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大师心得

 付利970 2016-12-28

太极大师心得

一、脚踏实地

这个词汇是一个褒义词,形容一个人办事情实实在在。在太极拳修炼中,

脚起着非常重要、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全忠大师反复强调,

“灵不灵在于

脚,利不利在于脚,力不力在于脚,活不活在于脚”

。脚是人体的根本,

从力学上讲是人体的稳定面,是人体赖以平衡的根本。如果练拳当中脚下

乱动、

喝风漏气,

或者脚下如铁板一般僵硬,

均不能有效地利用脚的潜能。

所以在练拳中,我们要反复问自己,

“是否脚踏实地?”

,再反复的纠正。

这样会在不断纠正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品性,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也脚踏

实地,不搞浮夸。

二、不翘尾巴

骄傲自满俗称“翘尾巴”

。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求尾骨垂直而下沉,不能有

翘起的意识。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不断纠正自己“翘尾巴”的毛病,再配

合束肋塌腰,将会内气生于丹田,气息腾然运转,生生不息。所以练习太

极拳会不断促使自己改掉“翘尾巴”的毛病,变成一个谦虚的人。

三、虚心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主席的话不仅仅是修行上的道理,

甚至可以作为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虚心即含胸而空胸,胸口一含,则胸空

腹实,气贴背行走。达到太极拳“牵动往来气贴背”的中级层次。同时

太极大师心得

一、脚踏实地

这个词汇是一个褒义词,形容一个人办事情实实在在。在太极拳修炼中,

脚起着非常重要、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全忠大师反复强调,

“灵不灵在于

脚,利不利在于脚,力不力在于脚,活不活在于脚”

。脚是人体的根本,

从力学上讲是人体的稳定面,是人体赖以平衡的根本。如果练拳当中脚下

乱动、

喝风漏气,

或者脚下如铁板一般僵硬,

均不能有效地利用脚的潜能。

所以在练拳中,我们要反复问自己,

“是否脚踏实地?”

,再反复的纠正。

这样会在不断纠正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品性,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也脚踏

实地,不搞浮夸。

二、不翘尾巴

骄傲自满俗称“翘尾巴”

。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求尾骨垂直而下沉,不能有

翘起的意识。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不断纠正自己“翘尾巴”的毛病,再配

合束肋塌腰,将会内气生于丹田,气息腾然运转,生生不息。所以练习太

极拳会不断促使自己改掉“翘尾巴”的毛病,变成一个谦虚的人。

三、虚心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主席的话不仅仅是修行上的道理,

甚至可以作为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虚心即含胸而空胸,胸口一含,则胸空

腹实,气贴背行走。达到太极拳“牵动往来气贴背”的中级层次。同时

太极大师心得

一、脚踏实地

这个词汇是一个褒义词,形容一个人办事情实实在在。在太极拳修炼中,

脚起着非常重要、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全忠大师反复强调,

“灵不灵在于

脚,利不利在于脚,力不力在于脚,活不活在于脚”

。脚是人体的根本,

从力学上讲是人体的稳定面,是人体赖以平衡的根本。如果练拳当中脚下

乱动、

喝风漏气,

或者脚下如铁板一般僵硬,

均不能有效地利用脚的潜能。

所以在练拳中,我们要反复问自己,

“是否脚踏实地?”

,再反复的纠正。

这样会在不断纠正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品性,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也脚踏

实地,不搞浮夸。

二、不翘尾巴

骄傲自满俗称“翘尾巴”

。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求尾骨垂直而下沉,不能有

翘起的意识。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不断纠正自己“翘尾巴”的毛病,再配

合束肋塌腰,将会内气生于丹田,气息腾然运转,生生不息。所以练习太

极拳会不断促使自己改掉“翘尾巴”的毛病,变成一个谦虚的人。

三、虚心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主席的话不仅仅是修行上的道理,

甚至可以作为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虚心即含胸而空胸,胸口一含,则胸空

腹实,气贴背行走。达到太极拳“牵动往来气贴背”的中级层次。同时

太极大师心得

一、脚踏实地

这个词汇是一个褒义词,形容一个人办事情实实在在。在太极拳修炼中,脚起着非常重要、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全忠大师反复强调,“灵不灵在于脚,利不利在于脚,力不力在于脚,活不活在于脚”。脚是人体的根本,从力学上讲是人体的稳定面,是人体赖以平衡的根本。如果练拳当中脚下乱动、喝风漏气,或者脚下如铁板一般僵硬,均不能有效地利用脚的潜能。所以在练拳中,我们要反复问自己,“是否脚踏实地?”,再反复的纠正。这样会在不断纠正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品性,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也脚踏实地,不搞浮夸。

