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佛气质课 第五节重要的事情不擅作决定

 环球g0kk7og6xo 2016-12-30


                            ⊙大事面前勿草率

    小说《人生》就讲述了一个这样关于选择与决定的故事:

    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他很满足。但他被别人顶替了之后,重新回到了土地。在他失意无奈的时候,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他们的爱质朴纯真,但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他失意时精神上的慰籍。

当机遇再次降临时,高加林抓住了,于是重新回到了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他巧遇了同学黄亚萍。与刘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高加林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无情地伤害了刘巧珍。最终,高加林还是回到了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高加林的生活在自己的决定之后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与之前的生活相差很远。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就要看怎么去选择和把握了。

    重要的事情不要擅作决定,因为人在处理事情时会有很多的偏见和错误,这是很难避免的。



    我们在做决定之前都会得到一部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还会主动收集这方面的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问题,并得出尽可能完善的答案。但很多现实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只是对我们已有的信息有所了解,当然有时候连这个都做不到,我们对于其他的信息一无所知,并且连其他信息的存在都不知道,这就是常见的“确认偏误”。假如我们相信自己是在充分权衡各种替代选项后,再作出“正确”决定,其实你早已有偏见的观点,一心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在这个时候,你的偏见就会制造问题。

    这就好比面对一潭未知深浅的湖水,我们只是舀了其中一瓢水进行研究,是没有办法对这潭水做出多么精准的了解的。这个问题本来就很让人觉得懊恼了,更致命的问题是,我们的偏见会让我们自己认为这一瓢水就是全部了,这更会让人丢掉理智,以致得出的结论偏差很大。

    我们都有过和别人争论的经历,往往双方都只是拿着自己的观点来辩论,并且搜集一切证据来证明这个论点的正确性,完全无视反方的任何意见。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鸡同鸭讲,完全不知所谓。

    要作出最好的决定,就要去找可能证明自己错判的证据,而不是再去找巩固自己观点的信息。然而,这种偏见是大家通常都会遇到的。

    我们在下决定时会注意到一些与主题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信息。例如我们每次去超市购物,都会买一些打折促销的商品,还认为自己是个精明的消费者。因为我们用九块九买到了一件原来要十五块的东西,表面我们好像省了几块钱。实际上,我们购物的这个决定就是受到了“定锚效应”的影响。商品原先的标价可以当作定锚,而我们用它来比较打折后的价格,因此感觉很实惠,但其实还是很贵。

    如何抗拒定锚效应?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先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的“锚”来进行折中。比如自己在买苹果之前,先打听好最近的市价是四块五,那么在超市原价六块折扣价五块的时候,你可以避免自己作出去买这个苹果的错误决定。不过很多时候,自己的这个“锚”是很难确定的。

    总之,人生中重要的决定毕竟只是关键的几个,而且我们的思维中总会有一些偏见和错误,来干扰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在面对重要问题时,一定不要擅作决定。


                    哈佛气质课培养你的决策能力

    决策训练是哈佛的一门重要课程,尤其在哈佛商学院,教授会采用许多实用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决策能力,譬如有一种方法是实例教学。

    在课堂上,讲师会要求一名学生向全班讲述一个事例,对某一家企业的现实情况,主要是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描述。该门课程的讲师通常都是极富教育经验的工作者,同时也是接受过良好训练的企业家。在讲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全班同学将会对这一案例进行剖析和讨论。首先是找出该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所在,然后对问题逐一进行剖析和辩论,最后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课程不仅使学生同现实社会中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同时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决策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文件夹方法”,类似于“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安排一名学生暂时“扮演”某位高级领导,即兴“表演”他是如何处理公文、信件和各种报告的,对其中涉及到的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安排好下属的工作,并写出决策方案。所有步骤完成后,由讲师和全体同学对整个过程进行讨论和评价。当然,这种角色扮演并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场景,有时候可能让一位学生扮演领导者,而另一位学生则扮演一位牢骚满腹的员工,该“领导”需要即兴表演如何和一位牢骚满腹的“员工”进行沟通。

    这些事都证明了哈佛人对决策能力的重视。
       Step1: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帮助自己来决策

    我们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信息量的多少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要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搜集材料来供自己思考。因为较多的信息会使我们避免出现偏见,所以信息量要尽量增加。但是,很多实际情况是,信息量很少,这时决策的做出就不能主要依靠自己的理智思考了,而要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听取他人的意见等。

    我们说信息量越多越好,但也要有个度,除了要考虑成本的问题,还要考虑实际情况,足够的信息就可以了,超量的信息有时反而会干扰决策的制定。


       
    Step2:对他人的意见要慎重对待

    有时候,与其自己钻牛角尖,不如找个曾做过相同抉择的人,听听他曾经的感受。还可以跟自己最重要的亲人、爱人、朋友商量一下,让他们帮忙分析一下,把各种可能的结果和因素都考虑一下。“旁观者清”,他们的意见是很值得考虑的,他们会给出比较客观和全面的一个判断,能校正自己认知的偏差。

    当然,不论是谁的意见,即便是最亲的人提出的也只能是参考,最终的拍板工作还是要我们自己来做。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负责,别人无法替代你去经历本应该属于你的经历。



    Step3:备选意见多不如少

    做决定时,你或许认为选项多多益善,其实多不如少,要尽量减少备选。如果选项增多了,想做更好的选择,就必须动用更多的信息,思考更多的问题,非常耗时,同时也会加大出错的概率。

    比如,你想换一款手机,与其全面搜寻信息,不如先问问亲朋好友是否有可以推荐给自己的手机。这样会花费更少的时间,自己的满意程度也不会太低。

    哈佛气质课笔记

    Point1如果在没有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你多半会后悔的。

    Point2向他人征询意见的要点是:不能只靠自己,也不能只靠别人。



    乐和居佛法基础知识公益培训提倡实修,以五戒十善为基础、消除业障为重点、往生极乐为归宿。倡导功课、学习、行善实践同步修学,从而得到长久稳定的进步和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