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张钲:五年不适两次晕厥,植入Reveal LINQ明确诊断

 zhaoeliteD 2016-12-28
病例要点及策略

  该男性患者60岁,反复发作性胸骨后不适5年,近2年加重伴晕厥。患者曾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房性早搏,房速。冠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异常,长期服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心宝丸等进行药物治疗,症状未缓解。

  为进一步治疗来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张钲院长与白明主任考虑:患者有晕厥发作症状,发作时间短,可自行缓解。虽然心电图发现早搏房速,但不能确认其与晕厥的关系。临床上晕厥的病因诊断较难,而众多病因中心源性晕厥的6个月死亡率超10%,是其他晕厥和无晕厥患者的2倍。因此,尽快明确和排除心源性晕厥,对于该患者的诊断尤为重要。

  患者已60岁,考虑到生活质量、诊断效果、手术耐受性和MRI检测的可能性存在等多种因素,选择植入Reveal LINQ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进一步明确诊断。


病例特点

  患者:男性,60岁。

  主诉:间断胸骨后不适五年,加重两年,晕厥两次

  现病史:入院前5年以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骨后不适,发作时无其他不适,症状持续约数秒后可自行缓解。患者自述“感冒”后上述症状较易出现。患者曾多次在医院就诊,多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房性早搏,房速。患者曾服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心宝丸等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并未见缓解。曾在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患者诉近2年以来上述症状持续时间变长,程度较以前加重,曾经有两次晕厥史,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遂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诊以“心律失常”收入心内科。

  既往史、个人史:有高血压病史,余无异常。

  入院检查:T:36.5°C   P: 65次/分   R:18次/分   BP:127/112mmHg

入院后12导联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

  入院诊断:

  晕厥:心源性?神经源性?

  高血压病3级 高危组


诊疗策略

  临床上4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晕厥,晕厥占急诊数量的3%~5%,占住院数量的1%~3%,关乎患者的生命。而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检出率不高,难以真正明确诊断。如:心电图检出率2%~11%,Holter 2%,直立倾斜实验11%~87%,心肌电生理11%,神经相关的检查0~4%。

  目前最为先进的ICM技术(Reveal),其检出率可提高至43%~88%。2011年发表在《Europace, February 2011》杂志上的PICTURE研究(Place of Reveal In the Care pathway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Recurrent SyncopE)显示:近78%的患者可以通过Reveal ICM明确诊断,其中75%的患者明确为心源性晕厥,并获得相应的治疗。PICTURE的研究结果,支持2009年ESC(欧洲心脏学会)晕厥指南中的建议,认为在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早期而非晚期就应该植入ICM。

  因此结合该患者的疾病特点,需要尽快明确晕厥原因,选择植入Reveal LINQ——最新的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2016.12.26

  选取位置:胸骨左缘2cm,与胸骨成45度

  植入经过:消毒铺巾后,在植入位置以特制手术刀切开皮肤,使用分离工具两次分离皮下组织形成植入通路,最后以注射工具注入Reveal LINQ。手术过程顺利,持续5分钟,切口细微。

  术中程控:术中程控R波振幅: 0.94mv,位置良好。

  程控模式: 

  手术影像 :


病例总结

  患者于入院前5年以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骨后不适,无头痛、头晕、黑朦、意识障碍,无心悸、胸痛、胸闷,无左上肢及其他部位放射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腹痛、腹胀等症状,不适症状持续约数秒后可自行缓解,患者自述“感冒”后上述症状较易出现,患者曾多次在兰大医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多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房性早搏,房速。

  患者最近一次晕厥后送急诊,未能找到晕厥的明确原因。但结合患者平素病史有胸骨后不适,动态心电图曾有心律失常发现,因此考虑心源性晕厥可能性大。

  植入式心电监测是近年来最新的心电监测技术。尤其是Reveal LINQ,是世界上最小的植入式器械,仅有1.2cc/2.5g。持续3年电量,记录多种心电事件,而且可以有效的将患者的症状与心电事件结合起来,提高检出率。同时兼容1.5T、3.0TMRI,不影响患者其他器官的检查。如果确诊是心源性晕厥,窦停或是房室传导阻滞等,可尽早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家属也愿意可以通过植入Reveal LINQ的方式尽快诊断出病因。Reveal LINQ的操作非常简单,创伤小,局部麻醉进行,植入后缝一针即可。手术后,病人随即下床走动,恢复快。

  随着心电诊断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希望帮助更多患者,早日明确诊断,远离猝死风险。

医生简历

  · 张钲 ·

  主任医师,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

  现为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心律学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心血管病》、《临床心血管病》、《国际心脏病学》、《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等多家核心期刊编委。

  · 白明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

  主任医师、副教授

  现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CCU主任,1999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工作。


医院介绍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全国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水平处于西部领先水平。设有45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实际开放床位1100张。专业技术人员1600人,40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省厅级学科带头人30人。医院的科研力量雄厚,近五年来共获科研立项144项,获科研资助经费95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1项、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共计22项。心内科心脏介入手术量、心外科年手术总量及技术水平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医院现已挂牌为德国心脏中心(柏林)甘肃省合作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