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之父张小龙又发大招,“小程序”如何召唤移动互联网洪荒之力?

 唐勤建 2016-12-29


我相信很多的程序员都会有一个梦想,我们除了自己去写一个程序,我们能不能再去写一个能运行程序的程序,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张小龙



今天,那个声称可以消灭App的微信小程序又占领了各大媒体圈的头条。


据了解,微信“小程序”将于1月9日正式上线。在今日(29日)举行的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微信之父”张小龙详细阐述了微信“小程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产品,这也是继前几次“小程序”被多次在网上曝光之后,张小龙的首次正面回应。


很多微信内部工程师都表示,他们与所有人一样,都是第一次听“小龙哥”讲解小程序。


关于小程序目前透露出的种种细节,人们讨论最多的,是微信的克制还是野心——


克制,是坚持用户价值至上和“用完即走”,这一点在小程序上做到了极致。不用下载,不用关注,不能主动推送,打开即用,用完即走;


野心,是O2O之心不死,目标连接一切。在连接线下,连接服务,连接商家方面,这是微信的下半场。


小程序到底是怎样的产品?让我们走近张小龙的产品思路。


1.小程序的前身——应用号


演讲开始时,张小龙分享了一张大约一年前团队的照片,照片上的白板写了几个字,“应用号”、“2016年1月9日”、“启动日”。



小程序团队成员


“应用号”就是小程序的前身,之前还一直被媒体误传为一个独立的app。而接下来张小龙对“小程序”的阐述更是让之前的种种猜测见光死——“小程序”是通过更加复杂的接口实现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完全跳开公众号,实现新的应用形态。很明显,这里的应用形态并不是独立的App。


要知道,腾讯很少把没有做好的产品对外透露,但“小程序”算是个破例。张小龙去年对外透露的小程序,很多内部员工都不知情。


“我希望我们把它宣布出来以后给团队更大的一个压力感,既然我们都已经宣布了,那我们一定要去努力做好这个事情。”张小龙说。


在1月11日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演讲中,张小龙透露微信将推出应用号。他说,作为一个程序员,自己对小程序的诞生十分激动、兴奋。

 

2.从小程序看微信的产品理念


张小龙说,小程序不同于App(应用程序),是更灵活的组织形态,比App更灵活更触手可得,是“程序之上的程序”。但小程序的推出并不是为了改变App的存在模式,相反的是去满足特定的需求。


张小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可以管窥他对“程序之上的程序”的理解:“也许十年后,智能眼镜成为主流设备。假如我看到房间里面的一盏灯,我想让这个灯关掉或者打开,当我透过这样一个智能的眼镜看到这盏灯的时候,那个灯的上方会出现一个虚拟的开关,我甚至可以用眼镜去控制这样一个开关,那个开关是什么东西?它其实是出现在真实物体上面的一个应用程序。


同样,你可以想象非常非常多的场景,比如当你走到一个公园的门口的时候,门口会出现公园门票的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任何一个眼睛能看到的实物的时候,这个实物背后的信息和应用程序都会自动浮现出现,你通过眼镜或者别的方法控制这样一个应用程序,去启动它,去运行它。”


“一个好的软件,一个好的工具应该让用户用完即走的”,张小龙今年年初说的这句话,招致了很多误解。他进一步解释道: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提高它的效率的,这是工具的目的,工具的使命。


张小龙坚持,微信不是平台,而是工具,所以微信的目的也是帮助用户用最高效的方法去完成它的任务。“什么是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也就是说一旦用户完成了它的任务,它就应该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产品里面,这就是用完即走的含义。”

 

3.小程序的特性: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


张小龙说明了小程序的几个特点:


1)无需安装:免去了下载的过程,可以直接使用它。


2)触手可及:可以通过手机对于周边一些基本的传感器,比如说它的扫描能力去和周边产生互动。


3)用完即走:比如我们到一个餐馆,我们可能想排队或者说点一下菜,我们并不需要去下载这个餐馆的应用程序,我们只需要在餐馆扫一下它的二维码,然后就启动了这个餐馆的小程序,我们可以立即在小程序里排队或者点餐。当我做完这些事情,吃完饭并不需要卸载这个应用程序,我们当它不存在就可以了,是一种真正用完即走的状态。


4)无须卸载:你访问过它的服务,并不需要这里还有一个程序管理器去管理它,我们不需要卸载的过程。


4.关于小程序,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小程序是怎样的呢?张小龙回答了开发者和用户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


1)小程序入口在哪里?

 

资料来源:微信公开课、新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