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早期诊断风湿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

 昵称39214146 2016-12-27

发布:孙琳    审核:姚中强




      众所周知,大多数的风湿病患者需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往往会导致不少患者继发感染,包括真菌感染。如诊断延误而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早期诊断真菌感染是临床医生尤为关注的问题

       美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从1979年到2000年,败血症患者中真菌的分离率增高了207%,其中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是主要的致病真菌,病死率分别达50%和80%。诊断采用传统的培养法需要的时间长,且阳性率低,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但为有创检查,影像学检查也不能100%地早期发现病变,因此,目前国际上采用了GM试验或G试验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来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

      G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使血液及体液中含量增高(浅部真菌感染无类似现象)。适用于除隐球菌和接合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念珠菌和曲霉菌,但不能确定菌种。北京友谊医院的研究显示,其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90.2%、50. 0%和98.7%。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阳性

(1)使用纤维素膜进行血透,标本或患者暴露于纱布或其他含有葡聚糖的材料;

(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液制品;

(3)链球菌血症;

(4)操作者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另外,使用多糖类抗癌药物、放化疗造成的粘膜损伤导致食物中的葡聚糖或定植的念珠菌经胃肠道进入血液等也可能造成假阳性。

       GM抗原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主要适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曲霉菌特有的细胞壁多糖成分是β(1-5)呋喃半乳糖残基,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的抗原。GM释放量与菌量成正比,可以反映感染程度。曲霉菌丝的侵血管性(而孢子无侵血管现象)。连续检测GM可作为治疗疗效的监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高。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阳性

(1)使用抗生素;

(2)新生儿和儿童;

(3)血液透析;

(4)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阴性

(1)以前使用了抗真菌药物;

(2)病情不严重;

(3)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




作者介绍:刘湘源


刘湘源,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定期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致力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先后负责多项国家级基金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表格式临床医学系列丛书.风湿病分册》、《风湿性疾病病案分析》和《关节炎-诊断和治疗学》等多部专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