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画山水五字诀,说得太好了!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配文作品_陆俨少《巫峡秋涛》 文章来源_网络 五字山水诀 取势之法,先要抓住重点,不外五个章法,形象化一点,可用五个字来说明,即之字、甲字、由字、则字、须字。 在章法上,有三个诀窍:就是相避、相犯、相叠。 “相避”,画有主题,其外围就须避开,让主题突出,避开之法,或是外围空白,不让笔墨扰乱主题;或是主题用重墨,外围就轻些。也有用轻淡的笔墨画主题,而外围反用浓重的笔墨以避开之,总之不要互相接近,避开之法,主要善于用虚。 “相犯”,就是两种东西分明是互相冲突的,不宜放在一起,但有时也可明知故犯放在一起。兵法中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笔法中所称“平正之极,须追险绝”,但这个险绝,应当有个限度,就是处在危险的边缘,稍过一点,就要跌下去,所以是不容易。不过做到了,就能出奇制胜,使览者有新鲜感,是艺术性的高度发展。 “相叠”,一般讲两块石头,两颗树,或两个山头、形状相同,是犯忌的,应该避开。但有时存心层层重叠,甚至接连叠几重,这样做画面可以结实,同时也积蓄力量以取其势。只不过在重叠之间,也要有些变化,否则容易板。 画忌平,怎样才能不平,全在虚实轻重的对比上。虚实轻重两者互相关联,实在是一事。要突出重和实,必须有轻和虚相陪衬。
在一幅画中必须有一点或几点重实之处,其他就要虚要轻。没有重见不到轻,没有虚也见不到实,有虚有实,有轻有重,画才不平。虚的办法,不外用淡墨或者用干枯的浓墨,用笔或细或简,要做到寥寥几笔便意足。不要多加,看看不足,多加即平。要做到多一笔觉太多,少一笔觉不够,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山水画章法,首先要取势。取势之法,先要抓住重点,不外五个章法,形象化一点,可用五个字来说明,即之字、甲字、由字、则字、须字。重点在纸幅中间,可之字形。如果重点在上面,可用甲字来说明,景物在纸幅上面,是其重点,下面轻虚,好像甲字。如果重点在下面,可用由字来说明,景物在纸幅下面,是其重点,上面轻虚,好像由字。如果景物偏在左面,是其重点,右面轻虚,可用则字来说明。如果景物偏在右面,是其重点,左面轻虚,可用须字来说明。也可用这中的几个字穿插合用,以达到变化多端的效果。 通幅看气势。四平八稳,则不见气势。破平之法,是在险绝,险绝一定要有倾向性,即倒向一面。如下方坡脚重在右,则上面风峰头倒向左面。反之亦如是。但总要有个重心,要把重心放到边缘的线上,过了这线,失其重心就要跌下去。这样越是险,越是有气势,这是一种取势的方法。 又有一种是欲擒故纵的方法,即势欲倾向左倒,而下面的东西先向右到,以蓄其势。下面的势蓄得越厚,则上面的势越足,这是第二种取势的方法。又有平正取势的方法,虽然左右平均,没有轻重欹倒,但上下却有虚实轻重的不同以取势,这是第三种取势的方法。 | 分享朋友圈才是王道 | 整理编缉_小白 作品图版权_当代国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