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住在某个山庄,门口是巨大的仙桃岩。所谓仙桃岩,是因为这个五六米高的石头很像一个桃子,然后用铁钢丝架起回旋型的阶梯,站在最高点可以俯瞰群山。这里虽然不是最高点,但相差亦不远矣,印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群山皆在脚下。 其他老师马上进入主题,铺开麻将桌进行他们的活动。我对这个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吃饭完后先休息一下,然后一个人慢慢地往回走去欣赏沿途错过的风景。 ![]() 大漈三大景点之一的雪花漈,我来的时候只是听到了泉水的声音,这一次虽然天空阴云密布,雷声阵阵,似乎马上要下雷阵雨的样子,我也没有带雨伞,但还是不顾一切地走去欣赏下面的瀑布,至于遮风躲雨什么的基本没有考虑。过了蘑菇亭,下到溪水的源头,这里山岩有一个三四十米的落差,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瀑布。我下到最危险的岩石上,去拍照取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雪花漈,但既然来了,总要看个究竟。上面是几个小潭,泉水潺潺地流着。到了这里,水势受到阻碍,激流飞溅,然后是一泻而下,巨大的响声就是从这里传来的。我静立片刻,默默地观赏着这一切,心灵似乎也接受着泉水的冲刷而变得澄澈起来。 ![]() 再次来到时思寺,似乎有一种别样的感受。事先查找了一下资料,知道这个寺庙的来历是因为明朱元璋年间,这里出了一个孝子,在爷爷死后,守着棺木过日子,刘伯温得知后上表朝廷,朝廷嘉奖,于是修建了这个寺院。但现在,我看到寺院外面杂草丛生,除了那几颗参天古树外,寺院的入门之处我居然找不到。入眼所见,寺墙外面分明是村民的菜圃啊!好在,我仔细观察,总算发现了隐藏其中的几条小道,但上下也有四五米的落差,我就觉得很奇怪,入口难道是这样的吗?但我一时找不到其他入口,也就小心地从田埂间攀爬下去,然后走上了时思寺的鹅卵石小道。 ![]() 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巨大的参天大树,近了之后才知道这种树名叫柳杉。很奇怪的一种树种,居然是空心的,而上面枝繁叶茂,虬枝如龙般地蜿蜒。其中寺院门口的一棵,几乎斜躺在地上,以三十度左右的角度向路边延伸,给人的感觉似乎被天雷轰击而又顽强地活了下来。我抚摸这棵树凹凸不平的树皮,感慨良久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 所谓的寺院,只有残破的山门,根本没有任何佛像,而疑是主殿的建筑,除了外面可以见到三层的木结构建筑外,进入大厅的小木门居然是锁着的,不得其入。我参观的时候,没有见到一个游客。实在很难想象,衰败如此的寺庙,前几年怎么可能还会收取门票。 ![]() 但到我见到真正的柳杉王时,我的感觉仍然是震撼。这棵大漈的标志巨树,早上经过的时候我已经留意了,只是走到近前,我才发现大树的底下居然是完全中空的,容得下二三十个人在里面而不觉得拥挤,摆一张麻将桌绝对绰绰有余。我进入古树,抬头看天,看到了二三十米外狭窄的天空。整棵树居然从上到下都是中空的!实在令我惊讶,这颗巨树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呢?置身于树洞中,我对生命有了虔诚般的敬畏,几乎要跪下来,几次仰头望天,我泪流满面,这是怎样的一颗充满了活力的千年巨树啊! ![]() 走出树洞,我看到了前面的石碑:柳杉王。背面是对这棵树的介绍,我摘录部分如下: 柳杉王,历史悠久,因其树高、围大,屡遭雷劈火烧,如今树高28米,冠服15×17米,经省林业专家数度勘验论证,树龄1500余年,胸径4.47米,推为全国之最,比乾隆御封的天目山“树王”胸径大两米之多。《浙江省古树名目》载:“万木之冠,柳杉世界王中王”。…… 我感慨万千,1500年前,中国是隋朝吗?这棵柳杉王在中国封建社会最繁盛的唐朝时期就已经有百年多的历史了啊!它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兴衰更替,又见过了人间多少的悲欢离合啊!在这棵巨树前,你会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创造生命的魅力! ![]() 正要离开时,我看到了另一棵巨树在二十米开外,本来以为见识了柳杉王,其他树再没有什么看头了,但我还是踱了过去,而见到的情景让我再一次目瞪口呆!这棵柳杉虽然同样是空心的,但它并不是上下贯通的,只是底部巨大的十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全部都是都烟火烧烤的痕迹!是人为的焚烧和破坏吗?我沉思良久,触手抚摸那焦黑的树皮,触之即碎,心中更多的是对纵火者的愤慨!站在这棵树前,我伫立良久,不知算不算是为这棵大树默哀!但即使遭受如此的灾劫,大树的外面依然是生气勃勃,那么的枝繁叶茂! 离开的时候,我一再回头,对这三棵树顽强的生命力充满了敬意,甚至是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