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昭王时代的将相铁三角——魏冉、司马错、白起的征战之路(三)

 秦岭海狼 2016-12-29

3.秦昭王十二年:连年战争的开幕式

韩魏先跟着齐国在垂沙之战夺取楚国重镇宛①、叶②以北的大片领土,又佐齐攻秦三年,版图扩张了不少。

不可一世的秦昭王居然主动割地求和,魏国得到了封陵③,韩国得到了武遂④。这些地盘都在河东一带,都是黄河沿岸的要点,战略价值很大。秦国曾在这些地区与韩魏反复拉锯,如今被迫吐出。自从秦孝公以来,韩魏对秦从未有过如此胜利,真是罕见的扬眉吐气。

可惜,两国还没从胜利的喜悦中高兴多久,就迎来了国丧。魏襄王与韩襄王双双去世,魏昭王与韩釐王同年即位。按照秦国的时间表,刚好是秦昭王十二年。

这一年的天下,完全平静不下来。

除了魏韩两国换届外,赵国庙堂也重新洗牌。年少的赵惠文王已经即位四年,但他的父亲赵武灵王退位后自称“主父”,还抓着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赵主父封长子赵章(废太子)为代安阳君,又让田不礼为其相。赵章一直对父亲与弟弟怀恨在心,与田不礼发动叛乱,杀死了老相国肥义。赵主父的叔叔公子成与大臣李兑率四邑之兵镇压了赵章党羽,救出了赵惠文王,但他们害怕赵主父心痛长子之死而怪罪自己,于是下狠心把他包围在沙丘宫里。可怜一代雄豪赵武灵王竟然被乱军围困到活活饿死。这便是赵国史上极为惨烈的沙丘宫变。

事后,公子成为相国,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号奉阳君。赵惠文王年少,国政由这两人专断。就在这一年,赵国借助齐燕之力完成的中山国的最后一击。

齐国去年率联军打败了秦国,这年又协助赵国灭中山国,威名如日中天,但隐藏着即将爆发的内乱。燕国配合赵齐行动,实际斩获不多。燕昭王正励精图治、卧薪尝胆,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报当年齐国入侵的血仇。他最关心的是像当年秦孝公那样从各国招贤纳士心,而未来与白起同为“武庙十哲”之一的名将乐毅,恰好在这一年离魏入燕。

楚国情况稍微好一些,得到了秦国给的五万石粟米的经济援助。虽然没跟秦国恢复外交关系,但也进入停战状态。只是楚怀王刚归葬一年,楚国朝野的心理创伤还没痊愈。

“国运”是一种微妙的东西。当你如日中天时,说不定会来一个突发事件瞬间搞垮你。在你左右支拙时,那些风头正劲的对手自乱阵脚。秦昭王十二年,山东列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内部问题。不得不说,秦国从低谷中刚爬出来就意外得到了重新东出的国运。

既然诸侯各有混乱与低迷,秦国也不打算边养伤边做吃瓜观众。如果等到完全从三年战败中复原再出手,战机恐怕就稍纵即逝了。但是下一步该怎么走,秦昭王君臣需要好好思量思量。

此时的秦国割了不少土地,伤亡不少老兵,还送给楚国五万石粟米。再加上三年战争刚结束不满一年,财政部手头紧,后勤部负担重,打仗的本钱远不如四年前。秦国并未完全从战败中恢复元气,经不起再败。

所以,这次反击必须确保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成果,否则,战争会导致秦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怎样把宝贵的物力和兵力用在刀刃上,考验着秦国战略家们的神经。

韩国与魏国都是新王刚登基,处于朝局凝聚力最弱的阶段。但,先拿谁开刀是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因为,选择哪个战略方向进攻,关系到秦军主力该在哪个地点集结,哪些靠近战场的边城需要预先囤积大量粮草、兵器、物资。无论高层做什么决定,基层的官吏军民都会按上级指示跑断腿。

如果以伐韩为目标,秦军将东出函谷关,以宜阳为跳板攻击韩国西部边境。如果以伐魏为目标,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河西渡过黄河,攻打以安邑为中心的魏国河东郡,此为秦魏传统交战方向;另一个是从函谷关出发,取道宜阳,再绕过韩国南部边境,进攻魏国西南角的汝水流域的领土。

我们不难发现,秦军在“函谷关—宜阳”方向既能攻韩也能攻魏,还可以免去渡河作战的风险。于是秦国高层决定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既然齐韩魏联军从崤函西进,我也针锋相对地从崤函东征。

这个决定不是出于怄气,而是反思三年战争失败的成果。

秦武王时攻取名为县实为郡的宜阳,是为了在函谷关外构筑一个强有力的支点。但三年战争表明,这个重镇未能起到桥头堡的作用。当初韩国在宜阳有十万材士,秦国的宜阳守军恐怕没有那么多。否则,齐韩魏联军攻函谷关时,背后蹲着一只很可怕的黄雀。

其实,秦守宜阳的条件远不如韩守宜阳时优越。甘茂就曾说宜阳是“上党、南阳积之久矣”的大县。宜阳能方便地得到韩上党、河内陆区(都在黄河北岸)的军需补给,周边有多个城池做策应,离韩都新郑⑤也不算太远。而宜阳附近的秦国城池也就崤函道上的陕、焦与商洛道的卢氏等。这些城邑还比较分散,难以提供大规模的快速增援。

