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执笔的流变

 星河异彩 2016-12-28

五、拨灯图像与拨镫法

 

大凡对古代书法与书论有所了解的书法爱好者,都知道古代对于执笔方法有一个比喻与称名,即“拨镫法”的。然而这个“拨镫法”中的“镫”,究竟是指照明油灯的“镫”呢,还是马鞍踏脚的“镫”?“拨镫法”又是手拨油灯之意呢,还是足踏马镫之意呢,或另有所指?对此书法史上各说各的,究竟谁对谁错不知标准何在。

有考古实物与资料证明,我国最早的灯具已然多见于战国,材质主要为青铜,故古代镫字从“金”旁,其理昭然。“拨镫法”这个名词,笔者首见于唐代林蕴《拨镫序》:

 

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捻、拽是也,诀尽于  此,子其旨而谓乎。

 

林蕴所谓“拨镫”法式的执笔法,自言受教于韩吏部(方明)。韩吏部又受教于何时何人?是否有可能在晋、魏,甚至汉、秦、战国时即有此说呢,只是未留有文献记载呢?!在此暂且不论“拨鐙法”其起始于何时,也不论“推、拖、捻、拽”是指执笔手指的功用呢,还是指用笔的动作技巧;在此要探讨的是“拨镫”所指究竟为何,是手拨油灯呢,还是足踏马鐙,仰或另有意指。有一点似乎可以推断的是,发明与提出“拨镫法”之初,应该不会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事物来作执笔之比喻的,何况油镫与马镫完全是两码子事。同时,比喻执笔的事物也一定是大家平时所熟悉的,并且与执笔的方法又是非常近似的。如果在这一点上形成共识,对“拨镫法”的孝考察与解读也就容易达成统一之见了。

在此不妨先看一下后人解释“拨镫法”两种不同的观点。认为“拨镫法”这个名词是指人类用手挑拨油灯的,其代表如明代杨慎《诗品》中释拨镫法所云:“拨镫如挑灯,不急不徐也。杨铁崖(元杨维桢)与顾玉川联句云:‘书出拨镫侵茧纸’,可为证也。” 另如清代段玉裁《经韵楼集 述笔法》云:“拨镫二字,正灯火之古字。非马上脚凳也。” 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云:“书有拨镫法。镫,古‘灯’字,拨镫者,聚大指、食指、中指撮管杪,若执灯,挑而拨灯,即双钩法也。”清杨宾《大瓢偶笔》也云:“‘镫’本古‘灯’字。”

认为“拨镫法”这个名词是指骑马过程中人类用脚踏拨马镫的,如元代陈绎曾在《翰林要诀.第一执笔法》中说:“镫即马镫,笔管直则虎口间如马镫也。足踏马镫浅,则易转动也。”晚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说:“林韫传卢肇拨镫法,亦云以笔管著中指尖,令圆活易转运。其法与今同,盖足踏马镫,浅则易转运,‘拨镫’二字,诚为妙譬,盖崔、杜之旧轨,锺、王之正传也。”

令人非常惊喜的是,笔者于2012年在浏览《中国古代墓葬壁画全集》时,从中发现一幅辽代墓穴壁画中侍女挑(拨)灯的画面﹙图5.1﹚。但见此待女挑灯的手势,大拇指与食指执持挑具(杆),其余三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明显闲置。当此图像眏入眼帘的一瞬间,不免惊奇与惊喜,心想:这不就是书法执笔的所谓“拨镫法”吗?!这对于古代执笔的研究而言,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图像资料与实物佐证啊!当时存有疑惑的有两点:一为图中拨灯仅用大指与食指,与自己认识到的古代一般是用三指执笔还是有距离。﹙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半年后在全力搜集古代执笔图像的过程中,居然不断发现古人二指执笔的图像,上至晋、下至清,始信此图像中拨灯的动作,与历代二指执笔的动作丝丝入扣,如出一辙。﹚另一个是,该图说明文字认为侍女在“向灯中添加油”。笔者当时凭经验与直觉,确定其为挑拨油灯。古来就有“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之说。笔者儿时尚无电灯,家中除了使用煤油灯外,也使用过传统古老式的油盏灯,也曾挑拨过灯芯。使用过油盏灯的都知道,照明使用过程中,除了需适时添加油籼料之外,尚需适时挑拨灯芯,一为去垢,二为拔髙已烧低了的灯芯,如此方能保证油灯的正常照明,不然火光会萎缩甚至于熄灭。再说,添油之具必似勺或罐之类形器具,始可盛得了油,杆式直挺之物豈能盛油?后于1984年山西大同南郊辽代许从赟墓的壁画图像中见到油灯添油的图像﹙图5.6﹚,所用道具即为勺形,与拨灯之具究竟不同。另外,笔者于《宣化辽墓壁画》之专集中,又发现三种拨灯的图像﹙图5.2、5.3、5.4﹚,其中一图被明确标明“挑灯侍女”之名称。这四种拨灯图,为辽乾享四年(982年) 所绘,较前述之图早了111年。虽然这三种拨灯图中手的形态不及前者清晰,但细加观察,还是能确定其为大指与食指共执的形态,与前述拨灯图像的动作相类,也与同时期执笔方式相吻合。

据于上述理由应该可以确定:1.古代那一位高明的书法家以大众所都熟悉的现象——“拨镫”来设喻书法执笔的方式,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故乐为大家所接受并且流传至今。2.“拨镫法”应该是借手拨油灯之相类动作设喻书法之执笔,而不应该是指足踏马镫这一与执笔不类的现象。3、“拨镫法”所眧示的执笔方法,即同时代主流性的执笔法——二指单钩法,亦即二指单苞法,即用大拇指与食指执笔,其余三指皆闲置不用。

 

 

 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六﹚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六﹚

图5.1  【辽】  《拨灯侍女图》 (部分)   壁画  辽大安九年(1093年)  河北宣化下八里张匡正墓

此图原名《燃灯侍女图》,拨灯动作清晰明白,大拇指与食指执灯挑,其余三指闲置不用。此法与同时代执笔的二指单钩法完全相同。据此当可证明拨镫法即为二指单钩法。

 

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六﹚

图5.2  【辽】  《拨灯侍女图》 (部分)   壁画  大安九年(1093年)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张世本墓

此图原名《挑灯侍女图》,拨灯手指动作虽不够清晰,然大拇指与食指执挑可辨,应与上图动作相仿。

 

 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六﹚

图5.3  【辽】 《拨灯侍女图》 (部分)  壁画  大安年间  河北宣化下八里6号辽墓

此图拨灯动作虽不够清晰,食指在挑杆的里与外亦难辨,有相同于兰花指执笔法执挑杆之可能。然而单钩挑杆应无疑问。

 

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六﹚

图5.4  【辽】 《拨灯侍女图》 (部分)  壁画  大安九年(1093年)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张文藻墓

此图拨灯动作虽不够清晰,然大拇指与食指执杆,其余手指与食指并列而闲置之大概可辨。

  

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六﹚

图5.5  【辽】 《拨灯侍女图》 (摹本部分)  壁画  年代不详  山西大同市纸箱厂辽墓

此图原名《灯檠侍女图》,拨灯动作虽有损,然大拇指与食指执拨杆清晰可辨,其余手指应同上而不拈拨杆。

 

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六﹚

 图5.6  【辽】 《添油仕女图》 (部分)  壁画  山西大同南郊辽许从赟墓出土

此图方为给油灯加油的图像。其使用工具为比日常用勺稍大之勺,完全不同于拨灯使用的直细形的拨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