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中风】脑中风的发病原因竟然和脾胃有关!常喝三米粥,健脾化湿!

 心静才能养生 2016-12-28


  

脑中风

2002年6月9日,一位日本患者,因高血压突发脑出血,患者术后昏迷1个月后,患者的丈夫找到一位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恳请医生帮忙救治,2002年7月29日,患者来到北京,接受治疗,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仅两周之后,8月12日,患者自主睁开眼睛,恢复意识。这位专家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让一个无法醒来的脑中风的患者,仅用两周的时间就让其恢复意识?

 
腔 梗


腔梗,是大脑中细小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脑组织形成小的缺血灶。很多患者发生的位置不在脑的重要功能区,所以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也很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使得疾病不断发展,常年累积导致大脑功能不断下降,或发生致命的大中风。


 
风痰阻络


脑中风早期会出现风痰阻络,这是脑血管病的一个证型。


是指病情变化非常快,是发病特点。


我们喝下去的水、吃进去的东西在周身运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瘀在某个身体地方变成湿进而化热演变成痰,在其他因素的诱发下,痰在血管里容易发生堵塞。

 

阻络是指神经、血管等脉络中有痰堵塞,出现相应的症状。



风痰阻络是一个比较轻的病症,从患者的表情来看不会有太多的表现,但是患者的面色一般会有变化了,比如发暗、有瘀斑等又或者是四肢偶尔的麻木等相对较轻的表现。

专家认为,腔梗发生时,患者往往处在风痰阻络的状态,通过中医的望诊,可以找到疾病的蛛丝马迹。


【风痰阻络的面部特征】

额纹加重

口周有放射状的沟纹

舌苔白、舌体暗

会有湿斑、瘀斑和老年斑


【风痰阻络的身体症状】

痰多而黏

头晕目眩

偏身麻木

 


调理风痰阻络
的方法

 

1、 炸土鳖虫

 

】用香油炸着吃。


吃法每天吃两三个。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改善血液循环。

 

禁忌孕妇不能吃。





2、陈皮竹茹代茶饮
 

 【配方陈皮10克,竹茹15克。

 

做法用水冲泡15分钟以上,待药效出来即可饮用。

 

功效祛痰化湿,多用于中风痰迷。 




【 竹 茹 】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心、胆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痰热腹实


 痰瘀着化成热,变热以后人就容易上火。一上火体内水分就会被吸收,就会形成腹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肚子胀、不解大便。
 

痰热腹实是比风痰阻络更严重一些的脑中风症型,也是由于血管堵塞引起的。
 

专家提醒我们,没有脑血管病的人出现痰热腹实也不好,也会引发脑血管病。


【痰热腹实的面部特征】

脸色暗红甚至发紫

额纹加重

口周有放射状的沟纹

舌苔黄腻、舌质暗红

口舌歪斜


痰热腹实的身体症状】

便秘、伴腹胀

痰多而黏

神识欠清或昏糊

舍强语蹇或不语

半身不遂

突然发病

心烦易怒头痛眩晕

 


【专家提醒】

这个阶段的患者不能吃的太营养,而要吃一些清淡的饮食。比如凉拌苦瓜、苦菊,喝点红豆汤、绿豆汤。同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痰湿蒙神


痰湿蒙神是指痰和湿堵在血管中引起的意识障碍,和每个人的体质密切相关。 


【痰湿蒙神的症状】

苔白腻、舌紫暗

不语、神昏

二便自遗

痰鸣

周身湿冷

半身不遂

感觉消退或消失


 

脾 胃


专家告诉我们,脑中风的发病原因,跟我们身体的一个脏腑有关。专家告诉我们,这个脏腑就是脾胃。东方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脾胃功能相对来说要差一点。


脾胃下边是肝肾,上焦是心肺。在正常情况下,脾胃会把营养的东西运输到心肺,通过心肺输到全身;把糟粕的东西通过肝肾排出去。如果脾胃出现问题,营养的东西无法被吸收,废物无法排出,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损害。


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位日本患者也是因为她的脾胃出现问题,脾气虚形成了湿,湿再瘀热形成了痰,痰堵在血管中形成血瘀,最终导致了脑中风。


而专家给这位日本患者的治疗方式就是采用健脾益气、祛痰化湿、开窍醒神的中药。 


 

三米粥


 专家在现场给我们介绍了健脾益气的美食——三米粥。


大米、薏仁米、小米


【功效健脾化湿、治疗脾胃虚弱、肠胃疾病、预防胃肠道癌症。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配比:

  • 虚中有热的人群,比如痰热体质,舌苔黄腻:

    比例是小米1份,大米2份,薏仁米3 份


  • 脾气虚的人群,比如痰湿体质,舌苔白腻:

    比例是小米2份,大米1份,薏仁米3份。


【专家提醒】

痰湿蒙神与体质有密切关系,而每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来选择适当的配比熬粥喝,经常喝没有坏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