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8 日,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对于将要发布的微信小程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解答了几个常见问题。 张小龙说道,微信是一个工具,工具就是要帮助用户提高效率。而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用最短时间完成任务,一旦完成就不会停留在这个产品里,也就是用完即走。 最近有很多评论说微信团队保持了克制心态。但张小龙表示其实并不是这样,微信团队舍弃一些东西,不是因为克制,而是有些决定是错的,行不通,硬要做是不合理的。在微信和相关产品中,他们希望展现的是用户需要的东西。用完即走体现在微信的方方面面,微信帮客户缩短时间,而不是用无用的功能消耗时间,他们追求的并不是用户在微信里耗时间。有些表现上克制,实际上是不想拖延用户,而是想帮助他们做需要的事情,所以微信才是现在这样。 张小龙总结了微信小程序的几个特点: 一、无需安装 这是很大的突破。Windows 系统中的程序管理要花费很多精力,智能手机里这个就变得更加轻松,但是所有应用程序都需要下载安装,这很繁琐。以后,小程序可以帮我们免除下载和安装过程。 二、触手可及 智能手机可以直接获得信息,手边的信息,没有未来智能,但是可以通过基本传感器,如摄像头和周边产生互动。我们看到一盏灯,只需扫一下,就启动起来了,可以直接使用,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信息。 三、用完即走 例如,到餐馆排队、点菜不需要下载应用程序,只需扫二维码,启动小程序,就可以点餐。 四、无需卸载 访问过的服务,不用管理和卸载。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到:小程序以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 app 概念出现,而是更灵活的应用组织形态。小程序是一种比现有 app 更灵活和唾手可得。 做小程序时,微信团队不是从开发人员的角度去改变应用程序存在模式,而是满足真实存在的需求。现在公众号二维码是广告标配,而不是网址。但是用户如果要了解就必须成为订户,收到推送,这和网址很不同。张小龙认为广告商应该展现服务而不是订阅,因为用户想了解信息,希望扫一下立即获得信息,这样的方式才是用户需要的,这也就是小程序的服务,很直接。 张小龙还回答了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是否有入口:小程序没有入口,不运行就找不到入口,类似公众号。所有企业会,公众号入口不在微信里而在二维码里。那么未来大家从哪里启动?我们希望是扫二维码。比如,购票小程序,可以买票,不用售票窗口,这很贴合小程序场景的想法。 二、是否有小程序商店:不会有这种服务。为什么不推荐呢?机器推荐、社交推荐存在差异,朋友圈里朋友起了推荐器作用,系统不会推荐没接触过的东西,但是朋友推荐的可能完全没接触过。 三、 能否订阅:公众号可以收获订户,小程序不会,没有粉丝只有访问量。和公众号本质不同。小程序也不会推送消息,避免消息过多。小程序只提供有限服务触达能力,可以提供通知机制,发送需要的通知。 四、能否分享:可以分享到聊天,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小程序分享不只是推荐,更多的是带来新的协作方式。比如投票功能,每个人都可以立即使用,存在非常多的协作小程序。 五、小程序页:只是分享一个页面,是当前看的信息。是一个活的页面,不用点进去就可以看到。 六、能否做游戏:不能 七、能否搜到:能,但是限制搜索能力。 八、和公众号的关系:没什么关系,相互独立。在公众号里可以看到同一个企业的小程序,或者小程序里看到同一个企业的公众号。 九、是否有线下店的提示:让用户看到附近的小程序,哪些店有小程序。 十、什么时候能够正式使用:2017 年 1 月 9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