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趣的甲骨文:妙笔生花

 青未了tfabd1xk 2016-12-27

一个汉字,一个生命,一段历史,一部诗书。

究诸家之说,探演变历程,求汉字本原。

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爱上汉字,传播汉字!


【文/杨军辉】


它没有腿,却飞遍世界千山万河;

它没有嘴,唱尽生活美好的颂歌。

它闪闪有光,是由于不停地琢磨;

它默默无声,让智慧在笔尖下思索。

它是火,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它似剑,戳穿了鬼蜮的丑恶。

年轻朋友的豪言壮语,

马恩列思的不朽著作,

都留下它的足迹,都有它的光芒闪烁。

它一生都献给人类的精神文明,

一腔柔肠化作丝,向白纸深情诉说。

亲爱的朋友,我们热爱钢笔书法,

就象钢笔尖那样生活:

专心一意、集中精力到尖端,

不嫌自己微小,尽管勇敢地开拓!

上面这首诗叫做《钢笔颂》,是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为“全国青年钢笔书法比赛”而写的。由于本文要写关于笔的汉字,所以又翻出了旧藏,当然也翻出了记忆……那时候我上初二,班上几个同学特别喜欢练字,用的就是庞中华的字帖。我的字迹也属于不宜示人的那一种,看了就心里发痒,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了几页字帖,还郑重其事地买了一支带弯笔尖的钢笔,练习了一阵。但终究没有写字的天赋,渐渐就放弃了。所以到现在也拿不出象样的字来。后来,在旧书摊上买了一本庞中华的字帖,但已经没有练习的欲望……

不好意思!今天一上来就跑题!

正如标题所示,这首诗是写钢笔的。但我想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用来描述所有种类的笔。更何况诗的最后还呼吁大家学习钢笔“专心一意、集中精力到尖端,不嫌自己微小,尽管勇敢地开拓”的精神。所以就照搬过来了。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一、甲骨文里的“笔”:聿


笔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书写、绘画工具。就中国而言,出土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两处战国楚墓的两支竹管毛笔,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但若仔细考究毛笔的起源,似乎要久远得多!据专家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毛笔或者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就已经被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们所使用。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石砚、研杵、染色物和大量彩陶,可以轻而易举地推测出这一观点。退一步说,殷墟甲骨和玉石器上发现的大量朱书、墨书文字则更直接地证明了毛笔的存在。


不仅如此,已经释读的甲骨文还告诉我们,中国人不仅很早就使用了毛笔,而且很早就为“笔”这种工具造了专用的文字:聿。

上图就是甲骨文中的“聿”字,是商周时期人们对笔这种书写工具的统一用字。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的深入影响,出现了各地言语不同,文字异形的局面,笔的专用字形及其读音都发生了分化。《说文解字》中有两个紧紧相邻的字条给我们描绘了当时的混乱局面:

1、“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2、“筆:秦谓之筆。”

这两句话实际上应该合而为一:聿:所以书也。秦谓之筆,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翻译过来就是:“聿是用来书写的工具。战国时,秦国称这种书写工具为‘筆’,楚国称作‘聿’,吴国称作‘不律’,燕国称作‘弗’。

我们可以推测:商周时期,“聿”是书写工具的统一用字,读作bǐ;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语音的差异,导致了用字的不同。因为秦是在西周旧地发展壮大起来的,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周人的语音,所以,尽管秦在“聿”的基础上另造了形声字“筆”,以表明笔杆的材质为竹子,但其读音没有发生变化,仍读作。楚国虽然沿用了“聿”的字形,但读音却掺入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方言成份,读作。吴国没有笔的专用字,而是采用了类似于后世反切注音的方法,以词代字,用“不律”一词表示笔这种书写工具,但读音并没有多大变化,基本和秦国的“筆”字读音相近。至于燕国则选择了与“聿”字形、音都没有关系的“弗”字,“弗”实际上应该是后世的“拂”字,可能是当时燕国人对刷子一类物品的统一称谓。当然,毛笔极有可能就是人们受到了刷子的启发发明的!所以燕国人把毛笔称为“弗”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从甲骨文、金文来看,“聿”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描绘了一只手拿着一支毛笔的画面。古人向来喜欢以三代多,所以,这支毛笔只有三根毛。但这并不严格,有时候人们会多加几根毛,比如“ ”就有五根毛。到了战国以后,人们就把其中的两根毛合写成了一个短横,再后来,人们把外面的两根毛也合写成了一横,就成了今天“聿”字的写法。

