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探微(283):秉笔直书——释“笔”(聿、筆)

 秋琰 2021-08-10

图片

本文约5200字,阅读约需要10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83)

秉笔直书——释“笔”

(聿、筆)

朱英贵

一、“笔”字小引

成语“秉笔直书”的意思就是用手握持着笔直截了当地书写,意谓书写史实不隐讳,而这里所说的“笔”指的是后世需蘸墨书写的毛笔。今天写的“笔”字是一个从“竹”从“毛”会意的简化字,其正体写法当为从“聿”从“竹”的会意字的“筆”字,而“筆”字则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此前甲骨文和金文的“聿”字就是这种毛笔的早期字形。

如果说“聿”就是笔的话,那么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作为书写工具的笔了,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面仍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但“筆”字却出现得较晚些,大约是秦代的事。这一篇就来讨论“笔”(筆)字(含“聿”字)的形义联系及其演变。

图片

二、“笔”(聿、筆)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图片

 “笔”(聿、筆)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聿”就是“筆”。甲骨文为加体象形字,象一只手持一支笔之形,左下侧的构件象笔之形,右上侧的构件为“又”(象侧面手形)。本来要表示“笔”,只须画出笔的形状就可以了,但是光画出笔的形状还不足以确认它就是笔,唯恐会被误解为其他什么东西,于是在独体象形的基础上就又加了一个“又”,成为以手持笔的加体象形字。金文字形与甲骨文一脉相承,小篆字形又在下面增加一横画,段玉裁认为“象所书之牍”。后来在“聿”字的上部又增加了“竹”字头作为形符,让“聿”作声符,便构成了新的形声字“筆”,现代简化字则又将“聿”简化为“毛”,使之又成为了“从竹从毛”的会意字。

“聿”字的本义就是“筆”。《说文解字》卷三聿部:“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从𦘒一聲。凡聿之屬皆从聿。”许慎这段解释的意思是:“聿”,就是用来写字的工具。楚国称之为“聿”,吴国称之为“不律”,燕国称之为“弗”。它是一个从“𦘒”、“一”声的形声字。大凡跟“聿”的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用“聿”作为表意偏旁。《说文》对“聿”字的解义是正确的,“所以书也”的意思就是“用来书写的东西”,当然就是“笔”了。接下来许慎介绍了“笔”字在楚、吴、燕等国的不同称谓,从而可知“聿”只是楚国的称谓。战国时代的笔,楚国称之为“聿”,吴国称之为“不律”,燕国称之为“弗”。并且我们可以想见,在上古时代“弗”与“不”同音,“聿”与“律”相谐,“弗”与“聿”合称“弗聿”亦即等同于“不律”,而“不律”快读切合即为“笔”的读音,所以,解读《说文解字》的朱骏声指出:“秦以后皆作筆字。”最后指出“聿”是一个形声字,认为小篆字形所增添的一横是声符,这却有违“聿”字的构字理据,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称:“此像手持笔形,乃象形,非形声也。”因为从“聿”字的古文字字形观察,是一个以手持笔的会意字。罗振玉否定许慎的形声之说,言之有理,而认为其为象形,似又不及判为会意更为切当。

《说文解字》卷三聿部:“筆,秦謂之筆。从聿从竹。”许慎对“筆”字的解释是正确的,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筆”是秦国的称谓,是一个“从聿从竹”的会意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指出:“秦以后皆作筆字”,其实“筆”字虽然增加了一个新构件“竹”,却还是一个会意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为:“秦以竹为之,加竹。”但“筆”字在《说文解字》中却不归属于“竹”部,而归属于“聿”部,可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聿”这个构件中,许慎说它是“从聿,从竹”的会意关系,也是将“聿”这个构件列于首位的,而并未说它是“从竹,从聿”。至于“从竹”是否一定是指笔是由竹制作的,愚以为那倒不一定,其实若理解为“从聿”(以手持笔)“从竹”(在竹简上书写),也并非没有道理。

可见,“筆”字是由本义为笔的“聿”作基本构件,再加上“竹”作为配合构件而会合成意的(其中“聿”又兼表声音)。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解释道:“聿部收'筆’字,与'其’字在箕部正同,盖皆一字也……不以筆为聿之重文者,以音辨之也。……故聿下云:'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筆下云:'秦谓之筆。’其词相连而及,以见其为一物,而以'谓之’别其为不同音也。”通过这段话的解释,我们可知,正像“其”字是本为撮箕的“箕”字而造一样,“聿”字是本为书写工具之名而造的最初文字,先有初文,后来繁化,这是汉字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综上可知,“聿”是“筆”的初文,它最初的意思就是笔(筆),古籍中大多使用“筆”字,偶尔也有使用“聿”字的,例如:“咸执牍聿,至于祠下。”(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至于“笔”这个简化字尽管也讲得通是一个从“竹”从“毛”的会意字,似有竹笔杆毛笔头之意,然而“意”毕竟不等同于“义”,竹杆毛头的工具未必就都是笔,也可能是刷子。而原有的“筆”(聿)字,无论是初文“聿”还是后起字“筆”,都含有以手持笔书写的形象要素,这才是“筆”(聿)字构字理据的灵魂所在。有鉴于此,仅仅为了简省两画,而用“毛”来替换“聿”,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图片

