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常想起往事,情不自禁地流泪,不由之主地傻笑,不知不觉地发呆,回忆真的很美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7本必读的回忆录,看着别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令人震撼,也让人生出前行的勇气。
《活着为了讲述》 作者:[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 活着为了讲述
───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 推荐理由:开篇即为其文字所迷醉,行间字里我仿佛看见长着大胡子的哥伦比亚男人和妖娆妩媚的哥伦比亚女人在贫穷、落后、未开化但淳朴、善良、有生命力的沿海小镇抽烟、调情,生育、生存。马尔克斯的经历及其随后的成功继续佐证着,天才的艺术并不全然决定于天才,也决定于一个热烈的政治社会环境和知识与眼界的积淀。《活着为了讲述》是近年马尔克斯阅读的一个小结,虽是自传,但依旧如其小说般夺目绚烂。by秦小瑾。内容简介:《活着为了讲述》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唯一传记,他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这一次,在虚实之间,他将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读书笔记:1、如果无法让我热血沸腾,无法为我猛地推开神秘世界之窗,无法让我发现世界,无法在孤寂、爱恋、欢聚、失恋时陪伴我忧伤的心,诗歌于我,何用之有。
2、唯一铁板钉钉的是,他们卷走了一切:钱、十二月的清风、切面包的餐刀、午后三点的惊雷、茉莉花香和爱。只留下灰头土脸的巴旦杏树、耀眼的街道、木头房子、生锈的锌皮屋顶,以及被回忆击垮、沉默寡言的人。 三行字写尽人世沧桑。电影般流畅的画面感。
《流动的盛宴》 作者:[美] 海明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流动的盛宴
─── [美] 海明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推荐理由:艺术品的流通,艺术家和作家们的交流,流派相互间的抗拒、模仿和传播,这一个又一个影子的流动都似曾相识,展示着当下的读者所难理解的惊奇。游荡,梦游,像是圣物又像是藏品,有种距离感,但有时又很亲近,在这个剧场的中央打开通往梦幻的路。by明明是我先 内容简介: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这本书,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读书笔记:1、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2、决不要同你并不爱的人一起出门旅行。 不要搞任何花招去迎接任何一种俗套。
《我们仨》 作者:杨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我们仨
─── 杨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推荐理由:两部分文章,一虚一实,前一部以驿道比人生,客栈比寓所,道尽生离死别种种难舍,但却以虚衬实,好似一个悲伤的童话,最后相依为命的一家三口最终散失于古驿道。第二部分叙事跨度大,细节更丰富,而且是平实的回忆散文,能够窥见这一学者家庭的一些生活细节。尤其对了解钱钟书人生际遇和性格特点有很大帮助。杨绛孤身一人回忆逝去的至亲,文字中未见过重的悲伤和遗憾,透露出来的是对温馨生活的回忆,这回忆传递出阵阵温暖让杨绛的晚年不感孤寂,也让读者感叹不已。by@Paradox内容简介:《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读书笔记:1、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
2、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停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只是孩子》 作者:[美] 帕蒂·史密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只是孩子
─── [美] 帕蒂·史密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推荐理由:去年看完之后,总想着再看一遍。她的书有一种节奏,会带着你奔跑起来,脱离这个沉重庸常的世界。真是棒极了啊!by@yoyomygirl 内容简介:2010年美国最高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帕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二十世纪纽约最传奇、最美好的爱情。他们共同的人生,她以此书回忆。《只是孩子》像爱情故事一样开始,如挽歌一般结束。它是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纽约,向它的贫与富的一次致敬。这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两个青年艺术家共同奋斗的写照,一段成名前的序曲。读书笔记:1、我明白,在这一小段时空里,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
2、我们默默地吸收着彼此的思想,在破晓十分相拥而眠。再醒来时,他用他那狡黠的笑容向我致意,而我知道,他就是我的骑士。
《冬日笔记》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冬日笔记
─── [美] 保罗·奥斯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推荐理由:很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男人所经历的生死离别爱恨情仇,看似平淡如水,实则在告诉我们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by@ilovexhan 内容简介:这是保罗·奥斯特对自己一生的剖白。他以第二人称的方式、从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审视自我、解剖自我;他以一种近乎随意而散乱的逻辑,组织起六十多年的人生碎片,描述了从童年到晚年之间的身体意识、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他与父母的牵绊以及对父母的探索与迷思,记录下从少年时代的性觉醒到中年深沉的婚姻之爱,以及他对食物、睡眠的思索和1987年他以作家身份开启的人生新旅程,而读者总能从字里行间找到他小说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以及原型。一部热情洋溢的回忆录……充满沉思默想,哀婉动人……一本优美的深刻之作。读书笔记:1、所有这些年来,你们一直生活在这始于你们相遇之日的漫长而不间断的对话中。
2、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打开。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冬天。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