至于形声字“筆”字,因与后世“聿”字读音差别太大,不便于理解其字音来源,人们便又造了一个从毛从竹的会意字“笔”:表明毛笔上面的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的笔头是毛发做的,更加符合事物的特征了。



二、拿笔处理公务的人:尹


“尹”现在主要用作姓氏用字。关于这一姓氏的来源,宋代的郑樵在《通志》中说,尹姓是三皇五帝之一——少昊的后代。少昊的一个儿子被封于尹城(今山西临汾一带),他就因地为姓,这就是尹姓的来源。但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还有争议。我们试着从古文字中找找线索。

上图就是甲骨文中的“尹”字。字形由一只手(即又,后变为彐形)和一根棍棒形的东西组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尹,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意思是说,“尹”字由又和丿组成,表示治理、处理的意思,丿就是要处理的事情。这一解释不够准确。当然,我们也不能怪许慎。他当时没有见过甲骨文,对金文的接触也寥寥无几,所以他把小篆字形里的丿当成要处理的事情,也是情可原的。

实际上那一个丿是由丨变化而来的,是一支笔。所以“尹”字描述的就是一只手拿着一支笔,表示正在处理事务的人,就是古代的官员。

厉害了会写字的古人!

因为古代教育不发达,可不是人人都能拿笔写字的,能拿笔写字是官员区别于其他人的典型特征,所以人们称官为尹。商代开国君主商汤就有一个姓伊名阿衡的丞相,因为他身居正职,所以人们都叫他“伊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高行政官员的职务称为“令尹”,著名军事家吴起、芈月的初恋——春申君黄歇——都曾担任过这一职务。汉代把郡级政权的最高长官称尹,如“京兆尹”、“河南尹”。甚至到了《红楼梦》的时代,人们还习惯上称地方政权的正职官员为尹,如贾雨村就当过“京兆府尹”。

从以上分析可知,尹作为一个姓氏,可能是因为当过尹这一官职的人把自己的姓改成了尹。姓尹的人在一个地方居住的时间长了,这个地方就被叫做“尹家村”、“尹家店”、“尹庄”、“尹城”之类的地名了。

当然,再往后,如果一个贵族被分封为某个叫“尹”的地方,他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尹,这也是可能的,但已经不是尹姓的最早起源了。



 三、用笔写字:书


打开字典,书字的义项有14种之多!但究其本源实际上只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书写,二是书籍。无论是书写也好,书籍也罢,与笔有关是不言自明的。那么,书字是因何而造?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今天的字形的?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书”字目前不见于甲骨文,上图是金文“书”字的一种常见写法。《说文》说:“书,箸也。从聿,者声。”这里的“箸”今天写作“著”,指写著作的过程或者著作本身。“从聿,者声”表明“书”字是一个形声字。“聿”就是笔,是一支正在书写的笔,所以“书”的本义为“写”。“者声,现在看起来不易理解,但我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说明。汉字中有好多以“者”作构成部分的,如“都(都城之都)”、“著”、“箸”、“诸”、“猪”、“煮”、“署”等等,它们的韵母全都读u,可见,“者”字在古代不读zhe,而读zhu。所以,“者”可以作为“书”字的韵母。而金文“书”字的下方正是一个古文字“者”,所以才有了许慎的解说。

