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丨为什么陈寅恪的“恪”要读作què?(文末附中奖名单)

 木头1018 2016-12-30

首先,我要从历史系学生的自卑心讲起。话题会绕得有点远,别急,我会绕回来。


历史系的学生很容易感到自卑,除了因为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低于其他专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历史系知识的门槛低,谁都能懂点历史,谁都可以拿历史说事儿,外行人可以轻松地踏入历史学领域,指手画脚一番。


历史系的学生很羡慕经济学的学生,当他们讨论供求、曲线、模型、沙盘的时候,外人只能一脸懵逼,根本插不进嘴。但是当历史系的学生聊罗马教会或王安石改革的时候,总会有外专业的学生挤进来:“这个我懂,我要补充两句。”




就好比KTV里一群人唱歌,有个人点一首很难的歌,其他人只能托着下巴聆听,点歌的人就会感觉自己棒棒哒;但是如果有个人点了个口水歌,唱了没几句,另一支话筒就被麦霸捡去,用更加高亢嘹亮的歌声盖住点歌的人的声音,点歌的人就会觉得忒不爽。


大一期末考试那会儿,有个女同学在图书馆背世界史,上了个厕所回来,发现课本被拿在一个学化学的小伙儿的手里。小伙儿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女同学索回课本后,小伙儿说:“你们专业好玩,还简单”。女孩很不爽,因为在大学里,评价别人的研究领域“简单”是一种羞辱。


如果你要夸一个人,最好说:你看的书我完全看不懂


有一阵,清宫剧很流行,那段时间,每个追剧的姑娘都是清史专家。有一次我参加学生会的聚餐,一个学金融的姑娘见到我,非常高兴:“太好了,来了个学历史的,我可要好好跟你聊聊,我最近特感兴趣——”


接下来,她给我们开了一场讲座,从内务府制度,讲到雍正的每个兄弟的脾气,再讲到康熙爷的每个老婆的家世来历,我完全接不上她的话茬。最后她问我:“你是几爷党?”


NND,老子共青团员,你说我什么党


去年,我一个同学在食堂一边吃饭一边讲他的论文,他研究的是明代西南的土司制度。在他低头喝汤的间隙,邻桌一位数学系博士侧过头来:“你或许应该看看《万历野获编》,上面的几条史料你似乎没有提到。”


我们顿时都跪了,《万历野获编》多么冷门的古籍,我们谁也没读过。



为了维持残存的自尊心,防止外专业学生随意插入我们的谈话,历史系的学生常常在说话时夹杂一些暗号,以区分敌我,党同伐异。


这些暗号包括——你要认识一些冷僻的特殊名词、学会手写繁体字、在外人面前要读竖排书、朋友圈状态要写成文言——就像土匪“黑话”那样。譬如大月氏的“月”要读作“ròu”,金日磾的“日”要读作“mì”。


这样,若有外行不小心说错了历史系专有名词,我们就可以一边心里暗爽,一边脸上做出不屑的表情:“你说错了!”



“恪”读成“què”就是这样一句“黑话”。


“恪”在字典里没有“què”的读音,只有在读陈寅恪的名字时,才会读作“què”。原因很简单,陈寅恪是江西人,江西话里,“恪”读qò,普通话里无qò字,音转为què。


在上古汉语中,K音少,Q音多。许多现代汉语中读ke的音,上古汉语都读que或qie的。和陈寅恪同时代的老先生里,古汉语专家王力就把“陈寅恪”读作“陈寅què”。人们见语言学王老前辈都这么读,便人云亦云地跟着读què了。


而实际上,陈寅恪在英文书信里把自己的名字写作Yen Koh或Yin Koh,可见他自己也清楚“恪”在国语(普通话)中要读kè的。




有一回,我见到一个教授召见他的博士研究生开会,这个教授说话间杂一些方言,我发现他的几位研究生也跟着导师说带方言的普通话,以示讨好。


于是我猜想,或许陈寅恪的学生里也有这样的附势之辈,为了讨好老师,刻意说江西味儿的国语,久而久之,就把江西方言的“陈寅qò”传给了徒子徒孙们,成为一句“行业用语”。


我曾撰写一篇小论文,叫做《陈寅恪名字的正确读法》,并且试图在讲话时把“恪”读作“kè”,却没能顶住群体的压力。


因为每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就会有同学提醒:“应该读què的”。被提醒得多了,我索性当了墙头草,kè、què都认。


