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怀 | 青年医生必修课:信任是金,7招收获患者信任!

 渐近故乡时 2016-12-29

加入“中国糖医”,一起跟糖尿病死磕!


       医生和患者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只有患者的充分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但是在问诊中,患者对于青年医生的技术和经验往往持怀疑态度,对待年轻的医生明显不如头发花白的中年医生那样信任,这就很容易给接下来的治疗带来阻碍。那么面对患者的顾虑,青年医生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1

态度要好,该说的说

       医患关系的基础在于沟通,而沟通的决定因素在于态度。医生作为医患沟通的主导,态度则更为重要,即使沟通的时间很短,也一定要让患者感觉到你很关注他。交流时也要尽量看着病人,多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属倾诉的时间。


2

换位思考,不该说的不说

       医生和患者要互相理解,患者拖着病躯挂号、排队,心情难免会出现焦躁,遇见脾气急的可能还会说几句不中听的话。面对这样的患者,您一定不要被干扰,避免正面跟患者发生冲突。学着把自己的语速放慢,舒缓对方的情绪,用更多的耐心和真诚取得患者的信任。


3

话不说满,不做承诺

       一般情况下,患者来到医院都带着焦虑和无助感,总是想从医生那得到宽慰。但是作为医生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把话说得太满,比如“把这个药吃完就好了”。医生的承诺很容易提高患者的期望,但是如果后期出现一些状况,患者反而会因为这种反差责怪医生。


4

表达需要一些技巧

       医生再写遗嘱时,要把关键词写清楚,语句也要尽量简短,写完后要和患者重复一遍,并确定患者是否明白。尽量避免跟患者说毫升、千克等单位,您可以用一碗或是一杯这样更形象的方式表达,这样才能更方便患者理解和加深印象。


5

互动和反馈

       问诊时,医生尽量与患者多一些互动,可以让患者重复一遍医嘱。但是要尽量避免“我说的你听懂了吗”这样有距离的对话,您可以换一种更和善的说法:“这些注意事项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这样才能让患者更舒服、更容易接受。


6

手边放一些解释材料

       患者的焦虑多半来自于对病情的不熟悉,医患沟通之间出现问题也都是双方信息不对等造成的。所以您最好能在手边放一些病症的相关材料,必要时,还可以推荐给患者,让他们看一些能增加对自己疾病认识的书籍,这样既能加强患者的信任,还能让以后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7

多请教,多读书

       对于医生来说,取得患者信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他病情控制好,这对您自身来说也能获取一些幸福感和成就感。所以您最好能利用平常闲暇的时间来多看书,不止是医学上专业的书籍,沟通技巧的工具书同样要适当阅读。除此之外,也多跟医院的前辈交流,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医生能力的强弱并不仅仅限制于自己的医治能力,能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患者得到温暖的享受,同样是一位优秀的医生。

 

本文为“中国糖医”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