到了战国时期,“书”字上面的“聿”和下面的“者”开始出现笔画省并的趋势,后来下方的“者”字只保留了“日”的部分,发展变化为繁体“書”。在行草书书写过程中出现了俗体字“书”,并最终被确定成了今天简化字的写法。



 四、用笔绘图:画


用笔描摹出的有固定指代意义的符号我们可以称为“文字”、“字”,写字的过程称为“书”;而用笔描摹出来的其他的内容则可以称之为“图”、“画”,或者合称“图画”。所以,“画”字与“书”字天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这就是人们常说“书画同源”的根本所在了。

这是甲骨文“画”字,与甲骨文同时期的商代金文“画”字,形体与之相似,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只手拿着一支笔,下面两条弯曲而交叉的对称线条是笔留下的痕迹,表示用笔描摹出来的图画,也就是画。这是“画”字的本义,即名词“图画”。当然,描摹图画的动作和过程也可以称之为“画”,这是“画”字的第一层引申义,即动词“绘画”、“作图”。所以,我们今天常说的“画画”一词就很好地使用了“画”字的这两个义项。

但到了西周以后,“画”字的字形发生了变化——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又在下面添加了之类的形状。是什么呢?是古文字“周”字。“周”字的主体像一块方方正正的田地,田地中间是纵横交错的田畴,用来表示划分田地的边界。“周”字很早就被商朝西部一个姬姓方国用作国名,它后来取代了商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周朝。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一字形表示“画”呢?这还得从“画”字的另一个引申义说起。

虽然古人没有今天这么精确的地图,但为了清楚地把自己的属地告诉臣民和其他方国或部落,画一幅简易的地图应该是先民很早就会想到的办法。而地图上最重要的符号肯定是边界!所以画地图主要的就是画出边界,特别是领地、田地的边界。武王伐纣之后,为了巩固政权,西周采取了大规模的分封制,将姬姓子弟和有功大臣分封到全国各地当诸侯,每个诸侯国都领有一定的土地和人民。那么,分封的依据是什么?肯定需要在地图上标明,每个诸侯手里可能都有一张周王赐予的地图,作为自己拥有某片土地所有权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设想,西周建立后的某次朝会上,周王和周公、召公这些大臣议定了分封的名单,然后,掌管天下地图与贡赋划分的官员“职方氏”就取出地图,在上面标出所分封的诸侯国的位置和边界,划分他们的势力范围……这样的场景不就是一个人拿着笔在勾画田地的边界吗?所以,“画”字有划分界限的意思,这是它的第二层引申义。

因为“周”的古文字字形与“田”相近,所以,战国以后,“画”字下方的“周”就逐渐地写作“田”字形,但为了表达“田地的边界”这一准确含义,又在“田”字的周围加上了横画或竖画,这就是“画”字的繁体字形“畫”的由来。由于“画”字的义项太多,负担太重!人们便把“划分界限”这一义项分离出来,另造了“劃”字,简化作“划”。而”字则省略了上面的“”,只保留了下方的“画”,成了一个不用笔就画出来的“画”。



 五、清洗毛笔:盡(尽)


我们很难想象,今天的“尽”字会与本文的主题有什么关系。但是,只要我们向前稍稍一推,就会发现,“尽”的繁体字“盡”由“”、“灬”、“皿”三部分组成,而“”和“灬”这两个部分,正由“聿”字变化而来。那么,“尽”字的古文字形态是什么样子?它又表达了怎么样的基本字义?我们先来看它的甲骨文写法:

如上图,甲骨文“尽”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左上方是一只手,手中拿的是一个刷子,下面是一件类似簋、盘、豆一类带有底座的器皿(当然后来的锅碗瓢盆均可统称为“皿”)。描绘的是一个人拿着刷子洗刷餐具的场面。餐具都洗了,说明其中的食物吃完了。所以,“尽”字的本义就是器物中的东西没有了、用完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与后来的字形相结合,直观地把人手中拿的刷子当作一支毛笔,下面的器皿当作一件笔洗,也未尝不可。毛笔都洗了,不正表达了“用完”的意思吗?

