种线条留下的是一个个平躺在纸上的“色块”,而不是表现出具有生命精神的点画。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更多指的是起笔,起笔最重要的是使笔毫站起来,站起来的笔锋才能使线条呈现出飞动之神情。即使粗线条,也要努力做到起笔即要将笔锋站起来的用笔诀窍。董其昌曾明确说道:“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

  对如何写出既厚实又有灵动姿态的线条,古人又言“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又有“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经验之谈。这些要点,从表面上看是告知用笔必须藏锋,锋藏笔中,线条才能厚实,但除藏锋外,我们更要看到,如何藏锋,即是如何取势,线条的形势既出,圆厚的质感才有生动之姿。

  另外,此作用钟繇的书风写成大对联,是很大胆的尝试。钟繇小楷姿态百出,趣味横生,而一写大结构很容易松散,轻松的意趣也难寻求,这实是一个千古难题。



杨耀扬示范作品 规格34cm×47cm


钟繇范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