三、“笔”(聿、筆)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笔”(筆)的造字本义就是书写或绘画的工具。例如:“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庄子·田子方》)再如:“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又如:“必有奇能博辩之士,为时而生,持简操笔,从而写之。”(唐·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中国传统的笔指的是以毛制笔头的“毛笔”,今天的“笔”就不仅仅是指“毛笔”了,还可以包括钢笔、铅笔、圆珠笔、签字笔、水彩笔、蜡笔、粉笔、石笔、排笔等各种各样的写字画图工具。

“笔”(筆)字由此书写绘画工具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或间接引申义:

其一泛指文具。例如:“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上》)郑玄注:“笔谓书具之属。”再如:“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

由此又可引申指形状像笔的东西。例如:电笔;眉笔;录音笔;激光笔……

其二,表示书写,记载。例如:“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再如:“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新唐书·杜正伦传》)又如:“至于有身份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类,则决不出之于口,更何况笔之于书。”(鲁迅《坟·论「他妈的!」》)又如:代笔(代为书写),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等。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指书画作品。例如:“所以过绝人者,唯在才长思远,口给笔高,德全行洁,强训博闻之事耳。”(晋·葛洪《抱朴子·辨问》)再如:“一日在仁智殿呈画,文进以得意之笔上进,第一幅是《秋江独钓图》。”(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又如:“但是无论从诗人的早期的即兴之作或者后期的着意之笔当中,我们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些强烈的、力透纸背的特征。”(冯牧《〈郭小川诗选〉代序》)

二是指散文作品(相对于韵文而言)。例如:“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总术》)再如:“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又如:“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宋·王谠《唐语林·文学》)

三是指无须讲究情采的叙记应用文(与讲究情采的散文相对待而言)。例如:“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是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再如:“盖其时(指六朝)文章界域,极可弛张,纵之则包举万汇之形声,严之则排摈简质之叙记。必有藻韵,善移人情,始得称文;其不然者,概谓之笔。”(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

其三用作量词。主要有如下几种意思用法:

一是用于书画的笔画。例如:“他邀小弟到家,临别时,将此图相赠,他说是几笔丑画,弟回到营中闲坐,偶取来展看,才知道是三晋之图。”(《水浒传》第九一回)再如:他写得一笔好字。

二是用于书面的文辞。例如:“一挥挥就一笔诗,笔翰与羲之无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再如:“前日初许约时,以金声朝奉设誓,尤恐怕不足为信,复要金声写了一笔婚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又如:“顺便补一笔,自从他参军以后,不久便在保定以北立下战功,因而提拔成班长。”(杨朔《百花山》)

三是用于钱款、帐目、交易。例如:“一个赏过一百两,一个赏过六十两,这两笔底下皆有原故。”(《红楼梦》第五五回)再如:“到了节……家家必须用粽子、桑葚、樱桃供佛,他们就有一笔生意好作。”(老舍《四世同堂》三八)又如:“好,就这么说定了,在银行那笔款子,我就替你调派了。”(曹禺《日出》第二幕)

其四,指汉字的笔画。例如:“姜白石先生《禊帖偏傍考》云……'欣’字'欠’右一笔,作章草发笔之状,不是捺。”(明·陶宗仪《辍耕录·禊帖考》)再如:“昔先圣本名兵,已乃去其下二笔。”(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先圣本名兵》)又如:笔顺;起笔;收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迹(笔画的形迹)等。

由此又可引申指笔触,笔姿。例如:“口辩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沈。”(汉·王充《论衡·自纪》)再如:“有楠木版揭梁间甚大,书杜诗,笔亦雄劲,体杂颜柳,不知何人书。”(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又如:“独斯碑者,云蒸霞蔚,笔既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清·侯方域《新迁颜鲁公碑记》)又如:工笔;败笔。

根据上面对“笔”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笔”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图片

图片

四、含有“笔”字的相关成语

 “笔”是最重要的文化用具,保留在成语中的“笔”字颇多,大致有如下四种情形:

一是成语中的“笔”字就是写字画图的工具。诸如:【摇笔即来】意谓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文章写得快。/【奋笔疾书】奋笔指提起笔来,意谓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下笔成文】是指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源自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下笔有神】意思是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源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投笔从戎】意谓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源自《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秉笔直书】秉是握持的意思,“直书”直截了当地书写。意谓书写史实不隐讳。语见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涉笔成趣】涉笔即动笔,“成趣”指有风趣、有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语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口诛笔伐】意思是口头揭露,书面声讨。/【心织笔耕】在心中构思,用文笔表达,比喻靠卖文生活。/【如椽大笔】是说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喻指记录大事的手笔,也喻指笔力雄健的文词。语见宋·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浮白载笔】浮指罚人饮酒,“白”是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即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二是成语中的“笔”字表示书写、记载的意思。例如:【笔削褒贬】笔用作动词,是记载的意思;“削”是删改的意思,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刮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信笔涂鸦】“信”是听凭的意思,“信笔”即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意谓字写得很潦草,文章写得很难看,常用作自谦之词。/【意在笔先】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源自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意在笔前,然后作序。”

三是成语中的“笔”字指代文笔、书法、绘画等。例如:【点睛之笔】笔即文笔。本指画龙最后点睛的艺术手法,借以通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妙笔生花】生花是长出花朵的意思。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源自宋·俞文豹《吹剑录》:“盖纯用《春秋》笔法也。”/【神来之笔】意谓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源自唐·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四是成语中的“笔”字用作量词。例如:【一笔不苟】意谓连一笔都不马虎。/【一笔抹煞】意谓画一笔就全部抹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一笔勾销】意思是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