总之,“尽”字是一个会意字,表示东西被用完、吃完,没有了。后引申为事情结束的状态或行为,比如:路的终点为“尽头”,自已结束自己的生命为“自尽”,和敌人搏斗到一起死亡称为“同归于尽”。又引申为动词,努力使事物变得完这美称为“尽善尽美”。用完全部力量和办法,竭力达到某一个目标称为“尽心尽力”,等等。

从字形上看,金文“尽”字基本沿袭了甲骨文写法,只是各部件的象形性有所减弱,线条化更加明显。到了小篆,“尽”字上部的“聿”发生了讹变,形象地说,就是刷子下端(或者说笔头部分)增加了个“火”字形的部分,当然这个部分应该是刷子(或者毛笔)的一部分。后来这个“火”一样的部分变成了“灬”,“尽”就固定地写成了“盡”。但是,在实际书写过程中,为了加快书写速度,人们往往会对笔画进行省减、合并、连写,最后就形成了简化字“尽”。下图中“尽”字的写法大致可以呈现出“尽”字简化字的演变历程。




 六、共同遵守的成文准则:律


今天我们常常把“法律”一词挂在嘴边,都知道法律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但什么是法?何为律?却很少有人进行区分。从语法上讲,“法律”一词也是并列结构,“法”、“律”二字的意思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用法上二者却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在法律实践中,多数时候,人们称具体门类的法律为“法”,如北宋王安石变法时颁布的《保甲法》《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还有我们今天常说的《宪法》《民法》《刑法》《国际法》等等。但对一个政权的法律体系或者法律总和,多称之为“律”,如《秦律汉律魏律晋律隋律唐律明律清律等等。

因为今天的主题与“笔”有关,所以我们下面就不说“法”,只说“律”

上图是甲骨文“律”字的常见写法。“律”是一个形声字,右边是甲骨文“聿”字,表音。左边是甲骨文“行”字的左半部,有时还会加上一个“止”(就是一只脚),表义。表什么义呢?表示“遵从”、“和……保持一致”的意思。

为什么“彳”或者“彳+止”(即后来的“辶”)就可以表示遵从”、“和……保持一致”的意思呢?

我们还得从甲骨文说起。

甲骨文“行”字像一个十字路口的形状,表示道路,后来演变为“彳”;如果再加上一个“止”,就表示在道路上行走,后演变为“辶”。可见“”和“”是一对同源部首,它们表示的意义都与道路、行走有关(辶部的字很容易理解,如送、还、速、邀等等,都与行走有关。彳部的字也是这样,如徐(慢慢行走)、往、征、徒、徙、彷徨、徘徊等等等等,也都与行走有关)。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道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遵从自然规律开辟出来的,其轨迹是既定的,我们到某个地方去,会不自觉地选择人们通常要走的路,遵从道路的轨迹,与其保持一致,这样才不致于徒劳无功。因此,“彳”和“辶”可以表示“遵从”、“和……保持一致”。

所以,“律”是一种供其他人、或事物遵从、遵守的东西,是一种标准,一种不可逾越的准则。凡是带有这种意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真理是不可逾越的,必须遵守的,我们称之为“规律”。乐器的音阶要以一种由十二根管组成的仪器为标准确定,所以古人称这种仪器为“十二律”。人们共同缔造的,所有人都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就称为“法律”。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如果有人不遵守,那就只能对他进行惩罚,“使其遵守”了。所以“律”本身带有强制性。我们想让人们都干某件事,或者想让事物遵从某一标准,常常会说“一律”,就是强制性的表现。

由以上的叙述可见,“律”字的义项与笔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非要理解为与笔有关的话,我们可以说“律”是用笔(右侧的“聿”)书写的,人们共同遵守(“彳”)的行为准则。但这样的理解太过狭隘,不便于和其他义项相联系。