二、不翘尾巴

骄傲自满俗称“翘尾巴”。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求尾骨垂直而下沉,不能有翘起的意识。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不断纠正自己“翘尾巴”的毛病,再配合束肋塌腰,将会内气生于丹田,气息腾然运转,生生不息。所以练习太极拳会不断促使自己改掉“翘尾巴”的毛病,变成一个谦虚的人。

三、虚心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主席的话不仅仅是修行上的道理,甚至可以作为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虚心即含胸而空胸,胸口一含,则胸空腹实,气贴背行走。达到太极拳“牵动往来气贴背”的中级层次。同时

含胸之后则有更大的包容性,对应着人生当中虚心会让我们虚怀若谷,坦荡面对人生。

四、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原意是指一个人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其非常谦虚,这是褒扬的词汇。我理解在太极拳里此词更有其丰富的含义,虚怀即含胸,若谷表明下陷而内敛。所以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经常要求自己“虚怀若谷”,则能提高个人修养,具有大帅范。

五、不卑不亢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是人的气节。不管面对的对手是谁,不卑不亢平等对待才能表现出人的本性。卑,则显现奴性,亢,则显现兽性,不卑不亢,才是人性。练拳当中,低头弯腰则为卑,挺胸鼓腹则为亢,卑亢均为失中。不卑不亢,才是君子人格,心胸坦然,内气调和也。

六、心平气和

近半年来,网络上出现一个新词汇“淡定”,戏劝大家戒急戒躁,对一切事情均应理性处置,不要冲动。太极拳练习也是一样的,也需要心平气和地练。然而在长期修炼太极拳当中,我对“心平气和”一词有了新的认识。我理解“心平”与“气和”不仅仅是平淡的并列关系,更有逻辑严密的递进关系,“心平”与“气和”一因一果,即只有心态平静,内气才能调和。这种理解应是对该词原有内涵的再丰富吧。在太极拳练习时,为了找到内气调和顺畅的感觉,练习者就必须先将自己的心态调整

平静,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改善人的性格。与此相似,我对“趾高气扬”也有别样的理解,从字面上讲,一旦脚趾翘起,内气即可上扬。练拳的时候不能趾高气扬,即如果脚趾翘起而未抓地,内气则会张扬,出现横气填胸的错误,从而失内敛含蓄的品质。通过自己思想内部不断对“趾高气扬”进行自我批评,就会让练习者形成谦逊低调的性格,而不会在人面前趾高气扬招人嫌。

七、服从领导

一个高效的系统,一定有一个有组织力的领导,人体也一样。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仅骨头就达206块之多,更还有肌肉、神经等其他很多生理组织。在这么复杂的系统运动时,究竟哪个部分先动?朝那个方向?动多少?落点在哪里?是非常微妙的。谁在领导着所有一切的运动?太极拳论有云“意气君来骨肉臣”,明确地告诉了太极拳运动的最高领导是意念。太极拳运动是一个复杂运动,是以意行气、以气催形的运动。在太极拳运动中如能仔细体会意气形的密切配合,就会得到享受不尽的美妙感觉。换句话说,服从领导其实很惬意。

八、团结协作

一个组织有了领导还不够,还需要成员之间紧密配合、各尽其职、和谐相处。过犹不及,过则散乱。如果一个单位里员工之间相互倾轧,人人爱争功,好表现,那这个单位的效率一定低下,太极拳训练也如此。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各部分能恰如其分地配合相邻部分的运动,该让的就让,该松的就松,就像一个蠕虫向前蠕动一样,内气就顺畅地过去了,达到内气节节贯穿。如果某个部分不放松,非要较劲不可,那么内气必然在这个地方发生阻塞而断裂。如果内劲在开的时候是甲向乙传递,则合的时候必然是乙向甲传递。如果甲不给乙,则甲方必然得不到乙方的返回,相邻的身体组织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像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不可分割。我们常见到一些太极拳练习者乱拧身体,就是因为他们不能让身体内各部分有效配合的缘故。所以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当中,始终要提醒身体各部位之间团结协作,相互之间互敬互让。

       九、坦荡无私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法国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太极拳运动是一个相对运动,运动时松胸、松胯,就会给内脏运动留下一个更宽裕的空间,在这种坦荡中,才能更好感受内气的行走。无私则不争,不争则顺遂。在坦荡和无私的心境下轻轻运化,则天人合一,浑然一体。

十、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既是一种心态,也是

练拳的要领,一旦心中无杂念,则真气自然而然,

并随缠丝运化滋润周身。练拳时需要专心,需要平静,在清静无为、恬淡虚无中感受内在的变化。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