后来我改行学了民族学,自卑感略有缓解,因为民族学所学内容更加偏僻,外行不易插话。




当我和同学聊“门宦”和“煨桑”时,终于可以听到外专业的同学说一句:


“我听不懂你们在聊什么。”


……我心中顿感舒畅。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告知;

感谢巨浪同学授权转发文章。关注人类学小伙伴的脑洞,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公号“洞想”。




=== 中奖名单 ===



上期微信“年度丨2016人类学的诗和田野”共收到五篇推荐如下。




ID:小笼


看过《明清社会和礼仪》,这本书从中立的角度客观的记录了可观察的地方礼仪,尤其是地方宗教和祖先祭祀的相关文化,有些本土文化的强烈的家族性,这种文化目的在于获取自身特性的历史认同,举个例子,江苏无锡惠山古镇有118座形态各异的古祠堂,几乎囊括了除皇家祠堂外的所有祠堂形制,祠堂多是砖木结构,也有飞檐斗拱的中式建筑,还有亭台楼阁并缀以花鸟虫鱼的园林建筑,这其实就是明清时期先祖的一种精神家园,也是明清社会礼仪的一个有趣的点,可以这样说,国家与地方礼仪结合在一起,使得明清的华南社会史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国家和社会多元化,当然,对于其中的部分论点不是很赞同,毕竟一位国外的汉学家对于深挖宗族文化和祭祀文化还是可能遇到一些阻碍的。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还是值得收藏的。



ID:夜神月

我推荐秦家骢的《祖先》这本书,后浪出版的装帧内容都十分精美。并且作者花费了多年时间搜集家谱,并据以实地考察探究,才得以写作本书。可以说用了无锡秦氏家族900多年的历史,承载中国历史的多重侧面,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上多有梳理,并且是普及版史书,没有学术专著的晦涩难懂,令人读起来十分轻松。作者的家族史写作,以人物递进,文风有趣活泼,趣味性很强,引人入胜。强推!




ID:
刘玺鸿

袁剑的《边疆的背影》一书不仅是对于拉铁摩尔的历史打捞,更是对于中国的边疆人传统的呼唤。在书中,作者所关注的不仅是拉铁摩尔和20世纪中国的一生情缘,更是个人的生命史与全球历史潮流的共振之下,边疆在中国乃至于世界成为关注焦点的过程。如果说拉铁摩尔曾经因为政治因素而外中国近代历史话语中长期缺位,又因为80年代后新的政治文化而被国际政治领域的学者发掘,那么袁剑所做的就是在人类学和边疆学的领域对其进行再发现,这背后不仅是拉铁摩尔身份复合性的体现,也是作者渴求以拉铁摩尔为概念,促成跨学科交流的尝试。在本书的英文标题中作者专门使用了frontiersman这一词汇,而这一词汇正是美国边疆学派创始人特纳在解释美国文化特性时专门提出的一个概念。我们可以说,袁剑对一词汇的使用,不仅有着从美国的边疆看待中国边疆的比较意识,也有着将中国的边疆研究纳入到世界边疆学之中的全球意识,但最为重要的是作者所期待的中国自己的边疆人去关注边疆,理解边疆,乃至于塑造中国文化特性的主体意识。




ID:
Rex ??

我推荐《特权 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一书。这书大大丰富了我对不平等的认识,这种不平等比以往认识到的不平等更加可怕,可怕之处在于在看似平等的世代下,到处充斥着难以察觉的不平等。书中展现新精英的制造过程、展现了制造这种不平等的自然而然之处,仿佛天赋人权一般。我认为,这种制造不平等的技术已经达到天然的地步,让人觉得不平等都是理所当然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以后在各行各业可能有很大作为新精英们都默认习惯了这一系列的不平等。




ID:曙光花

我推荐《嘿,人类学——关于人类生物性与文化性的思考》这本书。 理由:嘿,人类学,虽然是本小书,含金量却高。作者以渊博的知识,跨学科的思考,将人的生物性与文化性做整体研究,这是专业人士难以透彻理解该书的难点所在。阅读该书后,凭女人的直觉,鄙人可以肯定地说,人类学的元理论就隐藏在这本小书中! 为慎重起见,本人愿意实名推荐。 推荐人: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周孝君



请以上五位读者把自己

地址、电话和收件人姓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