从字形上看,“律”字在演变过程中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右侧,这从上面“聿”字的演变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就不再多说了。



 七、树立标识:建(汉字讹变一例)


记得看过一个以甲骨文为主题的动画片,片子上有一个场景:一个人在街道上边走边用笔画房屋的设计图,最后,这个人和手中的笔,以及街道的象形符号变成了一个甲骨文,这个甲骨文后来又变成了建设的“建”字。当时觉得挺有道理,我们现在搞建设之前不就是要先测量设计,画出设计图吗?所以建设的“建”由“聿(手拿笔)”和“廴(街道,与彳、辶相同)”组成。后来看到了“律”字,才恍然大悟:如果我记的不错,那么,片子中肯定搞错了!

那么,从“廴”从“聿”的“建”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建”字的来历还得从中国古代“封邦建国”的“封建”一词说起。“封建”一词是一个并列词,“封”和“建”的字义应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甲骨文“封”字像一棵树的根部被封上了一个小土堆的样子,金文“封”字则又加了一只手,像一只手拿着一棵树向土中种植的样子。这一形象反映了人们划分田地边界时常用的方法,即在自己的田地周围种上树作为标记。那么“建”的本义也应与此有关。

上图即为甲骨文“建”字。从字形上看,“建”字应该是个会意字:左边是一条边界,右边是一个人正在沿着边界栽杆子一样的东西,表示竖起、树立的意思。下表中第一个金文字形沿袭了甲骨文的写法,第二个字形把人形简省为一只手,手中所立的东西有根,根下有土,看来当时人们在自己的土地周围栽的应该以树居多。战国以后,左侧表示边界的部分逐渐演变为“廴”,而右侧的部分则渐渐写为“聿”字形,人们就再也看不出“建”字的本义了。就连许慎都因为“建”、“律”二字形近,错误地把“建”的本义当成了国家设立法律的行为,与其本义已经相去甚远。

实际上,建的本义就是竖立、树立,后来,凡是促成新事物、新思想出现的行为均可称为“建”,盖房子、修筑各种工程的行为是“建设”,修起来的工程是“建筑”;给别人提出意见称“建议”;成立国家政权称“建国”,成立一个政党称“建党”,还有“建军”、“建省”等等,都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



 八、从日出到日落:晝(昼)


还有一个从“聿”的“晝”,也就是白昼的“昼”字,是个很多专家学者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字。

我们先来看看甲骨文中的“昼”字:

甲骨文“昼”字从“聿”从“日”,后来的金文和战国古文也都是这样的结构,一脉相承。如果用六书理论分析的话,很多人都认为甲骨文“昼”字应该是一个会意字。但却没有人知道它表达的本义是什么。

最早对”字作出解释的是许慎。

他说:“晝,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畫省,从日。”这是以小篆和战国古文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意思是说:“”字指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也就是我们说的白天。字形由“畫”字省简而来,与“”的不同之处在于下方不是“田”,而是“日”。

”字从日,这很好理解,白天嘛,肯定有太阳。但为什么非要从“”省?有人认为“畫”表示界限,言外之意就是有太阳的时间段称为昼,不知正确与否。我这里再给大家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考方向:”字从”,可能与”字的古文字形从有一定的关系。即“周”,既有轮回、循环之义,又与“晝”字音同,”字从“”省的说法可能就从此而来(只是推测)。

有人说,简化后的“昼”字是个会意字:从旦,从尽省。“旦”指日出,“尽”指日落,合在一起就是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正合“白天”这一本义。这一解读颇合现代字形。但稍一留心即可发现,“尽”字本身就是一个出现较晚的简化字,怎么会被用于制造“昼”字呢?其实,“昼”和“尽”这两个简化字还真有一定的渊源。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上面的“尺”字都是由“聿”连写而来的。上图为“昼”字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可以和本文“尽”字简化过程做一下对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