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创新开展企业青年形势任务教育 企业青年形势任务教育每年都在开展,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已经被企业充分肯定,但也存在参与程度不够广泛、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和不足,亟需改进、完善和创新。传统召开会议、答题问卷等灌输式的模式,对青年职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多途径创新开展好企业任务教育,提升成效,已成为企业共青团主要课题之一。 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目前企业青年形势任务教育多以文件指导为主,教育内容宏观多、微观少,涉及面窄。在集团公司各类形势任务教育中,我们很多基层单位在教育内容上照搬集团公司青年形势任务教育内容教材,宏观多、微观少,讲大道理多,剖析实际问题少。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青年职工群众思想独立性、独特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不随之丰富和扩展,显然是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方式单调,没有把握企业在市场格局的新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理论宣讲、专题学习、各类培训班、文化橱窗集中宣传等形式。这些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开会多,而针对企业发展的软肋和相应的措施必较少;针对不同利益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岗位、不同思想观念的青年员工的针对性教育少;枯燥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多。使很多青年职工群众感到索然无味。 创新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教育内容多元化,增加青年职工关心的内容。除了坚持传统的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外,还需要把青年职工个人的需求纳入到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中来。要通过深入调研,挖掘不同层面青年职工的精神需求和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材料,备好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大家听得懂,记得住。尤其是要敢于涉及工资分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这些敏感性问题;要增加青年职工的发展内容,多讲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比如集团公司承诺的实事、职工个人发展愿景,以及职工心理疏导等等。 教育形式多样华,吸引青年职工主动学习。传统的形势任务教育方式着眼于“大而全”,灵活性和互动性都不够。要彻底转变传统形势任务教育单向的、高高在上的教育模式,树立平等沟通、公开开放、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深化改革战略,更好地适应职工队伍构成多元的需要,同时也使形势任务教育变为平等交流模式,显得宽松而贴近青年职工内心,容易使青年职工群众能听得进、坐得住。 形式多样化,包括单位互讲、网络、宣传版面、专题片、座谈、访谈、展览、知识竞赛、演讲、论坛、征文、文艺作品等形式。印发与宣讲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做宣传版面等;通过演讲、论坛等形式讨论集团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形势任务教育宣讲,应该由原来的每年宣讲一次拓展为每季度一次。要把形势任务教育宣讲常态化,及时宣传国家、国资委、股份公司、企业的一些重要会议精神、文件和企业各产业的具体形势分析,同时要增加互动,现场答疑,解决青年职工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 培训人员专业化,加强培训师资保障。要提升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水平,就一定要把企业政治理论人才的培训与技术人才的培训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在青年形势任务教育中,要挑选一批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青年特点和形势任务教育内容,提前规划培训方式方法。使这些人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从事释疑解惑的思想引导工作。与此同时,要从贴近青年职工、贴近实际的角度考虑,从不同受众群体中聘请思想素质较高、思辨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的职工群众参加到形势任务教育中来,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只有让他们深入到各自的群体中,用他们习惯的语言和方式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宣讲团教师可以从集团公司相关部室如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中心、成本管理部、财务部等部门进行临时抽调组成。这样就能分产业、分层次贴合青年职工实践进行教育,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青年职工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 健全青年形势任务教育考核机制。 为确保青年形势任务教育取得实效,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检查考核奖惩机制。否则,形势任务教育就会走走过场,做做样子。首先,集团公司团委和三级公司党政主要领导要对本单位的青年职工形势任务教育和稳定工作负总责;其次,单位开展青年形势任务教育要与年终各项工作评比挂钩,增强工作责任感;第三,进行青年形势任务教育的工作者要先受企业形势任务教育,要学习教育理论和技能技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理论说服力,积极做好正面引导和启发教育。由集团公司团委负责成立专门成立形势任务教育督查和考核组,定期对基层单位进行督导和检查,严考核,硬兑现。 结束语 总之,青年职工形势任务教育工作重要而又紧迫,亟需大家认真剖析和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宣传政策、疏导情绪、稳定思想,使形势任务教育真正起到转变思想、统一认识、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确保集团公司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各项生产经营指标顺利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