可见,秦国想要在宜阳供养十万驻军的话,需要从关中转输粮秣装备。这条补给线就远不如原先韩国的补给线近便了。

由于转输效率限制了养兵规模,秦国在宜阳的驻军应该只有数万(一个郡平时的常备军也就这个数),不足以单独扛住几十万齐韩魏联军的进攻。魏冉等人决定从崤函方向攻打韩魏,正是为了扩大宜阳以东的战略纵深,拆掉韩魏西征函谷关的跳板。

于是相邦魏冉派兵进攻魏国的襄城⑥。领兵者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灭蜀功臣司马错。结合《史记》的《六国年表》与《白起王翦列传》来看,国尉司马错此时的爵位是客卿。

司马错是个能力很全面的将帅。他的战略头脑让张仪都不得不服。他用兵非灵活,部署缜密,没有明显的技战术短板。假如要说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话,就是没有大规模斩首记录。不过,他单凭灭蜀之功,就无愧为当时秦军的灵魂人物。这正是魏冉把他从蜀郡调到中原战区的根本原因。

秦军从咸阳出发远征襄城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并且都以宜阳为中转站。

路线一:从关中东出函谷关,走崤函道,经由黄河南岸的黾池⑦南折至宜阳,以宜阳为进兵跳板,渡过洛水、伊水,沿着汝水东进,抵达襄城。

这是内史秦军最常用的东征路线,缺点是途经韩国的黾池,容易被韩魏联盟提前发觉。

路线二:秦军先到函谷关,经商函道南下至商洛道再继续东行,然后经卢氏到宜阳,后半段与第一条路线相同。

这条路线的前半段完全在秦国境内,利于避开韩魏耳目,保持更好的隐蔽性。商洛道沿着洛水顺流而下,秦军能用船只把大量兵粮便捷地运输到宜阳基地。但该路线多走一段商函道,行军距离比从崤函道南下宜阳远不少。

路线三:从武关道进入中转站上雒⑨,再转入商洛道东行,与路线二同样经卢氏⑧到宜阳,此后抵达襄城的方式与第一条路线相同。

这条路线不经过函谷关,由武关道转入商洛道的距离比路线二要短,能更快地抵达宜阳。而且秦军沿着黄河南岸的崤函道进军,北岸的魏韩斥候说不定会有所察觉。路线三在秦国腹地深处,保密性最佳。

对于长途奔袭来说,进攻的隐蔽性与后勤的低损耗是最重要的制胜关键。因此,司马错选择从第三条路线行军襄城的可能性更大。

《尉缭子·守权》篇有“十万之军顿于城下”的说法,由此推断秦国在襄城战役中投入的兵力应该不下十万。秦国去年刚结束与齐韩魏联军的三年战争,既然到了割地求和的窘境,官兵伤亡不会太少。战国七雄在变法后都施行普遍征兵制,损失的甲士通过征发编户民从军来补充,但大量新兵的加入会让部队战斗力有所下降。

作为战略反攻第一仗的指挥官,秦国尉司马错的责任重大。如果襄城战役失败,秦军会延续三年战争失败以来的低迷士气,损耗的国力也雪上加霜。这一仗的结果让秦国朝野都颇为紧张。

然而,《史记·魏世家》称:“(魏)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

魏国完全无法阻挡秦军兵锋,司马错顺利攻克襄城,并击败魏军援兵。这意味着魏国版图的西南角,也就是以襄城为核心的汝水流域的大片领土都被秦国夺走。

襄城离魏都大梁⑩远,离韩都新郑反而更近,不远处就是韩国南部最重要的关隘——汾陉塞。襄城位处新郑、阳翟?与南边的叶、宛等韩楚反复争夺的地盘之间的交通枢纽。由此可见,司马错夺取襄城后,不仅削弱了魏国,还切断了叶、宛等城与韩国首都圈之间的联系。《尉缭子·攻权》曰:“据一城邑而数道绝,从而攻之。”说的就是襄城这种情况。

司马错首战告捷,吹响了秦国反攻的号角。襄城战役的胜利为秦国接下来的两次军事行动开了个好头。

注释:

①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春秋战国的重镇,冶铁业发达,原为楚地,大概在垂沙之战时被韩国占领其北部地区。故而《史记·六国年表》称:“(韩釐王)五(年),秦拔我宛城。”

②今河南平顶山市叶县。

③大体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靠近兵家必争要地风陵渡。

④今山西垣曲县东南。

⑤今河南新郑市北新郑故城遗址。

⑥今河南许昌市襄城县。据《史记·六国年表》载,楚怀王二十九年(即秦昭王七年)“秦取我襄城,杀景缺”。但《战国政区地理》认为:这个襄城是“新城”之误。襄城是韩魏拉锯地,出土韩兵器有“六年襄城令”戈。魏一度夺韩襄城,魏昭王元年时被司马错攻取。

⑦今河南渑池县西北。

⑧今河南卢氏县。

⑨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

⑩今河南开封市西北。

今河南禹州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